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桥建于北宋。当时桥长55米,宽10.5米。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光绪二十年(公元1896年)先后修建。相传古人登此桥,可观东海,故以大海谓之“瀛”,桥名由此而来。

新中国成立前十多年间,该桥曾三度毁于战火。1950年盐城县政府对旧木桥进行修整,铺设两条桑木板通道,供汽车通行。当时负责修桥的工程师叫陈达夫。1959年,木桥已成危桥,盐城县筹划翻建成钢筋水泥桥,将串场河里木质桥桩全部拔出,打下4排钢筋水泥桩,筑成两个桥墩,桥长60米,宽15米。1961年8月新桥建成。(来源:江苏新闻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修建水泥桥是当时盐城县一件大事。今年80岁的北闸村民钱洪明对这段历史记忆深刻,当时他给县交通局局长还振祥当文书,建桥总指挥是时任盐城县委书记沈亚,副总指挥就是还振祥。来自省交通厅的赵正平工程师说,这座桥是半永久性建筑,可用50年。2012年,该桥重建,桥面拓宽并将拱桥改平桥。

1996年出版的《盐城掌故》记载:清同治年间有个姓沈名登瀛的新兴场人,出资在串场河上建桥,桥名为永丰桥。沈登瀛去世,人们为了纪念他,改永丰桥为登瀛桥,桥头成了鱼市口。登瀛桥西为荒郊野地,每当晚霞辉映之时,登桥远眺,雾霭沉沉,水天一色,是为古盐城八景之一:登瀛晚眺。

与古时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不同,今年61岁的盐城作家袁元,对登瀛桥的感受更多来自于小时候跟着大人们在桥上的纳凉体验,那是带有平民色彩的瓢城记忆:夕阳的彩霞映着漾漾的串场河面,登瀛桥上人头攒动,冲洗晾干后的桥面上,占满长长短短的草席子。星星出来了,纳凉的人们纷纷走出蜗居的小巷,桥面上坐着躺着,一把把芭蕉扇轻轻摆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袁元眼里,如今登瀛桥是宽畅了,只是再没有昔日那种“登云”气势,加之四周高楼耸立,古城“登瀛夕阳”的意境已不复存在。夏夜里少有人伫留在这座曾是最佳纳凉胜地的桥头看风景了。张目四望,满眼现代都市的繁华热闹,少了登瀛远眺的自然风光,作为老盐城人,他觉得多少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