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农信社

中国最大的农信联盟(关注10w+)!

投稿

近日休假,去某银行为外婆领取养老金,一进营业厅便感到一种沉重的氛围。在我排队期间,前面的客户不时窃窃私语,偶尔传过“态度恶劣”、“脾气差”、“投诉”、“年纪大”等字眼。诧异之余,问及排在我前面的一中年阿姨,才知道事情的原委。约在半个小时前,一位七旬老人在领取养老金时,向柜台员工询问密码是多少。柜员说“不知道”,将老人的银行卡递出窗口。老人觉得柜员在故意刁难,不告诉他密码,于是口气有些生硬,说卡是你们发的,银行不知道谁知道?柜员说密码是客户自己的设定的,银行不可能知道,语气中也带了几分火气。双方就这样争执起来。

周围的议论仍在,有的客户说是老人的错,银行卡需要密码才能支取,这是常识;有的客户说老人不懂,银行工作者就应该耐心解释,而不是口气犯冲,同老人争执;有的客户说,这年轻人的态度有问题,谁没有个老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样的场景,身为同行,我的心里仿佛打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不觉想起朱德庸的一段话,“如果称赞你的人跟咒骂你的人各占一半,绝大部分人会相信咒骂的那一半。”无论这场争执的最终结果如何,作为银行工作者,其实已经输得一败涂地了。因为输掉的是客户的好感度,输掉的是银行的企业形象。根据250定律,在每位客户的背后,大约站着250个人,是与他关系比较亲近的同事、邻居、亲戚、朋友等,这样算下来,输掉的还有众多的潜在客户。

顺着中年阿姨的手势,我看到了那名柜员,很年轻的一张脸,估计是受刚才事情的影响,表情木木的,几乎没有笑容。他的心里也许有些委屈,有些气恼。密码是客户的隐私,他解释的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只因语气差,态度欠佳,使得原本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离开该银行,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曾经读过的一个故事:一位老人因为脾气暴躁,为了不让自己生嗔,于是在客厅写下“百忍堂”三个大字,以此来提醒自己凡事要心平气和。并在这三个字的影响下,脾气改进很多。同乡A君听闻此事,来到老人客厅,试探道,“这三个字念什么?”老人微笑着说,“百忍堂”。A君离开,许久又跑来,问道,“念什么?我忘记了?”“百忍堂!”老人的语气中隐隐带着不耐。A君含笑离开,以此反复,等第六次A君再来问同一个问题时,老人彻底愤怒了,“百忍堂,百忍堂!你难道连这三个字都记不住吗?”A君笑道,“原来是不忍堂啊!”

看来,安忍是最难修炼的,外界稍不中意的言语或行为,就可能让自己的嗔心一触即发。作为农商行的窗口人员,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工作,很可能会在某一天某个时刻嗔心发作,而这一触即发嗔心的却是致命的。因为在现代管理学中“在客户眼里,你代表公司。你一朝对客户不善,公司就需要10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补救”。因此就算“百忍堂”难修炼也得修炼,因为我们都输不起。

来源于:灵丘农商银行 刘林林

目前已有100000+农信员工加入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