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人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有做到粮食自给自足,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否则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将会瞬间击垮一个国家。比如:非洲蝗虫泛滥成灾,以至于非洲多国面临粮荒,需要国际的救助。而在今年疫情期间,各国为了稳定国内局势,纷纷禁止粮食出口。我国之所以没有受国外禁止粮食出售而发生粮荒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我国粮食自给率达到了95%以上,即使不从国外进口粮食,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也能满足国内人口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的是,我国拥有13亿以上的人口,想要满足如此多人对能量的要求是一件非常重的担子。但是我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不但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反而主动减少了粮食耕种面积,比如:2019年的全国粮食种植面积116064千公顷,比2018年减少了975千公顷。

那么问题来了,我国是怎么保持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不但使人们没有面临饥荒,反倒还使得粮食产量在不断增加呢?

为何要减少耕地

在过去,开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能够为国家带来税收等财富。之所以需要开荒,是因为在过去时农作物的产量有限,土地能够养育的人口数量是有限的,而人口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会呈指数级上升。为了获取更多的能量,人们不得不采用开荒的方式来额外生产能量。

既然开荒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那我们为什么要退耕还荒呢?这其实是因为,有一些土地并不适宜耕种,或者说它们还有比耕地更重要的功能。

比如:湿地,湿地虽然可以被开发成耕地,但实际上湿地可以调节河水,当降雨过多时,河流来不及排出的水分可以储存在湿地上,从而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而在较为干旱的时候,湿地又可以反过来为河流提供水源,缓解干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我们过度开发湿地,那么当地的河流将失去调节,一旦降雨量较多,当地就会发生洪涝灾害等。当然了,现如今我们采用了水库来替代湿地,所以即使一些地方的湿地被开发,河流依然不会泛滥。

湿地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相应的生存环境,由于全球范围内的湿地面积减少,以至于一些鸟类等生物失去了栖息地,适度地保留湿地能够为它们提供生存之地,防止它们灭绝。

另外,耕地每年都要翻耕,而翻耕会导致土壤内部的水分被蒸发,在干旱地区经常翻耕非常容易导致土壤沙漠化,而土壤沙漠化不仅导致当地耕地无法利用,还会导致沙尘暴的发生。

还有,耕地会导致一些地方水土流失严重,也会使得当地河流携沙量上升。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在不适宜耕种的地方,或者说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地方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等。

根据《中国退耕还林还草二十年(1999—2019)》白皮书显示,20年来我国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达到了5.15亿亩。那耕种面积减少了这么多,会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吗?

粮食产量为何会上升?

在我们的认识里,耕地面积的减少必然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然而根据统计,我国粮食总产量在2019年时达到了66384万吨,比2018年增加了594万吨。

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国之所以能用较少的耕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其实离不开三种因素,育种,化肥,农药。而育种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我国粮食的丰收,离不开育种师们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育种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从一大批植物之中,选择出拥有较多优势的个体。比如:高产,抗倒伏,抗病性强等众多优点的农作物品种,是确保粮食丰收的关键。

但是育种工作又是极为辛苦的,科学家们要使用各种方法来增强生物的基因多样性,比如:使用核辐射,或者是航天育种等方式,但并不是将种子送往太空后,种子就能变成优良品种,还需要育种师们将其种植在土地中,测量它们的各种抗性和生长性等,从茫茫大海之中选取其中几种拥有众多优势的个体,再采用分子标记法等方式育种,有时需要4-5年左右才能培育出一个新品种。

但正是凭借着育种师们的努力,我们才有了许多品种优良的种子,再加上化肥农药的加持,使得我国粮食亩产量接连上升。比如:19778年时我国小麦平均产量为一亩100多斤,而现如今增加到了773斤,这意味着现如今的一亩地产量比过去7.7亩的产量还要高。

另外,我国优化了农业的结构,逐步减少一些农作物的种植空间,比如:黄豆,黄豆主要是用于牲畜、家禽饲料,而我国黄豆亩产量不如美国、巴西等国家,再加上即使从国外进口黄豆,成本也比国内种植低。另外,黄豆并不是人类的主食,即使国外断供黄豆,我国依然能维持人类粮食的自给率,所以我国黄豆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节省出来的土地可以种植其他农作物,比如:小麦或者蔬菜等。

正是凭借着以上的努力,所以我们才有能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我们才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