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初试分数已经查询完毕,网络上出现大批晒成绩的考生。那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高分段成绩单满天飞,一度让我怀疑几个月前,抱怨初试试卷难度大的热搜是个“假热搜”。
让成绩单先飞一会儿
这是一张网络盛传的“5战复旦”考研成绩单。不得不说,477分肯定可以获得复试资格,但能不能最终上岸还难料。不过,光是“5战”这份痴情,也该有所回应了。
只是“5战”和“477分”这两个惊人的数字背后传递的信息,才让人细思极恐。
再看看一位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的同学晒出的初试成绩单:总分446。
看到这个分数,我突然深深地感觉:以我当年的实力,在现在应该是考不上研究生的。不知不觉,肃然起敬。
分数和排名都是大家关心的重点。一位报考北京大学法硕非法学专业的考生晒出他的成绩单:总分389分,排名第111名。
北大、清华是各路神仙打架的地方,以后它们可以改名为“北京.九重天.大学”和“清华.天庭.大学”。
有些学校和专业的竞争已经不能用激烈来形容,而是惨烈。
一位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专硕的同学爆料:该专业416个400分以上,第525名394分,第630名390分,也就是说1分压倒20人。
看到这些分数,惊叹之余,不少家长和考生都会担忧和叹气。其实这样的情况也算是意料之中。考研“内卷化”也算是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准备充分的“一战”考生,大量加入的“二战”及“N战”考生,网络上层出不穷的“考研秘籍”,依靠大数据分析题型的考研培训都是推动分数上涨的主要原因。
高分每年都有,并不需要害怕。只要是考试,就一定会分出高下。
分数再高,也只赢了一半。高分被刷的案例每年都会听到。中国从来都不缺“会考试的人”,但是缺“会面试的人”。面试才是真正的“终极BOSS”。
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要抓住调剂机会,但凡能收到复试通知就要破釜沉舟,全力一搏。
花落谁家还未为可知。尘埃落定之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国家线或水涨船高
获知考研初试成绩之后,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第一要素是国家线。能上国家线才算获得了竞争资格,这是一张“入场券”。
对比2018年~2020年三年研究生考试国家线走向(文后附详细统计图表),一些如哲学、法学等学科呈现一路上涨趋势;而另一些学科则以2019年为拐点,出现了“先涨后跌”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