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第二次宋夏战争,草草收场。这一次,不是北宋认怂,而是西夏认怂了。一个原因是打不过,另一个原因是打不起。

大顺城之战,夏毅宗中箭受伤,第二年便一命呜呼。西夏内部出现饥荒,需要仰仗宋朝岁赐,更需要宋夏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屋漏又逢连阴雨。夏毅宗去世后,西夏随即上演内乱。七岁的李秉常继位之后,其母梁太后和梁氏外戚把持朝堂。

梁氏外戚一上台,就诛杀了执掌兵权的嵬名浪遇。嵬名浪遇是夏景宗李元昊的族弟、小皇帝李秉常的叔祖父,老于军事,是西夏的宗室功勋。但就是这么个国之干城,却被梁氏外戚给整死了。

有时候,外敌不可怕,政敌最可怕。政治斗争一旦白热化,那就要多残酷有多残酷。在权力游戏中,能力和功勋统统不重要,重要的是站队正确。

西夏政局动荡,一定会波及到宋朝。

庆历和议以后,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夏辽两国,国内政局稳定,北宋才安全,才最不需要担心边地问题;夏辽两国,国内政局不稳,北宋才危险,才最需要担心边地问题。夏辽朝堂一旦控制不住国内局面,势必导致动乱外溢。这就一定会威胁到北宋边地。

但是,北宋边地大臣意识到了这个变化,比如苏东坡,而北宋朝廷却到死也没有意识到这个变化。

所以,对北宋来说,李谅祚突然病逝,完全不是什么好事。

西夏在李谅祚时期的政策走向是汉化,积极向宋朝靠拢。所以,第二次宋夏之战,打得就非常无厘头。西夏不是要拓土,因为拓土没意义,占了地盘也统治不了。西夏更没必要去抢劫,抢劫的成本太高,直接收岁赐不香吗?

李谅祚死后,西夏的国策立即转向,而且彻底转向。因为梁太后是个汉人女子。

历史就是这么吊诡。最心向北宋的,反而是胡人,比如李谅祚以及现在的小皇帝李秉常;而最反对北宋的,却是汉人,比如之前的军师张元以及此时的梁太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魏冯太后也是汉人,引导了北魏的汉化改革。汉人身份的梁太后主政,难道不是好事吗?按照冯太后的逻辑推演,西夏应该继续李谅祚的遗志,加速汉化,然后向宋朝靠拢。

李元昊时期,西夏搞蕃化,培植了一大批穷兵黩武的保守派。这伙党项保守派自然不愿汉化。这是人之常情,没事谁也不愿意反复折腾。

夏毅宗李谅祚是党项人。他非要搞汉化,党项保守派肯定不满意,但不会造反。保守派即便再反动,也不会怀疑皇帝叛国。

而梁太后就不一样了,她是个汉人女子。所以,由她继续搞汉化,就会招致党项豪贵的集体造反。

关键是梁氏外戚已经非常嚣张了。梁太后一伙人不仅杀了国之干城嵬名浪遇,而且大权独揽,组织了一个后党集团。所以,为了减少内部矛盾、安抚党项豪贵,梁太后就不能搞汉化。甚至,还要反其道而行之,废除汉礼、恢复蕃礼,西夏又搞起了蕃化。

但是,梁太后毕竟是汉人,她忍心数典忘祖吗?

忍心。

因为这个女子不寻常。一个汉人女子能够执掌西夏政权十八年,她就不可能是个寻常人物。这种人只有冷酷的权力计算,而不会羁绊于道义情怀。在她眼中,汉礼、蕃礼等等这些,统统都是形式、统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坐稳位子、抓紧权力。

梁太后到底是个什么人?这个问题不重要。西夏的宫廷逻辑,比这重要得多。

西夏宫廷从李元昊开始就各种乱。原因是家族政治。李元昊的正妻卫慕氏,是李元昊母亲的侄女,即李元昊的表姐。之所以娶表姐,是因为母亲的缘故,但主要是联姻卫慕一族的需要。但后来,李元昊的舅舅卫慕山喜叛国。李元昊与卫慕氏的联盟,自然失去了必要。

然后,李元昊将卫慕一党集体沉河,而且虎毒食母,毒杀了自己的母亲卫慕太后。母亲尚能杀,媳妇自然也能杀。先是把卫慕皇后打入冷宫,生下孩子后、直接干掉。后来这个孩子也没保住,因为李元昊虎毒食子了。

随即,野利氏小妾转正,成为李元昊称帝后的第一个皇后。但李元昊的人设太差。杀母、杀舅、杀妻、杀子、杀大臣,就是这么个人。所以,在感觉到野利氏权势太大之后,李元昊回手就杀了野利皇后的两个哥哥野利遇乞、野利旺荣全家。

杀掉野利遇乞之后,李元昊却拜倒在野利遇乞的媳妇、大美女没藏黑云的石榴裙下。杀人夫、娶人妻,这就是李元昊。没藏黑云就是西夏艳后没藏氏,也是夏毅宗李谅祚的生母。

没藏氏这个大美女,当真也没有辜负美女的姿色。本应垂帘听政,但她却听政、不垂帘,直面朝臣。于是,没藏太后自然情夫满满。然而,偏偏遇到了一个好吃醋的情夫李守贵。这家伙实在忍不了没藏氏的招蜂引蝶,一怒之下把没藏皇后给杀了。

没藏黑云虽然死了,但没藏氏却仍旧把持西夏国政。没藏黑云的哥哥没藏讹庞,继续权倾朝野。而没藏黑云的侄女、没藏讹庞的女儿,也成了夏毅宗李谅祚的皇后。这就是另一个没藏皇后。

接下来,梁太后出场了。她本是权臣没藏讹庞的儿媳,没藏皇后(夏毅宗李谅祚的皇后)的兄弟媳妇,也是夏毅宗李谅祚的表嫂。这个关系有点儿乱。但乱是常态,因为西夏皇帝一定要联合母家外戚或妻家外戚才能坐稳江山。

梁太后频频出入宫廷,说是看望自己的小姑子没藏皇后,却也顺便看了看小姑子的丈夫夏毅宗李谅祚。这么看,一定会看出事情来,而且看出了大事情。

梁太后与正值青春期的夏毅宗李谅祚私通了。李谅祚生于1047年,在1061年诛杀了母系外戚没藏讹庞一党。所以,与梁太后私通的时候,李谅祚最大也就14岁。当时的梁太后、梁落瑶才多大?他大概生于公元1045年,当时也就16岁。这个资料未必准确,但梁太后的岁数肯定不大。

夏毅宗李谅祚发动的这场消灭权臣没藏讹庞的政变,可是杀了梁太后夫家一族。那么,这个女人就没有阻止一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太后都不是阻止与否的问题,因为政变就是她鼓动的。梁太后通风报信,告诉夏毅宗李谅祚:咱俩奸情暴露了,我家老公公准备换皇帝了,你赶紧动手吧。你说动手、咱就动手,然后没藏一系就被集体屠杀了。

两个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竟鼓动了一场血腥政变,把老权臣没藏讹庞一党消灭了。所以,梁太后是踩着首任丈夫一家人的性命,登上了权力顶峰。

李谅祚死的时候才21岁。独揽大权当皇帝的时候,正值青春期。这就是一个想象力无穷、荷尔蒙肆意的岁数。史载:

谅祚凶忍好淫,过酋豪大家辄乱其妇女,故臣下胥怨。

党项豪贵家的女人,肯定要倒霉。权臣当道,他都敢私通权臣的儿媳;大权独揽,那就谁家媳妇也不放过。

李谅祚死后,梁太后一手遮天。虽说太后,当时也就20多岁,但是这个女人已经是个权场老手。血腥政变杀上来的人,早就练得心如铁石、手如利剑。掌权之后,立即培植私党,任命其弟梁乙埋为西夏国相。而梁乙埋联合掌握兵权的都罗马尾、党项豪贵罔萌讹,组建了一个母党集团。有太后的身份、有外戚的势力,关键是还得到了党项保守派的支持,梁太后的位置总算坐稳了。

梳理完这段历史,自然可以发现西夏的宫廷逻辑:一定是外戚制朝堂,但外戚却制不了国家。

西夏皇帝要坐稳位置,一定要联合母党或妻党外戚。这伙人才是皇帝的同盟。但外戚集团控制不了国家。因为西夏的权力生态是分散型的,大量权力掌握在党项豪贵手中。夏毅宗李谅祚,只要策略得当,就能把没藏权臣一气干掉。在中原王朝,这是无法想象的。汉献帝干掉权臣董卓之后,连饭都吃不上,更别提干掉曹操了。

那么,梁太后会怎么处理与宋朝的关系呢?

肯定要打仗。

梁太后只有进攻宋朝,才能证明自己与汉人朝廷势同水火。弃汉化、搞蕃化,还不够彻底;进攻宋朝这个汉人朝廷,才够彻底。

梁氏外戚不仅不是党项豪贵,而且还是汉人,所以先天不足。梁太后的威胁,不是外部而是内部。转移内部矛盾的最好手段,就是对外战争。

梁太后要坐稳位置,就要有武功,只有带着西夏人不断攻城略地、开疆拓土,建立军事绩效,才能巩固统治的合法性。这也是梁太后和梁氏外戚唯一能拿出来的东西。

所以,在梁太后执政期间,西夏是理性着走向疯狂。疯狂是对宋强硬,甚至主动进攻。理性则是梁氏外戚的必然为之。不这么干,自己就可能被干掉。而此时的宋朝呢?宋朝也不怂。锐意革新的宋神宗和积极进取的王安石,当仁不让。第三次宋夏战争,就在这两伙强人的主导下正式开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