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刚过去的2020年

高新区(江海区)全区党员干部群众

甘苦与共、同舟共济

全力做好“双统筹”

奋力夺取“双胜利”

经济工作“一枝独秀”

各项民生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赢得百姓的好口碑

司徒俊杰 摄

新年伊始,江门日报记者对江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进行了专访。他表示,新的一年,站在“十四五”开局这一节点上,高新区(江海区)将以国家高新区的担当作为,对照市委要求,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奋勇当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树标杆、做示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吸引力越来越强 市民幸福感前所未有

记者

“十三五”圆满收官,高新区(江海区)各项事业取得傲人成绩。背后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

彭章瑞

这几年,特别是去年,面对复杂的形势和各种挑战,高新区(江海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体干部撸起袖子苦干、实干、巧干,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全市前列。回首总结,我有几点比较深的感受。

一是我们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原则,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是我们始终把工业作为全区的立身之本、强区之基,在“高”“新”上狠下功夫,把高端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紧盯科技含量高、行业地位优势明显的优质项目,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三是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创新招商引资机制,优化招商选资流程,制定严苛的项目评审准入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细化项目服务,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承诺制、容缺办理,设立首席代办员,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德昌、优美科、麦克韦尔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四是我们始终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城市建设和民生投入,加快城市更新,建成城央绿廊、儿童公园、龙溪湖阅读中心、江海云道、下沙公园、龙溪湖时尚运动中心、“两馆一中心”等一批群众喜爱的精品项目;新建7所品牌学校,新增1万多个公办优质学位,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前所未有;投资33亿元的高水平三甲医院成功落地,江海人的自豪感越来越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前所未有。

年前,儿童免疫公共服务中心、下沙公园、都市农业生态公园、乡村绿廊献礼新春,受到老百姓的广泛关注和点赞。其中,下沙公园曾经是全市最大的棚户区,是历届政府都想解决的重大安全隐患点,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位推进,面对300多间产权复杂的各式民房,区、街道、社区三级100多名干部,深入一线听诉求、解难题,用最合理的搬迁改造方案、最细致的调解工作赢得群众的心,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征地拆迁,仅用时一年,就让全部居民搬进安置房,昔日棚户区变身今日美公园,这充分展示了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的江海温度、江海速度。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江海发展最宝贵也是最可靠的经验。

做好“高”与“新”文章 高质量发展中显担当、做示范

记者

江海区九届十一次全会提出,接下来高新区(江海区)要对标国内高水平国家级高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要抓好哪些重点工作?

彭章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以国家高新区的担当作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高”“新”上狠下功夫,加快打造创新型经济主导的高水平高新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是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德昌、优美科、摩尔电子三大龙头项目建设,带动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力争在引进投资超50亿元项目上取得突破;加快构建高端机电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等六大产业核心基地,打造“总部经济区+新兴产业集群+产业服务配套”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是着力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主动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全国首家高新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高新创智城、网驿江门智造科技港等科技综合体建设,高标准打造金瓯路“创新创业大道”。

三是着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着力扩大重点领域投资,实施新基建行动计划,加快打造辐射周边区域的消费中心,推进珠江西岸产业金融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积极参与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谋划打造江门高新区现代服务产业园。

四是着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释放更大活力动力。学习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全面深化改革有效路径,全力推进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擦亮“国字号”招牌,打造江海特色改革品牌。

五是着力提升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深入推进江海版“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新格局建设,老城区聚焦出新出彩、焕发新活力,加快推进城央绿廊重要节点区域的城市更新改造和提升;产城人融合区聚焦做大做强、提升城市能级,扎实推进“一区一城两廊六基地”建设。

六是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推动全国重点品牌中学落地建设;全力推进高水平三甲医院建设,努力打造国内全行业病人体验感最好、最人性化的医院;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稳步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建好城市为人民 把最好城市空间留给群众

记者

城市面貌变化翻天覆地,市民幸福感爆棚,对此高新区(江海区)下了哪些苦功?

彭章瑞

近些年,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工作部署,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精心组织实施了一批高标准的城市品质提升项目,仅2020年就完成城市提质工程77项,总投资近70亿元。

项目落地体现为:“三个坚持,三个确保”。即坚持高站位谋划,确保解决人民最急最忧最盼问题。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坚持高效率推进,确保让人民共享城市建设更多更大成果。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经营城市”理念和“共建共享”开发模式,下足“绣花”功夫,采取更大力度推动城市更新改造。今年有8大重点项目,这其中江门造船厂文化地标、下沙人行天桥、油湾河滨公园将于今年上半年同市民见面。届时,市民又有新的休闲娱乐好去处。

一是下沙及纸厂片区整体更新改造。在下沙公园基础上,推动周边老旧小区全要素改造,加快建设下沙人行天桥和纸厂河滨公园,让下沙片区“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靓起来,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二是加快推进船厂文化地标建设。建设文创产业平台、文化交流平台和文化展示平台,打造江门文化新地标。

三是积极推进麻园特色小城镇建设,疏通原有城市肌理,保留乡村韵味,打造具有岭南特色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小城镇。

四是推动油湾片区整体改造开发,通过共建共享模式开发,加快建成油湾河滨公园和沿江道路,同步建设占地48000平方米的公办品牌学校,提供1800个优质学位。

五是推动金溪片区城市更新改造。投资150亿元,打造城央绿廊金溪段、西江至白水带金溪景观中轴,推动滨江老旧工厂整体改造等重要节点工程建设。

六是加快启动港澳客运码头区域的江海门户建设,打造通江达海,临江临湖的产城人融合标杆示范区。

七是高水平建设碧道。今年6月建成包括礼乐河段、外海西江段、马鬃沙河段在内总长20公里的特色碧道。

八是加快推进产业新城建设。打造“安居乐业好生活”、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魅力新城,推动投资18亿元的全国重点品牌中学落户。

举“非常之力”下“非常之功” 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记者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高新区(江海区)接下来将如何贯彻市委全会精神,奋力夺取“开门红”?

彭章瑞

新的一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贯彻落实“工业项目建设提速年”要求,聚焦一季度经济工作目标,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举“非常之力”,下“非常之功”,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确保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市前列。

今年一季度,我们将有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总投资额创历年之最,主要是重大产业项目,进一步加快补链强链延链控链,进一步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为高质量发展再添强大动能。

另外,总投资超20亿元的网驿·江门智造科技港项目,是我区全力引进的大型科技综合体,将打造成集生产制造、科技孵化、中试成果转化和生产服务功能配套于一体的综合型产业集聚平台。同时还推动一批平均投资强度超5亿元的研发总部基地项目动工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全区经济发展活力。

来源:江门日报 文/刘运华 叶桃 余太平 王亚方 李雨溪 刘吉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新春访谈|彭章瑞:做好“高”与“新”文章 奋力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