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黄冬雷记者花宇)半个月前,家住南通的八旬老汉孙大爷(化名)出现上腹部不适的情况,皮肤和眼睛逐渐发黄,变成了“黄金瞳”。去医院就医,发现竟然是肿瘤压迫了胆管,情况十分危急。2月25日下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医院)成功为这名高龄梗阻性黄疸患者开展高难度ERCP(经内境逆行胰胆管造影)胆道支架植入手术,仅用30分钟就完成了胆道支架植入,顺利排出淤积的胆汁,让患者转危为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旬老汉皮肤发黄

据介绍,今年81岁的孙大爷半个月来一直有着上腹部不适的情况,皮肤眼睛发黄且症状逐步加深。来到南通六院(上大附院)就诊并进行相关检查后,发现其胰头恶性肿瘤压迫了胆管,导致胆汁无法排泄,造成了梗阻性黄疸。入院后,孙大爷的总胆红素更是飙升至322umol/L(正常值3.1—17.1),超正常值将近20倍,情况十分危急。

经该院多学科会诊,患者处于胰腺肿瘤晚期,且年龄较大,失去最佳手术机会。解决胆道梗阻,畅通胆道引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南通六院(上大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姜树中对病情仔细分析、全面评估后,决定给患者实施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手术。

△手术过程中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ERCP(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是内镜专家公认的技术难度最高、操作最复杂的内镜技术,也是病人获益极大的一项技术,被誉为“消化内镜技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但该手术风险较高,一是患者胆道狭窄、可操作性空间少,大大减少手术的成功率。二是患者高龄,身体各项机能较差。三是患者体型较肥胖,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无形中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加之手术本身存在出血、消化道穿孔、胆道感染、术后胰腺炎的风险。虽然手术难度较大,潜在风险多,但在家属极力支持和希望微创治疗的需求下,姜树中带领团队决定全力以赴。

术前,消化内科团队不断研究患者病情、反复与患者家属沟通、完善手术方案,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中,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姜树中带领团队与麻醉科、DSA室密切配合,仅用时30分钟就顺利完成胆道支架植入,狭窄的胆道被支架撑开后,淤积的褐色胆汁顺利排出。胆道通畅后,患者上腹部不适和黄疸的症状将逐渐好转,目前术后患者恢复较好,身体各项体征平稳。

姜树中表示,通过ERCP(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途径进行胆胰疾病的微创诊断和治疗,具有病人痛苦小,康复快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消化内科微创治疗胆胰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他提醒广大市民,当皮肤突然发黄、乏力、纳差、尿色发黄或者不明原因消瘦、新发糖尿病,应及时就医,排除肝脏及胆胰疾病。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