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指出 “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选择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选择海南、深圳和横琴三地可谓意义重大,有望因地制宜,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一、放宽市场准入试点的重要意义

海南、深圳和横琴三地均属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地,具备扎实服务贸易基础,在此放宽市场准入具有重要意义。

·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下行,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等逆全球化倾向暗流涌动,冲击着国际关系格局与全球治理体系,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始终坚持以开放、共享的原则,积极推进全球化进程。2021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说道:“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水平的变化,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来到了全新的阶段,放宽市场准入便是新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

· 弥补金融等服务贸易等短板

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格局,形成了新的特征:由过去出口导向、引进外资、沿海开放、第二产业开发、适应国际经济规划的五个基本特点,转变为既鼓励出口、又努力扩大进口,既鼓励引进外资、也鼓励走出去投资,沿海和内陆东西南北同步开放,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开放,既适应国际规则、也介入国际规则制定的五个新特征。

虽然我国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效显著,但仍有金融等服务贸易开放不到位等短板。政策不能一口气放开,通过推动特区、自贸区放开市场准入,有望弥补服务贸易开放不到位的短板,使得中国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中在高度、深度、广度上形成突破。

· 做实特区、自贸区先行先试机制

先行先试,走在前列,是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特区、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推进更高水平开放要有效发挥其引领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分批设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建设基本完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全方位布局,构建起了“东中西协调、南北兼顾、江海陆边联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用特区、自贸区的先行先试机制带动其他地区实施改革创新,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新路径。而在特区、自贸区放宽市场准入,则有利于做实特区、自贸区的先行先试机制。

例如,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可利用特区、自贸区制度优势便利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发债、跨境投资并购和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等跨境金融服务,以自贸区政策带动发展以货物贸易为锚的银行、证券、保险、保理、租赁、离岸金融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等。

二、深圳、海南和横琴的独特优势

2019年末,国家发改委表示将以服务业为重点开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试点。深圳、海南、横琴三地对外开放水平高、通过长时间建立了相关配套政策,有望通过发挥各自优势,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深圳

四十年来,深圳特区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独特优势。

1. 改革开放经验足,制度环境优渥

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一直是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窗口”,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使命,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重大贡献。40年来,深圳特区从一个昔日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名列前茅的现代化大都市之一。深圳取得的成就,为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

深圳自成立之初就有打破定式、锐意进取的精神特质,在成长中实现了“创造性破坏”的制度创新。在 “拼、闯”的过程中,深圳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迈出了我国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一步,率先在全国进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第一个实行工程招标,在全国首次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首次取消票证等,突破了旧有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40年的经验给予深圳的“改革自信”,在放宽市场准入方面,也会带着充足的经验、自信与闯劲一马当先。

2. 前沿科技、先进制造业大本营

深圳特区是我国前沿科技、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地。2019年,深圳实现GDP总量2.7万亿元,深圳诞生了华为、腾讯、中兴、大疆等本土高科技企业,同时吸引了百度、阿里巴巴、小米、字节跳动等科技企业总部落户,南山区一地2019年每平方公里产生32.6亿元GDP,一度被称为“世界工厂”“创客之都”“创新之城”等。

强大的制造业,完整的“三链”体系是开拓服务贸易的基石。我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逆差较大且附加值不高。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19356.7亿元,逆差仍有6929.3亿元。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人力密集型行业,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资源环境密集型的服务贸易能力很弱。深圳强大的制造业,是开拓相应服务贸易绝佳的土壤。一方面,与货物贸易相关的跨国运输、货物保险、贸易清算等服务贸易依然欠缺;另一方面,深圳有着近乎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体系,能够有效吸引国外高科技企业入驻,由此鼓励形成的跨国专利版税、企业所得税在国内结算、清算等。

数字经济相关企业众多,有着带动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发展的天然优势。我国数字经济和贸易规模位处全球之最,得益于我国的人口优势,但从国际来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仍不充分。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规模仅1873.9亿元,占货物贸易总量不到1%(来源:《跨境电商蓝皮书: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报告(2020)》)。深圳有一大批数字经济企业,在开放数字经济服务贸易上有着独特的天然优势。

海南

相较而言,海南自贸区起步较晚,但海南凭借优渥的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能够较好的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

1. 旅游业发达

海南是国内外最受欢迎的著名旅游地之一。海南省丰富的海岛资源,适宜的气候环境给海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海南全省接待游客8311.20万人次,同比增长9.0%;实现旅游总收入1057.8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外国游客107.91万人次,同比增长20.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97237.21万美元。

2. 对外贸易吞吐量巨大

海南自贸区贸易吞吐量巨大,贸易伙伴遍布全球。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海南外贸进出口总额905.87亿元,其中出口343.71亿,进口562.15亿。贸易伙伴涵盖APEC、北美自贸区、东盟及欧盟,其中对APEC进出口贸易总额659亿元,对北美贸易区总额173.67亿元,对东盟10国进出口总额277.69亿元,对欧盟28国进出口合计134.22亿元。

2019年,海南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合计506.9亿元,其中,进口232.88亿元,出口274.02亿元,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出口和进出口总值均超过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3. 与东盟国家产业互补

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可实现产业联动发展。东盟国家能源及资源类产品丰富,海南从东盟国家进口煤炭、石油原油、水果、橡胶、造纸用木材;而东盟国家则主要从海南进口成品油、橡胶制品、纸制品、电缆等机电产品。这一方面表明,海南与东盟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产业互补性。另外,缅甸、老挝、越南等地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内部市场较小,而海南具有便利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资金、要素、信息、技术等的流动将使得海南形成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强区域经济竞争力,与东盟国家形成优势互补,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上实现共同发展。

这几点优势正为放宽市场准入试点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横琴

横琴新区毗邻澳门连接香港,有着绝佳的地理优势以及由此衍生的诸多优势。

1. 助力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

回归祖国的二十年来,澳门经济高速发展,但受到了土地资源匮乏,物业价格高企、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力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同时过度依赖博彩业对其他产业的挤出效应造成了该地产业适度多元化转型的困境。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澳门定位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以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为方向,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同时,澳门特区政府在《2020年政府施政报告》中也明确提出:珠海横琴是澳门发展经济多元最便利最适宜的空间,澳门将继续加强与珠海的合作,促进澳门经济多元发展。横琴从制约澳门经济转型的三大关键点入手,可较好的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转型。

首先,横琴能较好弥补澳门土地资源紧缺的短板。澳门土地面积仅32.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却高达2.04万人/平方公里,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高人口密度带来土地价格高昂,房价高企。横琴土地面积为澳门的三倍多,常住人口仅有约9.2万人,人口密度低,土地面积大,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可弥补澳门的土地资源短缺。

其次,横琴可以服务澳门产业结构多元化。珠海横琴通过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商关系,积极引进外资,引入工商业、金融业落地,可较好帮助澳门适度多元化转型。

最后,横琴能为澳门提供人才输出。澳门高端人才紧缺,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内地劳动力成本较澳门地区更低,同时积极引进在职人才与留学人士,出台各类落户、住房和补贴政策,可为澳门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劳动力。

通过在横琴试点放宽市场准入,可充分发挥横琴的三大优势,助力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

澳门具有自由经济制度、优惠的经济政策,与葡语系、西语系国家广泛的国际联系,使得澳门成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港口。同时,与葡语系等国家的密切联系,使得澳门有望成为葡语系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和中国金融机构海外离岸区域管理中心,对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有着重要意义。

澳门“一国两制”的巨大制度优势可通过横琴与内地城市形成互补,将其金融、法律、会计、物流等专业服务辐射至珠三角,从而带动横琴及大湾区的制度创新,同时也为大湾区对接国际规则提供更为灵活的制度安排。因而,在横琴试点放宽市场准入,可望与澳门的制度优势进行融合,以求最大化试点效益。

2.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

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要求将大湾区建设成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而建设世界级的产业集群要求各区域多目标下的共赢。有学者指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既有产业基础和内在的发展互补性需求,又同时存在区域发展价值取向单一、市场活力弱、创新能力弱等困境,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应重视要素的跨境流动,区域内的产业互补等,在横琴放宽市场准入可促进大湾区的产业合作。

从世界湾区发展规律上看,湾区经济发展会呈现由港口经济、工业经济迈向服务经济、创新经济演化的过程。目前,大湾区的第二产业乃至制造业仍然发挥着主要的支撑作用。香港和澳门跟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却呈现不一样的特点。香港和澳门的服务业高度发展。Wind数据显示,2019年香港第二产业占地区总产值不足7%,服务业占比却高达93.1%,澳门服务业占比高达95.8%,两地区服务经济特征明显。故而,实现大湾区经济结构转型,在依托珠三角强大制造业的基础上,利用港澳地区发达的金融与高端服务双轮驱动,可更好的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在此过程中,横琴新区利用天然的区位优势,将起到绝佳的桥梁作用。而放宽市场准入,可充分发挥横琴的桥梁作用。

3. 助力打造珠西新增长极

早在200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就将珠海定位为“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珠三角西岸的核心城市。”201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珠西战略”,把珠江西岸打造成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努力成为新的增长极。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珠江三角地区发展并不均衡。以深圳、东莞、香港为首的东岸市场发展迅猛,GDP一度占广东省GDP总量的70%有余,造成了“东强西弱”的格局。但随着东岸高强度、高密度的发展,未来进一步提升的难度也日益加大,成本也越来越高。相较之下,西岸成为了广东,乃至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能否更上一层楼的关键因素。

横琴有望为珠海打造西岸新增长极提供助力。横琴毗邻澳门,有着绝佳的区位优势,又有港珠澳大桥横贯港澳,为横琴承接港澳服务业带来绝佳机遇,琴澳两地对接正在加速。

目前横琴已经打造了横琴国际金融中心、公共数据中心、智能超算中心、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产业配套,在打造大湾区高科技创新中心,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领域迈出积极步伐。

与此同时,横琴正推进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在横琴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将更好促进珠西服务贸易发展,吸引更多高端产业、港澳高科技企业落地珠西,为实现“珠西战略”助力。

三、展望

持续放宽市场准入体现了我国更加开放包容的气度和自信。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是新时代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突破口,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创新发展、提高实体经济水平、把握发展主动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横琴、深圳、海南放宽市场准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尝试。通过横琴的区位优势,连接港澳、服务港澳,发挥港澳金融业、服务业和制度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扬深圳特区改革先行先试的成功经验,背靠强大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产业基础,用好深圳成熟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体系,发挥良好的制度优势,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外产业资本“落户”中国。利用海南进口优势、旅游服务优势以及与东盟的产业互补联动,合力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再上新台阶,打造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零壹财经·零壹智库重磅新书预告:《数字金融:科技赋能与创新监管》《区块链产业全景》正在进行最后写作,欢迎机构提供案例支持。联系人:1326199057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