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显示,在孩子出生第一年里,大概有67%的女性对婚姻满意度急剧下降。虽然女性不满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妻子感觉自己已经是一个“妈妈”了,但丈夫似乎根本不像“爸爸”。

“真是好搞笑,为什么当爸的带一天两天孩子就夸得上天,当妈的24小时不停照顾小孩就觉得理所当然呢?”

“小孩有一丁点小病小痛就只指责妈妈。爸爸是拿来干吗的?”

“我好郁闷,自从生了孩子,我没有哪天睡好过。大家都是要上班的人,妈妈就活该这么累,爸爸就是个甩手掌柜,最多高兴的时候哄一哄。麻烦你端正自己的态度,你是爸爸!”

“丧偶式育儿”指家庭教育中父母中一方责任的显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长期外出,或父母均在子女身边,但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归、子女很难见面、无语言交流等[1]。

在现代社会的中国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和父母缺位使得大部分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或母性教育严重不足。家庭作为人们的幸福港湾,是家庭成员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而父母作为维系家庭的核心成员,任何一方的缺位都可能会使整个家庭陷于功能紊乱的状态。

01

为什么会出现“丧偶式育儿”的现象?

1、父母在育儿时间上的投入存在差异

以往研究认为,在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单位时间男性参与社会劳动所获得的收益比女性高,女性在儿童照顾上投入更多时间符合家庭经济理性的分工原则[2]。而对于现今城市双薪家庭来说,时间成为稀缺资源,家庭与工作、劳动与休闲的时间分配反映出两性间不平等的权力与地位,而业余时间的利用状况则显示了传统性别文化结构对两性行为的制约。更有研究数据显示,女性每天投入家务劳动时间为2小时6分钟,是男性的2.8倍[3]。

当城市新生代母亲大量时间被抚育子女占用,其在职业发展上也会面临“母职惩罚”,导致母亲的时间价值降低,在家庭经济理性的原则下,被家庭成员期待承担无酬的儿童照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

2、不正确的家庭婚姻观影响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行

随着家庭抚育模式的变迁,儿童照顾也不再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而是一项要求认真学习、精心筹划与协调的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常常需要消耗儿童照顾者大量的时间、精力与体力。同样作为职场中的劳动者,母亲的照顾者身份更为显著,她们被社会以及家庭其他成员期望以家庭为重,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倾向于家庭而非事业,因而被社会建构为事业发展有限的、无足轻重的次级劳动力。而男性在职场中被塑造成“无家”的劳动者,他们更多地在儿童照顾事务中扮演提供经济来源的角色。这种支配性的社会性别结构决定了两性在儿童照顾中的责任分配差异,为保持男性气质,部分男性即使有时间和精力也不愿主动投入到儿童照顾事务中。

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搜图

(选填) 图片描述

3、家庭内部长期缺乏良性沟通和互动

家庭内部的信息与情感的互动主要有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的互动,互动的频率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成员间的关系质量。在“丧偶式”育儿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和质量都存在很大的问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弱肉强食的社会生存法则使得家庭成员都处于紧绷的精神状态。受职场上下班时间和加班制度的影响,家人共聚的时间也越来越稀少。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已经使得他们身心疲惫,回到家中的上班族们终于可以释放天性,不用伪装自己的表情和掩饰自己的心情,但此时的他们与家人沟通互动的耐心和欲望也消失殆尽。

4、家庭成员的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人们对自己的婚姻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将就、不妥协成为人们向往自由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口号。国内学者刘玉新(2016)曾基于 1139 个家庭的研究证明 :家庭心理需求与家庭的幸福层次存在着高度的内在契合性[4]。

由此来看,人们对于家庭存在意义的要求也不只是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而是能够带给自己心理慰藉和精神支持:对于女性来说,他们需要更多来自丈夫的理解和关心,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和分担家庭事务 ;对于丈夫来说,他们需要更多来自妻子的理解和支持,缓解他们工作上带来的精神压力 ;对于子女来说,他们需要更多来自父母的陪伴和关怀。由此可见,在家庭中的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不同的心理需求。但是,由于忙碌和不在意,人们往往最容易忘记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很少去想他们的心理需求是什么,是否得到了满足。

“丧偶式育儿”中,父母角色的缺席则可能导致儿童认知发展受阻、个性缺陷、情感障碍、体格发育障碍等问题。表现在:性格上敏感脆弱,自卑焦虑;缺乏安全感,行为退缩;依赖性过强,人格无法独立;产生敌对情绪,亲子关系紧张;形成俄狄浦斯情结,影响未来亲密关系的建立[5]。

02

如何破解“丧偶式育儿”的困境?

1、强调平等的性别意识,强化家庭成员的责任感

事实早已证明,除了生理及体力方面的显著差异,男女在其他领域其实并无太大差异。因此,女性需要摆脱传统心理,不局限于家庭,主动追求人生的自我价值 ;男性则需要改变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不绑架妻子的价值观,而是鼓励妻子外出工作去获得自身的成就感。最重要的是,夫妻双方应该积极承担家庭责任,给家人想要的亲情陪伴和心理支持,而不是只满足家人的物质需求,将心比心,就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2、多换位思考,增进沟通交流,平衡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

夫妻双方的角色和责任都是互补性的,一方的推辞和逃避会使得另一方的责任和压力增加。在关于家庭事务的分工上,夫妻之间应该明确分工,如家务活的分配、陪伴孩子和为孩子辅导功课等,共同承担起养育孩子的重任,也可以通过共同做事增加互动的话题和频率,从而增进夫妻感情。因此,无论内外,男女双方应该多换位思考,多多帮扶,努力平衡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

3、转变责任观念,母亲应放手鼓励父亲参与教育

删除

搜图

(选填) 图片描述

对于大多数主要照料者来说,总觉得让缺位者管孩子有点不靠谱。但如果自己不放手就永远也改善不了。此时应该转变观念,从生活实际出发,创造和孩子之间单独相处的机会,通过照顾孩子,陪孩子做游戏,辅导孩子写作业,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在照顾孩子中感受到育儿的乐趣,体会母亲的辛劳。同时要多一点鼓励和赞扬,少一些批评和指责,慢慢培养父亲的责任心,让缺位的父亲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

参考文献:

[1]。李万发,高南南。 “丧偶式”婚姻家庭存在的家庭问题及解决对策[J]。 新西部,2020(05):24-25.

[2]。徐依婷。 “丧偶式育儿”:城市新生代母亲的母职困境及形成机制[J]。 宁夏社会科学,2020(06):136-143.

[3]。郭戈。 “丧偶式育儿”话语中的母职困境与性别焦虑[J]。 北京社会科学,2019(10):117-128.

[4]。刘玉新,王学普,张建卫,彭凯平。 家庭心理需求及其对家庭幸福的影响——基于1139个家庭的研究证据[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5):98-104.

[5]。郭贵珍。 “丧偶式育儿”的危害及解决策略[J]。 家教世界,2020(Z3):86-87.

[6]。图源。 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