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嫦娥五号带着珍贵的月球“土特产”回来了。

几天前,这些来自遥远月球的“土特产”,首次在网上公开亮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份,月壤将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这可激动坏了一大群人。我们这些地球土著们,终于可以一睹月壤的庐山真面目了!

除了致敬航天人之外,有人表示,装月壤的容器挺美的。

作为拥有种菜种族天赋的后裔,有人则只关心,到底能不能种菜。

从太空中带回的月壤异常珍贵,但其实,人类不仅会从太空中带回物品,也会把从地球上精挑细选的物品送到太空之中。

它们中有的重新返回了地球,比如黑猩猩;有的在太空中就被人类消灭,比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和炸鸡;也有的就此留在了太空之中,比如特斯拉的汽车、飞鹤的铭牌、携带着地球人信息的金色唱片。

那么这些物品,是如何在重重筛选中脱颖而出,飞上遥远的太空呢?

01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说:我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

但其实,帮人类迈出第一步的,是一只英雄黑猩猩,它的名字叫“哈姆”。

1961年,继植物、昆虫、狗狗之后,人类选择了和自己最接近的灵长类动物黑猩猩,代替人类率先进入太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1年1月31日,在美国的宇航员培训学校学习后,哈姆乘坐“水星-红石号”,以90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飞入太空之中,达到251公里高度后安全返回,出舱的那一刻,哈姆拿着被奖励的苹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哈姆虽飞入了太空,但总用时也不过短短16分钟。

后来,随着每年数以百亿计的经费砸下,人类终于亲自登上了太空,身临其境于那片梦寐以求的星辰大海,领略宇宙之浩渺。

那么问题来了,在太空一待就是数天的他们,吃什么呢?

“民以食为天”,难吃的太空餐,根本无法满足宇航员们挑剔的胃,1965年,一位宇航员甚至偷偷带了个牛肉三明治上飞船。

宇航员的一小口,人类文明大步走。

各个国家的企业开始研制好吃的太空餐,在宇航员的强烈要求下,日本人发明了太空炸鸡;

美国人做出了太空冰淇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呢?可就多了!

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上天时,带着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八宝饭和中药茶;

到了十一,可就更多了,他们带了足足70多种食物。

你看到天上飘着的五谷饼干、苹果罐头、五香鲽鱼、香辣豆干、酱香鸡肉肠、美味雪菜、柠檬茶、温胃饮了吗?

这8种食物仅仅是宇航员的一顿午饭!

吃饱了肚子,人类和太空的交流进入了新高度——精神交流。

1977年,两张名为“地球之音”的金色唱片,带着人类与宇宙星系沟通的使命,分别搭载着“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飞入太空之中。

为什么叫“地球之音”呢?因为唱片上刻录了地球上各种文化及生命的声音和图像。

其中,有来自地球人55种语言的祝福,包括吴语、粤语、闽南语在内的四种中国方言;有海浪、风、雷、鸟鸣、鲸鱼的歌声等大自然的声音;

有一首90分钟来自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古典音乐,包括伯牙作曲的古琴“流水”;

有包括一对男女的轮廓在内的115幅照片;

唱片甚至还标出了地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它极有可能在40000年后被外星生命发现,因为那时,它将靠近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这是人类文明对太空最正式而全面的一次问候。

02

在人类向太空进发的同时,人类科技也正在飞速地发展。

又或者说,人类每向深空前进一米,背后便是人类科技大踏步地前进,而人类科技发展的重任由地球上那些企业中的佼佼者们担起。

人类在地球上需要计时,在太空中也同样,且对精度的要求更加苛刻。

因为,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在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学会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收藏着一个瑞士秒表,它是泰格豪雅2915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2年,它被一位美国宇航员戴着飞向了太空,作为备份秒表被启动,成为了第一枚进入太空的瑞士表。

2012年,它还伴随着马斯克的SpaceX,访问了国际空间站。

手表追求时间的精度,一如航天追求发射的精度。

但相比较手表这样的小物件,更庞大的物体正在被等待送入太空。

2018年,一辆特斯拉跑车搭载着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进入了太空。

截至去年2月,跑车已经在太空中飞行了16亿公里,并进行第二圈绕日飞行。

人类的太空“公路旅行”,从特斯拉开始。

这些企业,犹如航天事业一样,历经数十年而不倒,他们不断开拓创新,并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

03

大洋那边的企业很努力,但大洋这边的中国企业们,同样不甘落后。

你知道吗?中国进入太空次数最多的不是某个宇航员,而是海尔的航天冰箱

这只是中国企业对航天支持的一部分,中国航天和美国最大的差距之一,是民营航天。

2019年,长安欧尚汽车号运载火箭,搭载着长安汽车成功发射,这是中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首次入轨发射成功。中国航天正式跨入全新发展纪元。

每一个进入太空的民族品牌,几乎都是行业龙头,因为它必须要有独属于自己的强大实力,才能支撑得起航天这样征服太空,造福全人类的事业,必须高品质强创新,才能担得起和中国航天站在一起的荣誉。

而最近一个进入太空的民族品牌是中国飞鹤。

在嫦娥五号轰动全球的23天揽月征程中,中国飞鹤明星产品星飞帆一直相伴,成为了首个登月搭载返回的婴幼儿配方食品,而印有“中国飞鹤”的铭牌也永久留在了月球表面。

为什么飞鹤可以获得如此殊荣?

像探月工程在大宇宙探索物质的本源一样,飞鹤则在小宇宙探寻微观生命的密码。它们一个拥抱星空,探索宇宙的本源;一个深入细微,探索母爱的精髓,为每一个生命供给更适合的养分,为哺育生命的乳汁寻找更适合的原点。

而且这么多年来,它们的脚步从没有停下,才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今天这样一番成绩。

我写过许多篇关于中国航天的文章,看过我文章的都知道,中国航天是怎样从一穷二白走到今天的,1998年,我们的卫星发射总量在世界上只占3%,二十年过去了,我们现在占到了世界发射总量的33%!

所有人也都知道,中国奶粉也曾有过自己的“穷”。

2008年,中国奶粉遭遇了覆顶之灾,飞鹤虽依托自建牧场和在产业布局上的前瞻性独善其身,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飞鹤没有暗自神伤,而是开启了科研攻坚的孤独之旅,研发真正适合中国宝宝的奶粉。

此后,他们在国际权威期刊上成果频发:

发表了首个中国母乳蛋白质和氨基酸动态变化的系统性综述、首个中国母乳活性蛋白动态变化的系统性综述、首个描述中国母乳脂肪酸比例特点的系统性综述。

靠着这些成果,他们成功发明了结构、活性、比例、功能皆贴近中国母乳的奶粉,也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

但三聚氰胺事件告诉我们,中国奶粉最大的隐患发生在生产加工环节。

其实,早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前,飞鹤就大手笔投入了对自有牧场的筹建。

他们在齐齐哈尔的扎龙湿地,与日本北海道牧场、美国威斯康星州牧场、加拿大阿尔伯特牧场等并列的北纬47°奶牛饲养黄金带,筹建了飞鹤专属农场,自有牧场。做一罐好奶粉,从饲养一头好奶牛开始。

接着,他们又潜心十余年搞研发,打造了从源头牧草种植、规模化奶牛饲养(大牧场)到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渠道管控乃至售后服务各个环节的全程可控的智能工厂和产业集群。

一罐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好奶粉,才正式诞生。

怪不得北京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许雅君说,飞鹤是家很踏实的企业,他们对中国奶粉所做的最大贡献是适合中国宝宝。

行星科学家郑永春和卫星专家胡志勇也表示,希望飞鹤能守护中国宝宝健康成长,培养更多未来的航天人。

但在某种程度上,无论是航天还是其他各行各业,一个国家的崛起,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接力。

而飞鹤正在通过对生命本源的探索,为中国,也为中国航天培养更健康的下一代。

中国航天和飞鹤,一个仰望星空,一个脚踏实地,他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面向人类未来的浪漫征途。

尾声

人类航天如何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数百万年前,地球之上,原始智人第一次仰望星空。从那时起,人类对神秘宇宙的探索,便一直没有停止过。

从第一只黑猩猩登上太空,到如今人类航天硕果累累,航天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颗明珠。

刘慈欣在《朝闻道》中写道:如果说那个原始人对宇宙的几分钟凝视是看到了一颗宝石,其后你们所谓的整个人类文明,不过是弯腰去拾它罢了。

而一代代航天人和一个个企业,便是那个弯腰捡拾者。

他们凝视着那宝石的方向,走过崎岖不平的路,淌过波涛汹涌的河,推动着整个人类文明向前。

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但他们是梦想的筑路者,亦是文明的托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