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是不好好吃饭,父母为了催促他快点吃完,经常会说,“你快点吃完,吃完我给你买玩具。”

一听到“买玩具”,孩子顿时就精神了,虽然还是不情不愿,但还是很快会把饭吃完。

这一招很奏效,于是家里人引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宝宝磨磨蹭蹭不肯睡觉,奶奶马上搬出那句:“你快点洗澡睡觉,明天奶奶给你买玩具”。

早上耍赖不起床、不肯去,爷爷说一句:“你好好上幼儿园,爷爷给你买玩具”,准保好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不觉中,孩子变得越来越会谈条件,“我吃饭,妈妈给我买玩具好吗?”“我去幼儿园,给我买玩具好吗?”

眼看孩子把做什么事,都变成交换玩具的条件,这样下去孩子真的要被带歪了!

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物质奖励短期内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从孩子长远的成长和发展来看,一味用物质奖励来激发孩子去完成某件事,并不是很明智的做法。

因为从行为心理学角度看,物质奖励会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事物的内在价值上转移到奖励上。

如果我们总是用物质奖励来鼓励孩子去吃饭、上学,慢慢的孩子就会越来越喜欢谈条件,而忘记了吃饭其实是为自己长身体,上学其实是为自己长本事。

心理学家德西,1971 年做过一个实验:他找来两组志愿者,让他们进行一场答题竞赛。

这场竞赛一共有三场:第一场所有人都没有奖励;第二场 A 组志愿者解一个题,就可以得到 1 美元,B 组还是没任何奖励;第三场又取消了所有奖励。

结果很有趣:被奖励过的 A 第二场确实很努力,但当发现第三场没奖励,愿意继续解题的人一下就少了;而一直没有被奖励的 B 组,第三场参与积极性仍然很高。

不难看出,物质奖励的刺激,反而会减少活动本身给人的内在吸引力,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德西效应”。

所以,当大人试图用玩具、糖果,来让孩子乖乖吃饭、睡觉、上学的时候,也在伤害着孩子要对自己健康负责的责任意识、享受挑战的成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可能有妈妈就要问了:那是不是绝对不能给娃奖励?尤其是物质奖励了?

当然不是!奖励可以有,但用法跟孩子的年龄有非常大的关系。

下面我们通过各个年龄段不同的特征,帮家长拆解了一些奖励的适龄方法:

3 岁:进步和倒退并存的年纪,需要掌控感做奖励

3 岁孩子在面对环境变化的时候安全感很低,也常常显得容易焦虑、歇斯底里。

这时候对孩子来说,掌控感就是很好的奖励。

比如你想让他乖乖吃饭,就跟他玩一个“吃饭机器人”游戏:先让孩子命令妈妈夹什么菜、吃几口(可以先规定个上限,比如 5 口),然后妈妈再来指挥孩子,效果就很好。

生活里多给孩子一些获得掌控感的机会,也是一种很好的奖励方式:比如和孩子约定好睡觉、刷牙的时间,看动画片的长度,每当他主动做到一次,就贴一个标记。当拿到 10 个标记时,他不仅可以玩“吃饭机器人”游戏,甚至可以规定早餐吃什么、在哪里吃,都能让他更愿意发自内心地去做好一件事。

4 岁:喜欢新奇、惊喜的年纪,切记不要去事先承诺奖励

4 岁孩子喜欢新鲜感的刺激,出其不意的惊喜更受欢迎。

所以千万不要再说“你要是怎样怎样,我就给你什么什么”这样的话了,这个时候奖品越诱人、危害就越大。

反而一些意外之喜,效果要好得多。

5 岁:自尊心萌发阶段,需要自主权的奖励

5 岁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他对自己能做到、不能做到的事情,有时比家长还要清楚。

因此最好的奖励,是给他一些自主权:孩子对奖励的内容和形式有选择的自由。

比如孩子看完一本书,可以告诉他:“你今天读书很认真,你有什么想要做的事?我们接下来可以一起去做。”

这样既不会让孩子因为奖励感到压力,还能享受到自己选择的权利,被激励更愿意主动地去做事。

6 岁:依赖与独立矛盾重重的年纪,需要奖励尝试

这时的孩子往往很矛盾,一方面很依赖妈妈,一方面又很想要独立。

这时候物质奖励用好了,就能成为促进孩子多尝试的“拐杖”:比如孩子因为做不到而抗拒练拍球,就可以让他先做一个有限的尝试:努力拍到 20 个,就可以吃一包薯条。

注意,物质奖励只是要去助推孩子完成任务的行为,当孩子确实完成后,需要得到更多正向的、积极的反馈和夸奖。这样才能让物质奖励的“拐杖”一点点撤掉,让孩子敢于迎接挑战。

奖励和惩罚,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都是通过外在力量去控制别人。而我们每天想对孩子表达的,并不是控制,而是爱。

真正的爱,不是光要孩子听话,要孩子乖。

真正的爱,是愿意去理解、支持、帮助他。

因此,引导才是比奖惩更好的办法:帮助孩子明白,现在要做什么事,为什么要做,应该怎么做;帮助他拆解步骤,给他及时的反馈,这些才是呵护孩子内在动力的长远办法。

来源:年糕妈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