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周分析师态度

本周分析师在调整这件事上观点出奇一致,认为急跌将告一段落,调整接近尾声。

态度分歧在于:

7/9坚定认为3月将迎来反攻。

2/9持谨慎观点,认为急跌虽然接近尾声,但盘整可能仍将继续,或者还需等待反弹条件孕育。

2、市场为何急跌?

过去一周,抱团股大跌,来看一组数据:

公募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本大于20%、介于15%-20%、10%-15%、5%-10%、0-5%和等于0的各组个股,在春节之后的平均累计涨跌幅分别为-10.9%、-8.2%、-7.7%、-2.0%、+3.7%和+7.9%。

市场一致将大跌原因归咎于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的大幅上行——

2月至今,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已由1.11%大幅上行33bp至1.44%,尤其是2月25日更一度逼近1.6%。长短端利率持续走阔,反映了市场对于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导致全球科技及高估值白马板块共振调整。

其实本栏目在1月18日就提醒了这一风险并解释了原因:一周策略前瞻:一个新风险点!抱团瓦解,为何要盯住这个海外指标?

受此连锁反应,A股微观流动性出现恶化:

1)周二至周五配置型外资累计流出规模达到61亿元,这样的流出速度在过去两个月较为罕见。

中信提到,当前市场一致预期的美联加息时点从2024年初提前到2023年中,诱发对全球国债的抛售,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已较今年年初上行51、11、57和33bps。发达国家国债的快速抛售进而引发减配高估值权益类资产,同时带动新兴市场资金流出。

2)抱团股的大跌打破了原先市场增量资金正反馈。

中信提到,渠道调研显示客户对新发基金认购意愿开始下降,而存量基金也可能在反弹后选择赎回。预计3月份新发基金规模为1500~1900亿左右,低于此前估算的维持市场资金正反馈效应所需的2000亿左右的新发规模。

3、看多的理由VS谨慎的理由

看多的理由:

1)近期美联储已反复重申将维持货币宽松,因此短期内也不必担心美国货币政策转向。

美联储近期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将继续提供货币政策支持,即便是在看到前景改善的情况下,也将维持债券购买计划不变。并明确美联储加息条件为失业率降至4.3%以下、通胀达到2.0%、通胀预期超过2.0%。

2)国内市场流动性压力也将有所缓解。

中信的渠道调研结果显示,市场快速下跌后基民的赎回意愿反而有所下降:本周前4个交易日净赎回率下降一半,而随着资金调仓接近尾声,今年以来新发的5264亿元的主动型偏股基金在本轮下跌后有望逐步建仓。

谨慎的理由:

安信认为,总体看,美债利率上升趋势并未逆转,未来数月A股市场估值环境依然面临重心下移的挑战,总体基调是市场处于估值调整期。投资者后续对于投资标的的选择,在估值和盈利超预期程度等方面,都需要比过去年一年更为苛刻。

短期预计3月重要会议期间风险偏好趋于平稳,后续需要等待以盈利超预期为主要动力开启反弹行情,我们认为反弹条件目前在孕育中。

中金也认为,类似这种一周指数回调5-10%的急跌情况短期发生的概率已经不大,但由于调整时间尚短、幅度仍小、估值仍不低,成交量也没有出现明显的萎缩,估计市场后续逐步从当前急跌转为平缓盘整。

4、买什么?

延续上周观点:一周策略前瞻:抱团股摇摇欲坠,小市值的春天要来了吗?挖到一片最佳新战场,人还少,速来(附表)

几乎绝大部分分析师继续一致看好:

1)顺周期行情将会继续。

国君认为,交易通胀仍能持续,看好全球原材料周期。当前市场最大的矛盾,不是经济修复的矛盾,也不是流动性收紧的矛盾,而是通胀的斜率以及弹性。

考虑多数全球资源品供需缺口的可持续、产品涨价预期的“跟随式”抬升及权益市场对此的积极反馈,关注“量”方面国内资本强开支与海外供给弱回替+“价”方面上游涨价可持续与中下游成本可转嫁方向。

国君推荐高景气延续的全球原材料周期:有色(紫金矿业、神火股份)/石化(中海油服)/基化(万华化学)。

此外,招商看多全球地产后周期,认为将受益美国1.9万亿财政刺激。

2)继续看多中盘蓝筹行情。

国君认为,中盘蓝筹换发荣光。2020年年报的业绩预告中所呈现的盈利增速-市值的“倒U型”关系提供了新线索。未来盈利修复和景气将向更宽的范围扩散,大市值“龙一”确定性溢价下降,关注细分小白马及行业中“龙二”、“龙三”的中盘蓝筹崛起。

广发认为,A股局部过热而非全面高估,因此微观结构恶化大概率将确认风格切换而非牛熊切换。中信也认为,市场风格将出现切换,个股成长溢价上升而对高确定性的溢价下降,大小市值风格再平衡。

招商认为,盈利高增长、估值相对合理的板块将更受投资者青睐,PEG小于等于1成为市场思考主线。

3)两会关注:碳中和。

本周碳中和主题关注热度上升。中信提到,碳中和、反垄断和共同富裕或称为“两会”少有的政策变化点,值得重点关注。

以下为本周分析师详细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