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博弈原创

文丨栗子酒

编辑丨刘一姿

缺钱的苏宁易购,终于要“卖掉”自己了。

2月25日中午,苏宁易购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声称公司收到实控人张近东及股东苏宁电器的通知,其拟筹划转让20%-25%的股权,受让方为基础设施行业。据此,如果交易完成,苏宁易购可能涉及到控制权变更。

公告发布当日,苏宁易购便已停牌。有消息称,苏宁易购所指的基础设施行业大概率为江苏国资,最终接盘方中可能包括江苏省国信投资集团、江苏交通控股、江苏农垦集团、南京新工投资集团等。

尽管最终交易尚存在不确定性,但苏宁易购易主似乎已是大概率事件。这个见证了从传统零售到电商风起的企业,在迈入而立之年后,正走向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岔路口。

千亿负债,“拆了东墙补西墙”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苏宁易购的总负债为1361.4亿,其中1099.67亿为流动性负债,而其流动资产则为1072.48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在总体负债中,苏宁易购的有息负债规模已超700亿,涉及到短期借款280.97亿元、应付票据247.9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6.16亿元等。在这之中,280.97亿短期借款多为苏宁易购从金融机构借得的一年内到期需偿付的债务。另外,根据同花顺iFind的统计数据,苏宁易购在一年内到期需偿付的债券累计金额为56.86亿。

基于此,苏宁易购在一年内到期的负债至少在383亿以上。而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308亿。由此可见,不仅苏宁易购的流动资产无法覆盖其流动负债,公司目前的资金也无法偿还短期负债。

由此可见,尽管苏宁易购多次力证自己的资金链没有问题,最近一次甚至以公告声称将投入30亿元回购债券,但公司如今或将易主的现状却在说明,苏宁易购真的很缺钱。

根据财报数据,2020年第三季度,苏宁易购的现金流为-24.29亿。此前,公司现金流更是一度达到-200亿。而在盈利方面,最新的业绩预告数据显示,2020年,苏宁易购的净利润为亏损34.53亿-39.53亿,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60.87亿-65.87亿。

关于扣非净利润,公告中给出的解释为,苏宁易购在报告期内,拿到了转让5家物流项目公司股权收益、公司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以及政府补助等,涉及金额预计达到26.34亿元。

通过类似变卖资产增厚公司利润,是苏宁易购发展至今惯用的伎俩。2014年-2019年,苏宁易购的净利润均为正值,最高甚至达到133.28亿,但其扣非净利润则均为负值,说明公司主体业务并未真正实现盈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2020年为预计数据中的最低值

据统计,2014年至今,苏宁卖掉的资产里涉及数家门店、仓储物流、PPTV股权、阿里股票等。其中最大的一笔交易发生在2017年前后,苏宁清空阿里股票套现140多亿。另外,公司相关交易中也不乏大量关联交易,包括2016年,苏宁云商以13亿元出售北京京朝苏宁电器有限公司给苏宁电器集团;同年,苏宁云商又以25.88亿元出售PPTV给苏宁文化;而在2019年,苏宁则打包仓储业务出售给了物流地产基金……

然而,2020年却出现了变化,即便公司变卖了资产,但“拆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却没有奏效,公司净利润出现了亏损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苏宁易购已经没有足够的资产填补亏损的窟窿,“卖身”似乎已经势在必行。

“化重为轻”,步子越迈越大

从负债累累到业绩亏损,苏宁易购发展至今,资金链缺口为什么越来越大,成了当下更值得关注的问题,这需要顺着公司的发展脉络往前追溯。

在传统零售快速发展的那几年,苏宁在一段时间内将国美视为对手。2008年之前,国美借助漫天广告和价格战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苏宁一时难敌,暂居第二。然而,2008年,国美的领航人黄光裕因罪入狱,公司发展陷入动荡,苏宁随之迎来转机。

2011年,苏宁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938.9亿和48.2亿,截至2011年年末,其门店总数也达到1684家,这个数字迄今仍是苏宁的门店峰值。同一时期,阿里、京东的业绩都很难与苏宁相比,拼多多还未面世。

然而,电商以远远超出想象的速度发展着。2012年,京东便开始“叫板”苏宁,声称“未来三年大家电零毛利,保证比国美、苏宁便宜10%以上。”如今来看,当时苏宁在电商方面的布局,无论是搭建线上商城还是物流体系,其实都没有落后。但是,或许是苏宁对之前与国美的那场价格战仍心有余悸,为了抢占先机,苏宁在当时迈出了一大步,即在2013年前后便开始实施线上线下同价的战略。

当时,线上的家电市场并不完善,很多人出于心理上的接受度和便捷性、售后等考虑,仍然更倾向于在线下购买家电。基于此,在价格战之时,苏宁为配合线上削薄了线下的价格,也在无形中消除了线下不同区域的价格差异,最终降低了线下的利润空间。

失去线下的优势之后,面对阿里的流量,京东的仓储物流,苏宁打不出能够相匹敌的“牌”,渐渐败下阵来。例如,在2014年,苏宁线上自营业务收入为226亿,同比增长仅3.2%。而在同期,京东自营业务收入已达1085亿,同比增长更是达到62%。

另外,就苏宁自身而言,2012年之后,其线下销售额很少有超过2011年的846亿。其中出现变化的2015年,正是苏宁与阿里达成股权绑定的那一年,在天猫开了苏宁易购旗舰店之后,苏宁借势阿里流量出现了一次快速成长,其线上自营业务收入越过了600亿的高线。

经此一役,传统零售的挽歌已然奏响,苏宁易购逐渐落后,除了发展方向上的预判偏差之外,对线下业务的依赖也是苏宁愈发掣肘的一个关键原因。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苏宁易购开始探索轻资产的发展路子,提出“云网万店”的布局思路。

所谓“云网万店”,可以理解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不仅为C端用户提供商品交易服务,也为B端商家提供供应链、渠道运营、物流、技术能力等服务,整体从“零售商”转变为“零售服务商”。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1至9月,苏宁旗下3C家居生活专业店关闭了241家,家乐福超市关闭了11家,红孩子母婴专业店关闭了38家,苏宁易购直营店关闭了674家。与此同时,“云网万店”概念下的零售云加盟店却新开了2432家,该数据在2020年底更是达到了3021家。

由此可见,“云网万店”已然成为苏宁易购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该模式已经拿到60亿A轮融资,估值高达250亿。但是,该模式正处于发展初期,仍在烧钱阶段,亦无法有效反哺公司现金流。

更值得关注的是,苏宁一些与主体业务不相关的投资并未收窄,像是苏宁电器全资子公司南京润恒将向恒大地产战略投资200亿元;苏宁易购在2019年收购万达百货、以及5家资产管理公司等,也进一步拉大了公司的资金缺口。

互联网巨头or国资,谁将接盘?

如今,苏宁易购资不抵债,已然走到了不得不“卖身”的关头,未来谁将接手再度成为市场讨论的中心。

去年12月,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披露信息,苏宁控股集团股东张近东、张康阳及南京润贤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已将公司全部股权出质给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合计出质股权数额10亿元人民币。

这一消息虽然仅涉及3.98%的股权,但在当时却引发轩然大波。很多人将其解读为,阿里与苏宁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因为在此之前,也就是2015年前后,阿里用约283亿元战略投资苏宁易购,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同时,苏宁则以140亿元人民币注资阿里。基于这层合作关系,在苏宁易购出现债务风波之时,便有不少人猜测阿里或将下场相助。

而且,从当下来看,无论是从资本输血还是产业协同的角度考量,由阿里接盘似乎都是苏宁易购更好的归宿。但是,公司的公告则将受让方锁定在基础设施行业,进一步加大了国资入场的概率。

根据业内相关信息,近段时间内,不少江苏上市公司都易主国资,与之相关的江苏省国信投资集团、江苏交通控股、江苏农垦集团、南京新工投资集团等国有资本企业,也顺势成为苏宁易购接盘方的热议对象。

尽管市场讨论热度不减,但在最终尘埃落定之前,变数仍然存在。而对当下资金链受困的苏宁易购来说,公司目前的发展脚步已经很难真正停下来,市场和行业都没有给它喘息之机。也是因此,无论苏宁最终是投向互联网巨头的怀抱,还是“卖身”国有资本企业,只要有充足的资本注入,苏宁易购就还有翻身的机会。

新博弈(ID:newgametheory)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编辑署名,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