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长沙讯 2月26日,元宵节凌晨,凌晨的细雨寒风让人瑟瑟发抖,轨检小车与钢轨的摩擦声伴着轻快的步伐冲淡了黑夜的寂静。在广铁集团衡阳工务段西渡高铁综合维修车间西渡线路综合维修工区,副工长邓平平带着几名“90后”线路工对怀衡线库宗桥站至杨桥站区间的线路进行检查作业。

工友彭云目不转睛的盯着轨检小车电脑屏幕上的数字,一步步向前推进,每走十几米,他都会调出标准数据进行仔细核对,对生成的数据和波形图进行分析。

“滴滴滴……”2点26分,行走至246公里507米处时,轨检小车发出了报警,彭云立刻放慢了脚步,缓缓向前推行轨检小车,随后又退回报警处来回检查,一边推行轨检小车一边仔细观察着电脑屏幕上的波形图,对邓平平说道:“这里轨距有点问题,拿手工电子道尺复核一下”。

跟在轨检仪后面的邓平平,手提电子道尺,将道尺架在两股钢轨上,弓着腰,眼睛紧盯着道尺上的检查数据,确认检查数据后,他站直身子,将检查数据登记在记录本上,随后,他又向前走了一步,重复着前面的检查动作,对铁路线路进行检查。

“刚才检查的这段线路是轨距变化率的问题,虽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但列车在高速通过该地点时可能会晃动,回去后我们会核对近期检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邓平平介绍,高铁作业一般在每天零点至5点左右的“天窗”内进行,这段时间没有列车运行,以便于对铁路线路进行维护,按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推行轨检小车进行检查,每次作业徒步完成约10公里的检查任务。

凌晨3点,在检查至杨桥站内时,他们碰到了第二组作业人员。邓平平介绍:“我们的工作是给钢轨‘体检’,查看有什么病害,他们就是给钢轨‘治病’,整治病害钢轨。”

二组作业负责人尹翔介绍,他们主要是处理这段钢轨的高低病害,对两股钢轨的水平、轨距、高低以及方向等病害进行综合整治,让铁路线上两股钢轨的水平、轨距、高低值始终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以便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着尹翔手指的地方,记者看到每根轨枕上标着“1、1、2、2、3……”数字。尹翔继续介绍:“铁路线路由两根平行的钢轨组成,每根钢轨的轨面尽量保持在同一平面,如出现凹点或凸起,列车通过时就会晃动,就好比我们开汽车在高速上行驶,路面不平汽车就会颠簸一样。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将采取捣固等方式,精细调整两根钢轨的高低差。枕木上标的数字就是我们进行检测后,需要进行精细调整的数值,这个数值都是用毫米计算的。”

“这个数值的高低差会让车辆出现晃动,旅客乘车舒适度就会大大下降。我们的作业就是保持钢轨平顺,这也是高铁动车上为什么能立起硬币的重要原因。”一旁的车间党支部书记总结说。

“嗡嗡嗡……”捣固机的轰鸣声一下打破了夜空的宁静。捣固机作业人员手持30余斤重的捣固机,在两根混凝土枕间开始捣固作业,轨枕盒内的石砟随着捣固机的震动慢慢渗透到混凝土枕下。

不一会,捣固完成,尹翔将道尺架在两根钢轨上,认真检查作业后的质量,“0、0.5、0.5……”每弯腰检查一次,尹翔念着检查数据:“回检符合要求。”

凌晨4点20分,天窗点即将结束。作业人员将作业工具一一搬出距作业地点不远的栅栏门外,按照大小摆成一排。

尹翔说:“清点工具非常重要,每件工具都有专人负责,带上来多少,就得带回去多少,一个钉子都不能落在线路上,一个很小的工具遗漏在线路上都会给高速行驶的列车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有人员、机具全部撤出线路工作门,工作门已锁闭,请求销点。”在得到驻站联络员的确认消息后,尹翔和队友逐渐消失在夜色中。

潇湘晨报记者黎棠 通讯员唐怀承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