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炎症性病变。可由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原虫等生物引起,亦可由变态反应及理化因子引起,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特异性炎性病变和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前者指感染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和伪膜性结肠炎等,后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Crohn病。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病程冗长,且有并发结肠癌的危险,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遗传:本病的血缘家庭发病率较高,据欧美文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直系血缘亲属中,约15-30%的人发病。此外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单合子比双合子更容易发病,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感染:本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与一些结肠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相似,因而有些人认为感染是本病的病因。在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种因素中,目前的研究表明感染病毒的可能性较大。

3、自身免疫反应: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本病并发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较多,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使病情缓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结肠上皮细胞抗体,所以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另外,某些患者感染肠道菌后,可与结肠上皮细胞抗原起免疫反应,损伤结肠粘膜,并且患者的淋巴细胞对胎儿结肠上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提示怀疑结肠炎的发生还可能与细胞免疫异常有关。

4、神经精神因素:有人认为精神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患者多有某些性格特征,对于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性差,属心身疾病一类,心身疾病强调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或病程中起重要作用。

1、消化不良:为非特异性症状,主要见厌食,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嗳气吞酸等。

2、里急后重:是直肠炎的主要症状,本病也较为常见。

3、便血:是本病主要症状之一,轻者血液浮于表面,重者鲜血下流,以至休克。

4、腹痛:腹泻前多有腹痛症状,腹痛则腹泻,腹泻后疼痛减轻。疼痛多以胀痛为主,多为固定,多局限在左下腹或左腰腹部,持续隐痛者也不少见,轻者多无腹痛。

5、腹泻:为最主要的症状,也是常见的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愈,轻。者每天2~5次,重者20~30次,粪便性质个体差异极大,软便,稀糊状、水样、粘液便不一,但大便以粘液脓血便多见,有的表现为痢疾样脓血便。

6、便秘: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大便次数少、量少、便干硬、排出困难,排便时还伴有腹部不适或腹痛,但能在排便后缓解。需要注意的是,便秘和腹泻都是结肠炎的早期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两者相互交替发生的现象,因此要格外注意。

7、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严重者可有发热,心跳加速,以及衰弱,贫血,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营养障碍等表现。

1、轻度型:此症型最多见,通常只累及结肠的远端部分(即乙状结肠),起病慢、症状轻。可见轻度腹泻,每天少于4次,或与便秘交替,便中不含或仅有少量血液粘液。无全身症状。

2、中度型: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起病突然,腹泻每天多于4次,多为稀便和血便,腹痛较重。有轻度全身症状,表现为低热,体重减轻,食欲减退。

3、重度型:起病急骤,有显著的腹泻,每日多于6次,伴血便或粘液脓血便,腹痛严重。有发热、倦怠、消瘦、贫血等全身表现。

1、食物应以易消化,质软少渣为宜;饮食应清淡,忌辛辣、油腻的食物;注意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忌吃产气食物;忌生冷瓜果。

2、注意劳逸结合,不宜过度劳累。

3、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生气、郁闷、恼怒等不良情绪刺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