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微博上刷到这样一个视频:

西安一家肯德基店外,一个男孩隔着玻璃,看妹妹大口吃汉堡。

原来,男孩跟爸爸约定,如果考得好,期末就请他吃肯德基。

结果男孩英语只考了 76 分,而上学前班的妹妹却考了 100 分。

爸爸为了表示“奖惩分明”,就让他在外面反思一下为什么没考好,于是就出现了视频里的“妹妹吃汉堡,哥哥隔窗看”的场景。

爸爸说,其实已经给男孩点过餐了,就怕他觉得“考没考好都会给他买”,才让他去反思的。

视频下面,很多网友都觉得,这种做法没问题,孩子自己立的规矩,没完成接受惩罚,无可厚非。

也有网友认为:

这样做伤害极大,因为侮辱性极强,也根本称不上教育孩子。

也许父母是希望通过为难孩子一下,让孩子更有上进心。

但我并不赞同这种做法,因为这些方法本质上都是在剥夺孩子的自尊,也许短期内有效果,但对孩子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无条件的爱,不会宠坏孩子

前面的爸爸说了这样一句话:怕孩子觉得,考得好考不好,都会给他买。

细细分析,却觉得心酸。

作为一个衣食住行全要依靠父母的孩子,他感受到的却是——只要进了小学,甚至只要有了考试,父母对自己的爱,就有了“附加条件”,那就是:只有考得好,学习好,才配得到父母的宠爱。

可是,一旦“爱”变得有条件,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就会被破坏。

原本,孩子以为父母会永远爱自己,但是现在这些条件全部都变成了“紧箍咒”,孩子会慢慢意识到,自己必须用成绩来交换到“爱”,一旦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自己就成为了一个没用的人,一个不值得被爱的人。

这种观念一旦在孩子脑海中生根,他就很难坦然面对失败。

孩子是依托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而他最终要成为的还是他自己。

父母最好的爱,是爱一个孩子本来的样子。而学习,其实也应该是一件很纯粹的事情。

那些不必考虑多余事情的孩子,才更能心无旁骛的提高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目的、学习目标。

沟通方式不对,往往适得其反

无条件爱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就可以袖手旁观。

只是说,父母不要用物质去关联孩子的学习,甚至惩罚孩子延迟物质上的满足。

因为沟通方式不对,也容易让孩子丧失改变的力量。

著名脑科学家德韦克曾在《论考试不及格的意义》演讲中,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芝加哥有一所高中,孩子们毕业前,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

如果一门课没考过,孩子的成绩不会写不及格,而是暂未通过。

这个“暂未通过”,给孩子的潜在语言不是“你不行”“你很弱”,而是告诉孩子——你的学习步伐还没停下来,你还需要继续争取啊。

关系学家周樊也说:

人们总以为让对方感到羞耻会让对方反省自己。

事实上,自我改变是需要力量的,而罪恶感是最能扼杀力量的东西。

越去评判或谴责他人,就越剥夺了对方改变的力量。

芝加哥高中这种“未完待续”的方式,就很值得借鉴。

它不评判孩子,更不指责孩子,它用“暂未通过”给孩子呈现一个开放性的结果。

这样的评判方式,不易剥夺孩子的力量,还会让孩子树立“成长型思维”,明白学习是一件需要持续努力的事。

与其惩罚批判

不如帮孩子提高自我察觉能力

对于大多数成人来说,做错事,自我批评自我反省,是进步的捷径。

可孩子很难。因为大多数孩子,没有跳出当事人角度、用第三者视角回看的能力。

孩子正是因为缺乏自我察觉能力,才犯错的。

想让孩子不犯错或少犯错,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具体事件或关键节点上,让孩子提升自我察觉能力。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曾讲过非暴力沟通的核心:

简单四步就可以——讲事实,讲感受,讲原因,提要求。

同样,孩子“未达标”,我们可以变指责为帮助,让孩子尽快找到做不到、做不好的原因。

比如,在一些具体的学习问题上,帮助孩子提升感知力。

帮孩子摸清自己的记忆特点,是早起好,还是晚睡好?

孩子各科考试,丢分最多的是什么,该从哪里补起?

在学习时间分配上,是否做到了充分合理?

假期有学习计划,是否规范到位的执行了?

这些具体问题的梳理,远比让孩子没目标的反思,更有实际意义。

最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的是帮助,而不是指责。

他们改变起来,有方向、有切入点,再次达成目标,就不会太难。

《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

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要激发人们对海洋的渴望。

有了渴望和梦想,再难的东西,也会变成乐趣。

孩子学习也一样,给他们继续努力的力量,远比去反思更能让孩子充满持久的斗志和动力。

父母的爱,其实是有质量高下之分的。

愿每个父母,给到孩子爱的不盲目,智慧又有力量。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许琦敏

来源:成长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