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关注留言

转自 心语拉呱

咱们中华大地关于过年的民俗很多,相处不远甚至同乡同村的习俗也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山的年俗特别讲究,自康熙三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已藏的杂记、镇志、志稿、县志等对年俗有这样的记载:

1、“立春日,迎春于秋谷,觞于范泉。元夜,以琉璃碗灯荐佛,并散门庭。又集峨岭下作三日酺。十六日,女儿相将作小姑戏。”

2、“正月,元旦拜天地,贺年。同上元,士民家门前各燃小瓷灯二盏。好事者醵钱赛会。十六日多谒庙祈福者。薄暮引烛走石桥。”

3、“立春日,迎春于秋谷,觞于范泉。元旦祭天地、祀神祀先毕,长幼依次纳拜。亲族朋友亦互相往来,贺新年也。九日拜玉皇宫,放爆竹,童稚作蹴鞠戏。元夜以琉璃碗灯荐佛,并散门庭。十六日,女儿相将作小姑戏。集龙泉寺,登南城。

4、“士大夫家岁时宴享,馈遗悉从简约。”“岁时腊诸习俗:元旦放爆竹、祀天地、祀神、祀先。长幼欢纳拜亲族朋友,示互相贺年。”

5、“立春日,迎春于秋谷,觞于范泉。元旦祭天地、祀神、祀仙(先)毕,举家男妇悉拜其尊长。亲族朋友,亦互相往来贺新年。九日拜玉皇宫,放爆竹,乡人扮演作诸戏具。亦犹行乡傩礼也。十五日放灯三夕,各街路起彩棚,扮演乡傩,亦览者繦属。十六日,女儿相将作小姑戏。患疮痣者,并于是夕团艾为炷,灸县署前石狮,名为“疗疾”。然亦有验有不验者。”

这些史料里的年俗由来已久,有的仍在沿袭,有的已久失传。

现在我们这些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已经算是老人了。但我们懂事的时候,正是“破四旧、立四新”的时候,旧的传统风俗都视为“封、资、修”之物被尘封起来。所以,知之甚少。

年纪再往上的人也很少有说全的。

其它的,比较好理解。唯这“十六日,女儿相将作小姑戏”一头雾水。咨询多友,终无详知。

有位资深老博山说是“演五音戏,五音戏原称周姑子戏”,这说法还真有点牵强。若要是演戏,也应该是吕剧《小姑贤》呀?再说,五音戏不过近百年的历史,而且早先的“姑子”应该是指尼姑。

从字面上理解,相将:意思是相随,相伴。作戏:意思是作戏法;做游戏。作耍,开玩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查阅历史资料,正月十六,各地有“走百遍,去百病”的习俗,尽管活动形式不太一样,但内容基本相同,时间也是在正月十六前后。

有首诗曰: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六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头风。

诗中的“走百病”,又称丢百病、游百病、走桥、走三桥、转三桥等是旧时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的一种以妇女为主体的避灾禳解活动。

每当正月十五之夜或十六上午,妇女们梳妆后,各拿一只平时煎药用的瓦罐,结对出游;如果上年内这药罐正在用,照例还得把吃剩的药铒或药渣之类也放在罐内带着走。

出游的路线都是事先选择好的,从出门到回家,沿途必须走过三座桥梁,过桥时便把携带的药罐纷纷扔进河里。俗信以为这样便可以确保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倘若去年有病未愈,或家人正患病在身,则疾病亦随之祛除了。

游走百病的风俗,起自宋代,到明清两代盛行。元宵节期间,长年关在家中的青年妇女,可以上街观赏花灯,而且不要家中成年男子随行。她们走过三座桥梁,才算讨了吉利回来。

那些平时很少能见到青年妇女的后生小伙,此时也趁机跟随妇女转三桥,大有亲近妇女的意味。

对此俗,明人邓原岳有诗描绘道:邀来女伴转三桥,歌舞丛中落翠翘;归去春闺愁不寐,更无肠断似今宵。只是后来,转三桥又增添了丢药罐的内容,由祈求吉利而生发出丢罐祛病,应是顺理成章之事。

在淄博当地,有的地方也有“女儿过了十五回娘家之说”。

过了十五,婆家的亲朋好友都招待完毕,年也忙的差不多了。已婚女儿开始回娘家,尽一下孝敬父母双亲的义务。此时,女儿可以在娘家多住些日子,做了一年的媳妇又恢复了“女儿”身份,在娘家无愁无忧地好好天真浪漫一下,和闺蜜姐妹开心玩乐,娘家人会格外款待她。

综合以上分析,“十六日,女儿相将作小姑戏”应该是:

正月十六,女子(已婚女子也恢复女儿身份)相携外出踏青,一来是放飞心情,二来可以“走百遍,去百病”。

要不,怎么会有“集龙泉寺,登南城”和“夕团艾为炷,灸县署前石狮疗疾”的记载呢?

以上分析和结论不知是否成立?还请各位博山民俗专家和“老博山”给予指正。

(文中部分关于博山民俗的叙述,来自徐传国先生的《忙闲中期盼来年好运》,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