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中华文化?传承最广泛的,除了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的汉字,中国的汉字起源于古代商朝,通过象形文字演变而来,从甲骨文到大篆、再到金文、籀文、小篆,乃至隶书、草书、楷书。从繁体字到简体字,中国文化一直在更进,但一直不变的,便是从小背到大的诗词古文。那么为什么文化传承改进多年,诗词古文却一直存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到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话一直贯穿着我们的人生,古人就精简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多彩的世界,简单的一句话,就将农民辛苦劳作的场景表现出来,将读者带入其中。

且诗词看起来精简,但文字与文字之间理解起来也十分不易,词与词之间的关联、押韵和配合,题目的精简,五言和七言的区别,更便显出一首诗歌写出来的不易,如若不是知识渊博,如若不是人生阅历丰厚,也难以写出惊为天人的诗句。这便是李白为何被称作“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的原因。

再谈起从初中到高中,从中考到高考,一直都在考的古文、文言文,对语文不好的同学来说,简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文中夹杂着的代名词,就连王室死亡和平民死亡都有不同的词语表示。

君王至高无上,享有种种特权,连“死”也有专称,除“崩”外,还有“山陵崩”、“驾崩”、“晏驾”、“千秋”、“百岁”等。一般官员和百姓死亡,则称“殁”、“殂”、“千古”、“殒命”、“捐生”、“就木”、“溘逝”、“作古”、“弃世”、“故”、“终”等。父母死后。孩子们则讳称“孤露”、“弃养”,长辈去世则婉称“见背”。佛道徒之死,说法更多,如“涅般”、“圆寂”、“坐化”、“羽化”、“示寂”、“仙游”、“登仙”、“升天”、“仙逝”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文字精简,但翻译起来十分费劲,同一个古字代表好几个现代汉语之义,“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翻译”是老师讲过最多的话。

但尽管诗词古文如此繁琐,却始终在传承,不为别的,只为记住先人的智慧。在如今白话满天飞的时代,如此精简的语言,已经是少之又少,只有能沉下心来对古文进行研究,才能真正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可以看到,“抖音”“快手”如今已经成为热门APP中一员,短视频的时代,已经到来了,碎片化的记忆,让越来越多的人沉不下心去做一件事。

可以看到,越来越少的文化传承者,越来越多的为物质文化遗产,时代在进步,但先人的经典不能忘。古诗词和文言文仍然是高考语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信只要坚持传承,中华文化的宝藏就不会被忘记,古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就会一直传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