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初看《甄嬛传》看的是热闹,九年后再刷看得不仅仅有热闹,还有对人生的反思。
细细品味《甄嬛传》,第一集就释放了很多信息,很值得玩味。
皇帝经过九子夺嫡之争,历尽千辛万苦奋斗得到的江山社稷,得到隆科多和年羹尧的大力支持。皇帝当然重用二人。
但是皇帝刚登基不久,朝政不稳,需要日理万机治理朝政。太后关心儿子,前来探望。
母子二人的聊天记录却大有深意,为后面剧集做好了铺垫。
01
太后关心儿子的身体健康,带着新做的小吃前来探望加班加点工作的儿子,情理之中的事情,无可厚非。
可是太后身边的姑姑却独独对皇帝说,太后拿来给皇帝吃的小菜是隆科多大人从扬州给太后弄来的酱菜,比三必居的爽口。
皇帝只顾着吃,什么话也没说。是皇帝只顾着吃没听到吗?当然不是。你看皇帝的脸色还似有不悦呢。
这时候姑姑还对等候在侧的敬事房公公使了一个眼色,让他赶紧出去。这是太后和皇帝母子之间要私聊的节奏,闲杂人员等出去。
你说太后送吃的给儿子就送呗,干嘛提到隆科多?为什么皇帝不迎合,还有不悦呢?
原来这是给后面的剧集做铺垫,隆科多那是太后的青梅竹马。
你说皇帝怎么能愿意亲娘和隆科多再眉来眼去,余情未了?这不是打皇帝的脸吗?堂堂一个皇帝,还要找后爹?他能高兴吗?没怼过去就不错了。
隆科多虽然助他夺得皇位,但是这不能是和太后眉来眼去的依仗呀?工作是工作,感情归感情,一码是一码。
皇帝小时候曾经亲眼见过太后被隆科多牢牢地抱着。他的皇阿玛可是天子!他也是天子!这能不给他留下阴影吗?
隆科多和太后之间不管是真情流露,还是余情未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绝不允许自己的皇额娘跟别的男人有染,这不仅是对他爹的侮辱,也是对他的侮辱。
天下男子除了他皇阿玛,没有别人能有资格做他爹,所以隆科多必死无疑。
后来朝政稳定,皇帝除掉年羹尧以后,就开始打起隆科多的主意。
太后还一再求情,皇帝不仅不接受,还直言:“杀隆科多不仅仅是为了儿臣,也是为了保全皇额娘的名声”。
太后知道他这是要狡兔死,走狗烹。但更令她惊讶的是,他发现了自己与隆科多的私情。
毕竟爱情在皇宫里是不存在的,只有利益之争。
没办法,为了儿子,虽然太后万分不忍,但是还是一杯毒酒送隆科多上了路,最后他死在了她的怀抱。太后感叹:“哀家首先是太后。”
02
帝王家的生活不是那么随意的,就连太后去看儿子,和儿子聊天也不是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含义的。
毕竟高层领导都很忙,再说政权不稳,需要再接再厉地工作,做出业绩才行。
太后自然也不会去耽误儿子的宝贵时间,她看望儿子是真,探探皇帝心中隆科多的事情也是真。
对于老人来说,最关心的还是孩子问题,再说了皇家子孙还关系到江山社稷的未来。
太后提到皇家最要紧的就是要开枝散叶。
可是太后提到后宫嫔妃只说到了皇后,端妃,齐妃。说她们年纪都不小了,后宫需要招纳新人,给皇家绵延子嗣。
华妃也是后宫的嫔妃,可是在提及绵延皇家子嗣的事情,独独没有提到华妃。
在这里就为后面华妃不能生育做下了铺垫。
华妃专宠六宫,却又不能为皇家绵延子嗣,所以皇后希望皇帝能够招纳新人。同时太后也希望新人能够和华妃平分春色,而不至于一枝独秀。
这是太后和皇帝母子二人的私聊,毕竟他们已经把闲杂人员都驱逐出去了,华妃不能怀孕的事情,只有他们母子二人知道,是不能公示于众的。
也只有傻乎乎的华妃,还满怀期待地等着自己怀孕呢,谁让她是年羹尧的妹妹呢?
华妃因为哥哥而被皇帝宠着,但不爱。表面上让她协理六宫,帮助皇后,实则是为了让她找到存在感,安抚她哥哥继续为皇家效力。
可怜的胖胖华妃,一直被皇帝和太后蒙骗,他们母子不仅给她喝下滑胎药,还常年送她掺有麝香的欢宜香,毁坏她身体根基,让她终生不能怀孕。
这在第一集就给出了剧透。
你看母子二人聊天,聊的虽然是家事,但更是国事。每一字每一句都不是废话,都有含义。
皇帝喝了太后的一碗汤,太后传递了三层意思:一是隆科多的问题;二是皇帝需要为国家考虑,绵延子嗣,所以要选秀。
同时也剧透出华妃的命运结局,太后对华妃一是不让她怀孕;二是要选秀女与她平分春色。
可见太后是一面安抚华妃,一面极为打压华妃。这也说明华妃的结局好不了。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热闹,编剧的故事情节。当你再次刷剧的时候,你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