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谷雨天(成都退休中学教师)

思想潮专栏作家

来源 | 思想潮

我这里谈到的教师薪酬,主要是指公办学校——尤指公办的中小学教师薪酬。

现在的公办学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体制内按编制举办的,这是主体。还有一类是所谓的“改制”学校,即是说,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人员(仅指有行政职务者)是教育当局指派,非行政人员教师则是招聘,不占编制。

薪资待遇目前大体上优于编制教师,但劳动强度很大。不过这部分学校在各地所占比重总体很小。所以,我们主要探讨占编制的公办学校教师薪酬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教师薪酬体制太复杂

教育发达程度高的国家比如德国吧,有国家办教育的传统,私立学校不仅不占主流,而且连支流都谈不上。中小学教师都是公务员,在中产阶层中属于中等偏上。其薪酬结构非常简单,教师薪酬具有很大吸引力。

德国中学教师一年的税前薪酬大约是45000欧元,约合人民币36万。薪酬结构中,除了基础工资外,教师的教龄是影响薪酬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没有职称级别的差别,自然也不存在职称工资。

另外,结婚与否和育有子女的多少也会影响薪酬。同等教龄下,结了婚的薪酬会高于单身的,有养育子女的高于丁克的,养育子女多的教师薪酬高于子女少的,如此等等。

而国内就要复杂很多了,本文限于篇幅,仅略叙之。教师有与学历文凭挂钩的岗位(职称)工资(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每一等级内又分成若干级次,如中级分为10、9、8级,高级分为7、6、5级,正高级分为4、3、2等等......

第二部分是工龄(教龄)工资,但最为奇怪的是,对一个教师至关重要的教龄津贴,金额上却微乎其微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第三部分是“绩效工资”,这部分因经济区域的不同、政策制定水平、理解执行水平的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有点儿类似于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年终绩效因行政区域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一样。有的区域甚至会有巨大差距。

另外与(在职)薪酬相关的还会有区、市、省评定的“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等,也都与实际薪酬挂钩。

另外还有地方性生活补贴,这也因区域不同而有差异或巨大差异。

除了上述与教师薪酬有关的因素之外,在极少数的“国家级”、“省级”“示范”校的高中(尤其是语数外)教师,还可在高考之后的论功行赏中拿到数量不菲的现金奖励(少则七八千、几万,多则十来万不等)。

但这仅限于“优质生源”和“优质师资”集中的名校(参见拙作《时至今日我们还在“病态”中前行——公办教育断想》。不过这对广大教师来说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如果想知道某一区域详尽的教师薪酬制度,那就直接咨询教育局的人事科吧,只要他(她)愿意回答你,你肯定能得到最完整、最详尽、最具体的解答,而且在你满意之余,还能感受到教师薪酬构成要素的复杂性、专业性,甚至——“深奥性”。

如果你进一步问还有没有除数据以外的考虑,比如这样问:“为什么要把教师薪酬构成搞的这么复杂呢?回答大致会是这样的:为了吸引更好更优秀的人才愿意做教师,为了激励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想当老师,当好老师,当优秀老师,当名教师等等。

说了这么多,其实依然没有说清楚教师的薪酬究竟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不是我不愿意说,还真轮不着我在这里说,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确很复杂。

读者想要知道的话,完全可以在网络上——比如百度,比如教育部网站,都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有关教师薪酬构成的大政策表述。当然,即便查找了有关资料,也未必能弄得清楚,因为教师的薪酬除了国家大的政策、与地方财政状况相关的政策外,还与学历、教学能力、教学成绩相关,

有时,或者有些学校甚至于与教师的人脉也会有脱不开的干系。比如在有的学校里,教什么班——实验班还是普通班,住读班还是走读班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实际收入,而你能教什么班,也许取决于你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也许还包括你与有权对教学作出安排的人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复杂为哪般

本文这里探讨的重点并不是教育人事薪酬管理部门制定并罗列的有关工资构成的条款。本文想谈的问题是:教师的薪酬构成为什么会如此复杂?为什么在教师薪酬构成中,教龄津贴这个世界各国(尤其是教育发达国家)教师薪酬中所占比例很高的因素,在我们这里会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原因何在?

这一直让人很费解。应该没人特别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吧。可是我们教师的薪酬结构成分确实不简单,的确很复杂。

复杂而繁琐的职称评定制度与复杂的薪酬构成是相辅相成的,而这种机制的施行往往造成教师之间矛盾重重,校长们为职称指标的僧多粥少更是焦头烂额,每年学校都会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职称“战争”中。

曾和一位在教育局担任过负责人的朋友聊到过为什么我们要把教师的薪酬结构弄得那么复杂时,他的回答耐人寻味:

“只有把教师的薪酬结构弄成等级阶梯,教师才有一个努力奋斗的方向,也只有搞许多职级、荣誉、活动的评审,并在薪酬中有所体现,教师门才会有学习目标和上进的动力。”

可以对上述表述给出解释的是:假定教师们普遍都是懒惰的,不敬业且并非出自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而选择做教师的,所以必须要用金钱上的物质上的东西和精神上的东西进行双重刺激(激励)。

另外,当时我漫不经心地说了句:恐怕还为了好管住教师吧。

他笑而不答,良久回答一句:我可没有这样讲啊。

其实,放眼各行各业,大凡和体制相关,似乎薪酬构成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各种评审各种荣誉各种等级充斥其中,和教育如出一辙,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学校医疗单位,不管是地方国有还是中央国有概莫能外。人事管理部分倒是省事了(其实图一时省事只会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但是教育事业、学校、教师的特性却被五花八门的荣誉等级评审以及复杂的薪酬制度淹没了。

从教育的特性出发,从教师职业的本质看,中小学教育是不应该将“竞争”纳入其中的。既不宜搞“竞赛”,更不应该弄评优评先进之类的活动。

教育是一个心灵沟通另一个心灵的事业,容不得教育本身之外的任何功利性动机掺入其中。把争取职称、头衔、荣誉带入教育,的的确确是将教育引入急功近利歧途的最主要动因。

但我们依然乐此不疲,依然把这种极端功利主义的做法当作激励教师、管住教师的法宝。

是否为了“管教师”暂且不论,把薪酬结构弄得等级、层级错综复杂,在教育实践中真的可以激励教师们敬业吗?如果的确如此的话,我们的教师一定是世界上最敬业——不——唯一敬业上进的教师!发达国家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早该垮掉了,

据我所知,假与发达国家基本上没有初、中、高、正高级、特级、学科带头人、名师工程之类的“激励机制”,也没有在教师中评优秀先进等等,他们的教师是靠什么东西激励起来的呢?

这兴许值得好好研究吧。仅凭一句“国情不同“”特色“什么的,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吧。

让老师安静地教书育人

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们自己的国情特点,其实完全可以把教师薪酬构成简化,不仅可以使教师薪酬趋于合理,成为广大优秀高校生择业的主选,更有利于激励教师确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

当好教师,当优秀教师成为从业自觉,而非现在这种口号光鲜实则功利的“竞争”、“拼搏”,甚至勾心斗角,互相拆台。任何一位真正有教育情怀的校长,恐怕都不会想到只有教师们你争我夺才有利于管理吧。

一个尊重老师的评价体系,应该逐步取消目前官僚化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真正意义上做到:尊重教育、尊重学校、尊重教师,别再让教师们为了争职称、头衔、荣誉窝里斗了。别再把并不适合教育领域的五花八门的评这选那移植进教育园地。

让学校真正成为教师们安顿心灵的处所,让学校真正成为老师们的精神家园,让教师们安静地、尽心尽力地教书育人,从而使广大教师真正从“养家糊口”到“事业”,再到审美自己所从事的教师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思想潮,与30万智者一起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