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昨天就延迟退休相关问题作出回应,再度引发了人们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延迟退休"四个字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瞬间成了"热搜"。无论是正面临退休的60后,还是70后、80后的“打工人”主力,甚至刚刚入职的95后,都迫不及待地各抒己见。从人社部的回应中,大家都感觉到,这一次,"延迟退休"是真的要来了!

按照人社部副部长游钧的说法,延迟退休势在必行。当前我国退休年龄总体偏低,不但不适应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还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

有人猜测,推出延迟退休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养老金制度承压。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从40岁上升到77岁,这意味着,老年人领取退休金的时间越来越长,领取的总额也将越来越多。由于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是现收现付型的,本质就是代际抚养,儿子交钱父亲拿。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维系依赖于缴费的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上加霜的是,老龄化时代年轻"少子化"渐成趋势,导致新增就业者不断较少。久而久之,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比例就越来越大,过去是5比1,今后可能演变为2:1。这种情况下,现收现付压力就更大了。

要解决这一问题,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实践来看,还可以通过提高在职人员的养老缴费率、降低老人退休金、加大公共财政补贴等方法。不过从我国国情来看,延迟退休或许是最有实操性的方案。

那么,要平稳有序推进延迟退休,主要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目前还有哪些难点亟待解决?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鲁全表示,目前全社会尚未就延迟退休形成共识,部分人群对其中的具体措施还不够了解。尤其是我国情况较为复杂,不同群体对此都有不同的诉求。比如,男性和女性之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之间,都有不同的心声。因此在研究延迟退休方案时,要充分估计改革对不同群体产生的影响,尽量兼顾不同人的需求。在研究设计具体实施和配套措施时,应尽可能地兼顾统一性和选择性,给予老百姓"弹性"选择权,运用政策工具引导自愿延长,做好配套措施稳定就业市场。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金梅 董亚欢 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