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自嘲》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法等协约国战胜了同盟国,为了纪念这历史性的一刻,英法等国纷纷造碑纪念。

北洋政府作为协约国的一方,也在当时的北京中央公园树了一块碑,碑文为“战胜公理”。

面对当局者这样的行为,鲁迅不禁发声讽刺。这样的牌坊立在法国和英国的公园里不知怎样,可立在中国,真是不可谓不稀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权更替,鲁迅对国民党派的不当行为也是极尽刻薄之能事。这样的话被当权者听到不能不派人去抓他,鲁迅见此形势,撂下一句:你们要抓周树人,找我鲁迅做甚。

鲁迅着一身长袍,却没有一般书生明哲保身的庸懦。读书人和文人到底有几分的不同,后者总带着几分狂气,李白如此,鲁迅亦是如此。

李敖也是,李敖被称为狂才,对鲁迅的文学造诣颇有微词,称自己才是中国白话第一人。

李敖也看不上鲁迅的“横眉冷对”,之所以鲁迅能够安然无恙还能在文坛获得如此崇高的地位,李敖说只是因为得到“光复会”的缘故罢了。这是文人相轻?还是事实如此?

家道中落,年少知世态炎凉

古越之地,江南水乡,风水总是养人的。浙江绍兴就是一块这样的风水宝地,也是鲁迅先生的故乡。鲁迅,“鲁”者承母亲鲁瑞之姓,迅是他另一个笔名——“迅行”的第一个字,鲁迅本姓周。

1881年,鲁迅生于周家,作为家中的长子,自然是被优待的,取名樟寿。周家系士大夫之后,明代正德年间,从湖南道州迁居于此,经过十几代的代代相传,虽不如从前那般繁荣,也总保持着世家的家风。

鲁迅先生从小守着严谨的家规,也有些贴心的保姆照顾,上着最好的学堂,闲时逗逗小蛐儿,还有几个玩耍伙伴儿,这样的童年生活是惬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切要归功于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周福清一生刻苦,终于官居翰林,他自己也觉得不负祖上所托,在有生之年光耀了门楣。

不过当时的周福清已经年事已高,一旦自己离世,家族的荣耀就后继无人。周福清的儿子周伯宜,也就是鲁迅的父亲,虽然中过秀才,却是举人无望。

科考将至,周福清听闻乡试的主考官是殷如璋,正是旧相识。为了儿子的前途,周福清不惜铤而走险,想用一万两白银为儿子买得一个举人,不料东窗事发,最后落得个科场舞弊的罪名。虽然周福清未被判处死刑,可惜仕途尽毁,周伯宜一病不起,周家从此一落千丈。

这以后,鲁迅没有了给他买山海经的长妈妈,却有诬陷他偷东西的衍太太。没有了从菜园到学堂的蹦蹦跳跳的欢乐,只有为了父亲的病从当铺到药房的来回穿梭。

大概只有闰土还是他的玩伴吧,不过这也抵挡不住鲁迅先生对故乡人事转变的厌恶。父亲的误诊离世更加重了他的想法,于是他结束了自己童年,离开了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改名树人,弃医再从文

离开绍兴的鲁迅先生,他十五岁,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也就是这个时候,没有了周樟寿。这个乳名,连同他的稚嫩,被丢掉了。

取而代之是“周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苗木成材之路漫漫,亦如他的人生之路。

鲁迅从水师学堂离开,进入铁路学堂,再是弘文学院,因为记着父亲的离开,记得给父亲诊病的陈医生,那个误了自己父亲生命的陈医生,22岁的鲁迅先生来到日本仙台。

鲁迅选择了医学专业,怀抱着一种热忱也怀抱着一种遗憾,他渴望得到救死扶伤的良方。身跨药箱、切脉问诊、妙手回春,病人点头感激,医生摆手致意。

鲁迅以为自己会过上那样的日子,同时向记忆里的庸医宣战。不过一场电影改变了他,这是他此生难忘的一个场景。

电影里,刽子手的屠刀砍向中国人的脖子,电影外,留学生们欢呼雀跃。看到这“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场景,鲁迅心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场电影让鲁迅先生医学梦碎,来日本学习的时候22岁,现在的他29岁。本来鲁迅应该用他所学,去迎来他的而立之年,不过此刻他选择把七年寒窗扔在一边。

口诛笔伐,文坛一杆枪

鲁迅觉得中国人民是病了,但病的不是身体,而是蒙尘太久的心。要唤醒人们沉睡的心,需要的不是手术刀,而是一根鹅毛笔。

不过,仅仅靠文字来传播思想毕竟是有限的,那时候,中国人民识字的并不太多,文言文又太过晦涩难懂。传播需要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新文化运动推行白话文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需求。

有革新者,一定是有循旧者的存在。学衡派就是这样一个反对的声音,他们调侃推行白话文的胡适,你的名字应该叫“到哪里去”吧。

这样的局面需要一篇白话文,一篇优秀的白话文,既然提倡了文学革命,就要拿出优秀的白话文作品去说服众人。

鲁迅在这个时候被钱玄同委托承接了这份任务,1918年4月,《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上,鲁迅这个名字也迅速被人们所熟知。

《狂人日记》是对学衡派的反击,内容则是对封建文化的有力反抗。狂人是那个等待被吃的人,也是鲁迅自己。只有剥皮般的经历写出来流血的文字,才能唤醒国民迷醉的心。

随着白话文逐渐推广,《新青年》也逐渐站稳脚跟。鲁迅投稿的文章不再像以前一样遍地开花,而是有了一个发表的主阵地,鲁迅和胡适也因此结缘。

之后,鲁迅发表了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吃人血馒头的《药》,还有买茴香豆的《孔乙己》。于是有了一篇篇文章组成的《呐喊》,这呐喊的震动却不仅止于读者,还直指当权者。

七年后,胡适走向议政之路,鲁迅走向民间。道不同,不为谋,分道扬镳后的鲁迅拒绝胡适的任何示好。这种高傲,与胡适颇有交情的李敖自然对他不会太有好感。

此后,鲁迅先生开始写作《藤野先生》,《范爱农》与《记刘和珍君》。这些文章组成了《朝花夕拾》,这里鲁迅先生捡起来的是最平凡者的故事。

诗人骚柔,文人狂妄,鲁迅是后者,他的狂只表达在对敌人的不屈。底层人物的辛酸与悲喜,鲁迅先生刻在心里,流于笔尖。“俯首甘为孺子牛",先生鲁迅为何能够斡旋于政治斗争,又能够全身而退,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