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法国大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对于这句话,人们最寻常的理解是:“你的观点我赞成与否不重要,我所看重的是,任何外部势力,都不能剥夺个人表述观点的权利”。

而出于对“说话的权利”的维护,人们往往陷入了一种悖论,即:别管我说了什么,也别管我说得对与错,总之表达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剥夺。

显然,这意思是说:怎么说话是我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无独有偶,生活于英国文艺复兴晚期的文学家、诗人、政论家弥尔顿,也曾就“自由”阐述过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弥尔顿的自由观认为:

1. 人生而自由

2. 人民有罢黜国王和官吏的自由权利

3. 真正的自由掌握在有德之人手中

4. 自由之路曲折艰难,并且一旦失去就不易再度获取

无论是伏尔泰,还是弥尔顿,关于自由,都有着颇为宏大和达观的阐述与定义。

如果说“自由”一词一直以来都促使人在自我解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么时至今日,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和运用,却似乎远到了毫无边界,且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的地步。

例如,近日某女大学生参加漫展过程中真空上阵,不仅当众撩裙摆拍,更因照片污秽被广为流传而被相关机构以猥亵公众罪被起诉。

但该女生竟然以“我在公众场合的穿着如何,与其他人无关;不穿内裤并不违法”的言论回应起诉,思维漏洞之大,态度之嚣张令人瞠目。

且不说该女生年龄太小,思维和辨识能力不足,仅观其在漫展上不穿内裤却撩裙拍照的举动,就实在难以成年人、清醒者的标准,去界定她的行为。

因为,参加漫展的成年人,目的不外乎商业洽谈合作,即使拍照也是穿戴整齐;其次,但凡头脑清醒者绝对不会在没穿内裤的前提下,当众撩裙,而且目的还是只为让男友捕捉自己的身体魅力。

女生青春年少,自然不以露肉为羞耻。但其“我穿不穿内裤都不犯法”的言论,却异常刺耳。

按照伏尔泰、弥尔顿的观念来看,女孩还真没说错:人天生自由,我说得不对但是我有说话的权利和自由。这种思考逻辑表面看来没毛病,但细心思虑一下就知道她这是在偷换概念,逻辑混乱。且这种混乱逻辑往往建立在以偏概全的认知基础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女孩知道法律并没有规定该如何穿衣,所以她不犯法,这一点上,她是对的。其次,女孩刻意忽略的,是法律发挥作用的场所和情境。

众所周知,任何法律条文,都是针对特定环境下,人的特定行为制定的。当人在特定环境之下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那就必然会触犯法律,就会违法。

比如女孩在漫展这样的公开场合公然撩起裙摆,这一行为尚属正常不违法;但是当她公然裸露身体,就是对公众的视觉污染。从法律角度来解释就是对公众的公然猥亵。

至此,她所谓的穿衣自由就彻底被自己的行为终结。

所以,所谓自由,所谓的穿衣自由,并非是毫无条件和限制的。

女孩的确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若表达的观点是错的,则她这种言论自由,本质上就是虚伪,就是狡辩。当一个人刻意忽略“自由”,只为自己的行为狡辩时,我们对这个人的定义就确凿为:智商掉线,非蠢即坏。

近年来,女性“穿衣自由”不断被提及,也不断招惹事端。

有女性夏日清凉着装(上身比基尼式吊带,下身清凉短裙),被部分男士指责为“不检点”、“故意引诱男性犯罪”;而女权主义者便以“女性拥有穿衣自由”进行还击。

原本,“穿衣自由”是女性针对男性污蔑和色情化女性日常着装的一种还击,是对女性自由着装权利的一种正面捍卫。却不知从何时开始,穿衣自由被某些女性矮化,公然拿去为自己在公众场合的情色着装做挡箭牌。

面对这种情况,对于那些污名化“穿衣自由”的人和事,公众舆论的态度和辨识是非常清楚的,相关法律条文也规定得明明白白,社会舆论和主流价值观层面,从来不曾给这样的社会风气以滋生壮大的机会。

客观来说,净化社会环境,就必须从这些小细节开始,并且是人人有责的。

因为若没有人对漫展女生公然露肉的行为加以鞭笞和指责,那么这群尚在花季,春心萌动的青少年就会以为自己的行为并无不妥,自己如何着装始终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而与整个社会环境,和其他人毫无关联。

一旦青少年形成这种只顾自己,而不考量他人和社会感受的心理状态以及判断力,那么日后在其他行为上,他们会表现得更为自私,更会因为对社会观念、社会秩序的不熟悉不了解,而犯下一连串错误。

所以,从漫展女大学生的不雅举动,以及其被起诉后大言不惭地回应来看,该女生完全不具备社会性,不仅误解了穿衣自由,更是对自由所涵盖的真实涵义和范畴知之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种对社会规范和传统习俗的稀薄认知,极大程度上来自个人修养和学识的欠缺。不管她是何种专业的大学生,至少就本次事件来看,其行为修养和道德意识都极其稀薄并低下。

而纵观漫展这一商业展会,参加并聚集的多数为青少年群体,这一群体普遍意识形态超前,并以挑战传统和破坏习俗为荣,有些青少年更沉溺于漫画人物形象不能自拔,甚至以过漫画中人物形象的生活为乐趣。

这些幼稚而又偏执的行为和意念,更让他们脱离社会现实,容易做出和说出惊世骇俗的事和言论。

究其深层次原因,还在于这一群体过于沉溺网上意识形态,从而自动忽略现实社会对他们的秩序和法律要求,从而形成了“自由就是自我行为绝对正确”的畸形观念。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