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觉得学英语难,老外觉得学中文更难,而给老外教中文,更是难上加难,咱们留学生出国点菜是“this/that one”,外国朋友用中文点菜则是“这个,那个”,下面跟着学霸君一起来看看给老美教中文,是种怎样的体验吧!

文|LJJ

From 不正常留学实验室

微信号:LABUNIQUE

是的,我以前做过中文课助教。

在做助教之前,我曾经碰到过一个老美,他撩起袖子给我看胳膊,问我这个纹身好不好看。

我定睛一看,上面写了个巨大的汉字——“贱”

我连忙说好看好看,老哥指着胳膊:这字中文啥意思?

我想了一下,说:嗯,这个字你要拆开来看,左边这部分是“钱”的意思,右边这部分,是“很少”的意思

当然,下半句我还没来得及说,老哥就开心地冲出门把妹去了。

后来我去给学校的中文课当助教,会很认真地备课,并告诉学生们每个字句的用法。但后来带他们去中餐厅吃饭,点菜时他们也好像只会说“这个”“这个”

我问他们,上节课professor不是才教你们怎么点菜吗?一个白姐姐说是的,上节课教了“猪肉”“鸡肉”“面条”“米饭”

我看了眼菜单,上面写着“台式卤肉饭”“茄子肉丝饭”“川辣口水鸡”“重庆牛油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个学生很积极,拿着菜单跟川菜馆小哥说:你好,我想要yee(一)个红烧屁股。

服务员愣了一下,看了眼菜单:你说的是红烧排骨吗?

“对,我想要yee个红烧屁股。

后来有一次自由对话课,学生要和助教用纯中文对话3分钟。

我问面前的这个学生:你是大一的新生吗?他说:对。我问:喜欢学中文吗?他说:对。我又问:为什么喜欢上中文课呢?他说:对。

我问:我刚刚都问了你什么呀?他说: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学中文的老美,他们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会说——

不过也好,至少不打肿脸充胖子。

其实也怪不了这帮学生,据我所知,有些教材真的编得很离谱。

有个日本学生说,她在日本上的中文课,课本长这样——

我后来上网查了查,更离谱的是俄罗斯的课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韩国的课本——

这么对比一下,美国的课本算是有良心的——

不过,这些中文课本现在都已经作废了。学校统一用的是professor自己编的lecture notes,北大中文系博士,品质有保障。

做助教久了,我发现中文里很多表达难以用英文翻译。最常见的就是:“红队大胜蓝队”“红队大败蓝队”,为什么赢的都是红队?“哪里哪里”究竟是一个谦辞,还是一个询问词?

有一节课教的是“女性称呼”,上课前professor特意嘱咐我们,不要让学生搞混了“姑娘”和“姑妈”,这是一对中文教学者们永远绕不开的词

虽然我的学生也发出了相同的疑问,但我还是靠“姑娘 = GN = good night = 你会对姑娘说的话,姑妈 = GM = 通用 = 你姑妈会开的车”的理论,让学生记住了两者的差别。

在上中文课的学生里,除去那些混学分的中国留学生以外,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华二代,家里依然保留说中文的习惯。

有一个湾区的华二代男生,说小时候妈妈会教他中文,还会考他田字格里的字怎么念,但他很会耍鸡贼,他会照着田字格上面的拼音去读,基本能蒙混过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个喜欢踢足球的墨西哥小哥,中文水平很高,不仅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叫“顾小北”,还能在国画中一眼认出谁是刘玄德,谁是曹孟德,谁是张翼德。

当时顾小北在追求一个北大交换生,北京女孩,因为两人经常一起看曼联的比赛,就相互产生了情愫。

表白前,顾小北写了一面硬笔书法信做情书,送出去前还来找我校对。

我仔细看了一眼,说真的很好,你就这么送吧,她会答应你的。

小哥非常满意,离开前问了我一句:你应该不是北京人吧?

我说我不是北京人,怎么了?

“因为你的普通话说得不是很标准。”

当晚,顾小北发了条朋友圈,配图是两只握着的手,和顾小北写的全汉字的信,那封信最后一句话叫:窈窕淑女,君子好球。

建国盛世。

当然也不是每个华二代都爱学中文。

那个学期的课快结束的时候,有个华二代学生找我聊天,说:这门课真好,应该让所有的ABC都上才对。

我说你喜欢就行,不过别人也有择课自由。

学生说,她曾经有一个很好的华二代闺蜜,后来两人逐渐疏远了,再次见面是她们同时考上了同一所大学,闺蜜才把当时的故事告诉她。

当时,闺蜜的妈妈转嫁给一个ABC。这个ABC爸爸不让她和别的华人朋友玩,“because we are Americans”

闺蜜家有一个异父异母的妹妹,每天放学回家,她会一脸高兴地对她爸爸说:Dad! I made a new Caucasian(白人)friend!

然后这个ABC爸爸就会表扬妹妹,问她最近没有跟那几个中国朋友玩了吧。

“No I never hang out with Chinese friends.”妹妹沾沾自喜。

ABC爸爸听了很开心,给了妹妹50美金零花,拍拍她的头说“good girl”。

听完这段故事,我觉得有些惭愧。21世纪了,为什么还会有中国人看不起自己。

后来我就没再做助教了,不过在学校里遇到以前教过的学生,还是会帮忙看看作业,用中文聊聊天。

听说那个只会在点菜时说“这个,这个”的白姐姐,后来都会在课上用中文介绍如何做一道地道的麻婆豆腐了而那个写硬笔字的墨西哥小哥,也为了他的女朋友申请交换去了北大,还订了婚。

回想起这段做助教的时光,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些学生都很自信。

知道自己发音不标准,知道随时有可能会说错话,知道在点菜的时候只会说“这个,这个和这个”,但每当遇到中国人的时候,还是会非常努力去说,甚至会用很蹩脚的中文说“不要跟我说英文”。

于是又回想起刚开始留学时,遇到老美不敢开口说话,被点名发言时支支吾吾,生怕说错哪个词就会被群嘲的自己。

其实完全没那么可怕,因为你听见他们说中文的时候,不会觉得他们很糟,只会觉得他们很厉害。反之亦然。

算了,不鸡汤了,只希望以前的学生看到这篇文章时,不要只给我回一句“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