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起寿光,首先想到的就是蔬菜。历经30年的发展,寿光蔬菜产业也由“普通化”向“高精尖”转变,如今在国内很多大城市,“寿光蔬菜”已成为高端蔬菜的代名词。农业产业转型、蔬菜稳产稳供、农民致富增收的背后,离不开当地的农技专家队伍,他们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为种植户答疑解惑,为蔬菜生产保驾护航。

下午三点,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李光聚接到了菜农的咨询,随即乘车赶往圣城于家村的蔬菜种植园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年,李光聚就是园区里的“常客”,种苗定植、施肥打药、落蔓、薅果...每个环节他都没落下。

于家村是寿光的城边村,2018年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3位村民入股。初衷就是走高端、打品牌,三年来,李光聚也多次到园区进行指导,制定了标准化生产方案,可在方案实施之初,却遭到不少农户的质疑。

圣城街道于家村党支部书记高象鹏说,“他们都说亩产3万斤的市场性番茄,现在改成水果番茄,亩产不到1万斤,这样价格和人家同样价格的话,卖不了以前三分之一的钱。”

圣城街道于家村菜农说,“当时担心啊,当时换了高品质的番茄品种,如果卖不上高价,老百姓损失很大。”

圣城街道于家村菜农说,“2020年卖到了每斤15元—17元,不够采摘的。”

市农业农村局李光聚说,“我们寿光的菜应该是转型做品牌,注重质量,做品牌和质量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

李光聚自1993年莱阳农学院种植业专业毕业后,一线坚守在农业一线,田间地头、办公室、家“三点一线”就是日常的行动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蔬菜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职业农民不可或缺。如何培训职业农民?从哪些方面着手?也是讲师团成员李光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忙完菜农咨询后,李光聚又急匆匆地返回办公室,准备明天职业农民培训所需的课件。

在农业领域28年来,李光聚见证了寿光大棚从一代到七代,再到智能化的“蔬菜工厂”的跨越;种植模式由传统的一家一户零散种植到规模化,再到标准化的转变;蔬菜生产由抓产量到抓质量,再到品牌的塑造......寿光蔬菜发展历程中,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每一个新品种的推广都是靠像李光聚这样的农技专家嘴皮子磨出来、腿杆子量出来的。

市农业农村局李光聚说,“作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还是希望更多的菜农加入到高品质蔬菜的种植中来,也通过种植高品质的蔬菜创造更高的效益,带动寿光蔬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通过镜头,我们看到的只是李光聚工作的一部分,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而李光聚也只是寿光农技专家日常的一个缩影。从1989年寿光发起 “绿色革命”,播下冬暖式大棚的火种至今,已经过去30余年,目前共有蔬菜大棚17.3万个,年产蔬菜450万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先进的科技,离不开菜农的辛苦劳作,更离不开农技专家团队的辛勤付出。

来源:寿光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魏平、任杰

责编:七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