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四大工作并努力成为合伙人的,是极少数同事的终极目标。

前阵子才注意到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20年9月公布了2019年度综合评价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

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的数据统计中增加了一项内容叫“执业超过5年且年龄在60周岁以下的注册会计师数量”。

统计的数据让我有些惊讶,原来在四大里工作,考过CPA考试,并且工作5年以上,且在60岁以下的从业人员才不到500人。

后来想一想,这只是一个口径内统计的数据。实际在四大工作的超过5年的并且在60岁以下的,应该还有不少人,比如管理咨询条线、财务咨询条线和税务法律条线的专业人士们。

当然,还有极少部分没能考取CPA执业资格以及压根儿不想考的人员。

不过即便如此,中注协统计口径下的这类人员还是少的可怜。

不由得联想到在四大工作并努力成为合伙人的,真的是极少数同事的终极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伙人组成的合伙企业

在说说这个极少数人终极目标的话题之前,先聊聊什么是特殊普通合伙。

四大的前身大部分都是起源于英国,后来经过不断地兼并、合并、倒闭、拆分才形成当今的四大。

最早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在英国法律体制下的国家或地区都是以个体户的方式起家的,属于小本经营。咱们都能从事务所的名称中找到它的所有者。

比如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中的Deloitte,就是其创始人之一的William Deloitte,早期从事会计工作,后来在伦敦设立Deloitte办公室。

其次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中的Price,是创始人之一的Samuel Price,他也是在伦敦开始了他的会计师生涯。

再如安永——Ernst & Young中的Ernst,是俩兄弟创始人Alwin C Ernst和Theodore Ernst在美国合伙创办的会计师事务所。

最后毕马威——KPMG中的P,即William Barclay Peat,他曾经在Robert Fletcher & Co.从事会计工作,通过迅速地学习和成长后,成为公司的领导人,并更名公司为William Barclay Peat & Co.。

后来随着业务扩张的需要,四大开始发展合伙人,成为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实质上是个体企业的汇总。

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之间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并以此成为一个法律体系。

同时合伙人自身的单个法律体的责任依然存在,所以它具有单体分别承担责任且彼此之间互相连带的法律义务。

由于注册会计师组成的合伙企业是提供诚信服务的,因此,会计师执业是在对自己的行为操守和知识能力负责的基础上“出售”供人们信赖的专业意见。

所以注册会计师以合伙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向客户作出承诺:注册会计师用个人的全部财务资产做担保,向客户保证注册会计师会坚守诚信和履行专业职责。

特殊普通合伙,特殊在哪里?

很多人不太理解这个制度的名称——特殊普通合伙制,到底是特殊的呢?还是普通的呢?其实,准确的说法应该叫“特殊的普通合伙制”。

“特殊普通合伙”企业的前提是所有合伙人都是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

因一个或数个合伙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时,需要确定是哪一个或者哪几个合伙人对“故意”或“重大过失”负责任,其余的合伙人则被归类为无过错合伙人。

有责任的合伙人必须对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

无过错的合伙人则仅以其在合伙企业的出资金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特殊就特殊在这里!

成为合伙人的基础

在开篇时候我说,在四大工作并努力成为合伙人的,真的是极少数同事的终极目标。

倒不是因为大家惧怕承担无限责任,而是在事务所工作过程中,能不能熬到合伙人很难说,更何况在通往合伙人这个台阶的道路上,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首先需要好身体。

按照一般事务所内部的晋升机制,前两年叫初级审计员,也就是学徒,Associate们。

其次就是三年的高级审计员,Senior们。

然后是三年的经理,Manager们。

最后是四年的高级经理,Senior Manager们。

算一算上面这就做满12年了,得有好身体,才能熬得过。

之后的路,能不能成为合伙人,那就是要看造化了,也就是福份。

其次需要好专业。

在12年的工作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接触客户、了解行业,深入学习和掌握会计和审计等专业知识,才能找到清晰的定位并且给自己“赋能”。

在四大里工作其实也有弊端,就是学习发展的路径太窄。

就拿审计条线来说吧,大家都知道大类的行业都有哪些,例如金融、地产、能源、通讯、制造、服务等等。

每一类客户都是在其领域深耕多年的,虽然会计准则总是不断迭代,但客户的业务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在四大从小朋友做起,需要在客户的业务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想要学得更深更广,很有可能需要长期在一个领域工作和发展。

凭借好身体,才能不断赋能自己,成为金融业、地产业、能源业、通讯业、制造业、服务业的专家人士。

然而,当成为某一类行业的专家人士的时候,再想换赛道,成为另外一类行业的专家人士,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以前客户更侧重业务,对于会计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还能与事务所的人员平等沟通。

后来客户越来越懂会计了,因为他们需要通过会计来反映业务的结果,所以需要既懂会计又懂业务的专业人士来服务。

对于新换赛道的人员来说,即便非常熟悉会计准则,也未必能服务好客户。

就拿我自己来说,5年服务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也只是在信贷业务和报告层面略知一二,然后再用5年时间服务另外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才能深刻理解客户的业务和发展。

可即便如此,对于在银行工作20年,甚至是30年以上的行业专家们,也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最后需要好人缘。

即便有了好身体和好专业,距离成为合伙人还有一定距离,那就是好人缘。

前面说过,合伙制下大家需要找信得过的人员成为自己的合伙人,也就是合伙人们要有共同的文化和精神认可,虽然这些有些虚无缥缈,但好人缘是实实在在的。

在提名候选人的时候,华北、华东、华南和华西的审计条线、咨询条线和税务条线都有着自己储备的力量——她/他们都是熬过了13年且有着明显的专业优势的精英人员。

但各个业务条线的领导还要用长远的眼光看是否有足够的业绩来支持,所以不是熬过了多少年,有明显专业优势的都能够被最终提名。

说白了就是提名了谁,能不能给事务所带来一定量的额外业绩。

真正投票那些被提名候选人的时候,是超过全体权益合伙人2/3票数才行。(好像是这个比例,具体不记得了)

全体权益合伙人包括不同地区的审计条线、咨询条线和税务条线的合伙人。

想一想,这些人有着自己条线和地区需要支持的候选人,要得到她/他们的认可,至少不能让她/他们中的人“讨厌”你或你的支持者吧。

相比这,那些都是浮云~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小圈生活之(ID:Big4sHiNer),作者趙耀。原文标题《 职场篇:成为合伙人需要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