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弱国的悲哀与愿望

很久没推荐过好看的军事电影了,今天来了。

也是“得益于”疫情吧,感觉今年的军事类电影是真的少,国内的就不说了,是哪几部大家也都清楚,国外其实也没出几部。

今天推荐的这部,是一部由美国人拍的关于伊拉克特警的的电影,名字叫做《血战摩苏尔》。美国人拍伊拉克特警,是不是显得很诡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也没办法,你伊拉克人自己拍不了嘛。

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也确实跟美国人有关。首先影片是根据一个美国战地记者的报道改编的,这哥们在解放摩苏尔战役中,全程跟踪报道了伊拉克尼尼微省的一支特警部队如何在被毁的家园中猎杀“伊斯兰国”(ISIS)恐怖分子的过程。摩苏尔是伊拉克北部尼尼微省首府,也伊拉克第二大城市。

其次,这支特警部队是由美军在伊拉克战争后训练的,目的是让他们配合美军抓捕高价值目标。在ISIS出现之前,他们已经与该省的各种恐怖分子和犯罪分子战斗了多年。

并且战斗力很强。

2014年6月,一小支ISIS部队从叙利亚的基地攻入摩苏尔,驻守的3万多伊拉克部队匆忙撤退。但是,尼尼微省特警队的80名队员在摩苏尔酒店却顽强抵抗了4天。第五天,恐怖分子将装满炸药的油罐车撞入旅馆,炸死炸伤28名队员,他们才被迫撤退。

撤退的特警队并没有灰心,而是重新集结起来,继续同ISIS战斗。2016年伊拉克政府军发起解放摩苏尔的战役后,特警队也参与了战斗,并在重新夺回摩苏尔后,负责维持治安。不过,当时伊拉克虽然声称占领了摩苏尔,但实际上还有不少的地方有ISIS的残余势力,并不太平。

电影讲述的就是在这期间发生的事。

1

大背景交代完了,再来讲讲这部电影为什么值得看(含剧透)。

《血战摩苏尔》的导演是马修·迈克尔·卡纳汉,大家对这个名字肯定很陌生,其实他之前是个编剧,这还是他的第一部导演作品……

但别急,这个人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僵尸世界大战》他就是编剧之一。而且《摩苏尔》的监制还是罗素兄弟,这哥俩就不用多介绍了吧,顶级好莱坞商业电影人,《美国队长》2、3,《复仇者联盟》3、4都是出自他们之手,商业大片是信手拈来。

▲罗素兄弟

但《摩苏尔》却与这三个人之前的风格截然不同,选择了独立电影的基调。

首先在演员的选择上,没有用任何的大牌,而且用的都是中东和北非裔的演员。为了突出真实感,演员们全片都是在用伊拉克的阿拉伯方言对白。

虽然选址并不是在伊拉克,但美术指导专门在摩洛哥西南部的马拉喀什搭建了一座废墟城市,使拍摄现场看起来十分真实。查了一下这个美术指导,叫菲利普·艾维,参与过《指环王》《第九区》的美术搭建,因此相当靠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中的摩苏尔

▲现实中的摩苏尔

演员们到达片场后,还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军事训练营,每天就是学习武器和战术。军事顾问是一个叫Tiger swan的专业团队,成员都是来自美国、法国等世界各地的前军事精英,也是相当专业,。

首席军事顾问就是他们娱乐副总裁,查了一下他的履历,前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成员,海湾战争中的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9·11之后打击塔利班的持久自由行动,还当过警察局长。

这哥们指导过的另一部电影,是去年上映的《惊天营救》,就是锤哥跑到印度救人的那部,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军武之前的文章《》。

▲电影中的尼尼微特警队形象

因此在《摩苏尔》中大量的巷战和CQB战术场景,十分真实。在为了真实而做了各种准备后,电影还采用了手持+沉浸式的拍摄手法,战斗场景的镜头都会有些摇晃,从而更加突出了真实感.

区别于好莱坞商业大片恢弘和劲爆的场面,真实才是独立电影的一个特点,这种细节上的真实在影片中确实也比比皆是。

▲在中东市场很受欢迎的56-1式冲锋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NDM86

▲娴熟的小队配合

▲简易自杀式无人机炸弹

2

而对于本文的标题中有“锄奸队”这个词,有人会纳闷,锄奸队不是中国才有的名词吗?

影片中确实有一个细节,让特警队看起来特别像锄奸队。电影开始没多久,特警队救下跑到废墟中抓捕恐怖分子的警察卡瓦后,队长贾西姆少校拿出一个清单就开始询问卡瓦的名字,看看他有没有在清单上,如果在的话,直接割喉。

由于尼尼微特警队按着这种方式斩杀了太多的ISIS恐怖分子,所以被ISIS恨得咬牙切齿。

ISIS在抓住一般的伊拉克军事人员后,都会给予他们“脱巴”的机会——“忏悔”并倒戈加入“伊斯兰国”。但对待尼尼微特警队却不一样,特警队员被抓后会直接被处死,因此尼尼微特警队也是唯一不给与“脱巴”机会的队伍。

贾西姆按名单清除叛徒,也有真实的背景存在。沦陷后的摩苏尔,由于很多警察的亲属并没有来得及撤出,就被ISIS逮住之后会被作为要挟的工具,很多警察因此都叛变了,这些叛徒就是特警队清除的对象。

2017年,一名年轻男子被怀疑是ISIS恐怖分子,在被特警队成员抓起后遭到殴打和讯问

问完了名字,贾西姆又问卡瓦有没有因为“伊斯兰国”失去过家人。

贾西姆这么问,目的很单纯,是想收卡瓦进特警队。如果卡瓦的家人被ISIS杀害过,那么他就有强烈的复仇愿望,从而不会轻易向恐怖分子屈服。

那他为什么会在战场上吸收一个素不相识的警察加入队伍?

这也是特警队的悲哀之处,因为他们执行的是一个不被伊拉克军方和美军认可的任务,这个任务是什么,影片开始并没有交代,只是埋下了伏笔。

既然任务不被认可,那么他们就是抗命行事,也就没有官方提供的弹药补给、人员补充、空中和火力支援了。因此随时随地搜罗弹药补给和补充人员就很重要。

而在现实中,虽然特警队的进攻积极性很高,愿意接受其他全副武装的正规部队所拒绝的任务,但他们真实的处境却比这更惨,相关报道中是这样描述的:

“该部队很小,缺乏后勤支持;没有人给他们带来粮食、水、弹药或其他武器,更不用说增援部队了。他们没有自己的医生、情报人员、机械师、工程师或炸弹技术人员。他们没有炮火支援。特警队中没有人能请求空中支援。各个军事部门的美国顾问似乎都不知道该部队的存在。他们没有救护车,这意味着他们必须专门腾出一辆战车运送伤亡人员。特警队的悍马车对自杀式袭击毫无用处。这些人没有头盔,其中大多数人穿着没有防弹板的防弹衣。”

他们是一支不被认可的孤军,深入废墟之中执行一项他们认为很重要的任务,从这点看,他们又挺像“敌后武工队”的。

▲相比伊拉克黄金师这种精英部队,特警队简直就是乞丐。等等,这迷彩是不是眼熟?

就这样,21岁,刚当了两个月警察的卡瓦加入了特警队,而在这之前,坊间盛传特警队已经被消灭。

▲贾西姆和卡瓦

虽然卡瓦是主角之一,影片的主视角也是卡瓦,通过他的所见所感将整部电影串联了起来,但他只是一个推进剧情的工具人。在我看来,队长贾西姆才是电影的灵魂人物。

首先,贾西姆的原型之一,特警队上校雷扬·阿卜杜拉扎克,现实中两个弟弟均被ISIS杀害,父亲的家被炸,姐夫被杀,妹妹在婚礼上也被暗杀。

他与ISIS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事实上,队伍中的几乎每个成员都与ISIS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家人死的死,散的散,甚至有的还被迫成为ISIS成员的性奴。

▲曾被当作性奴的伊拉克女人

ISIS除了会大规模的组织性侵,为了奖励ISIS战斗人员,还会强迫妇女与他们“结婚”。其中,与伊拉克军队和警察有关联的配偶,是重要目标。

既然大家都互相仇恨,那就仇恨到底。

写到这,大家也就知道了特警队为什么会跟ISIS死磕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家国情怀。

特警队的队员们,都是尼尼微省人,看着昔日的家园沦为废墟,怎能不心痛。

为了表现这种家国情怀,影片也用了一个细节——队长贾西姆几乎每到一处都会下意识地去收拾屋子,将垃圾捡到垃圾桶里。

这个细节出现了三四次。起初我还不是很明白,导演为什么会安排这么个多此一举的细节。

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我终于理解了贾西姆捡垃圾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感情——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导演其实是想通过这么一个细节,以体现饱受战争之苦的伊拉克人民,重建家园的迫切心情。

但在最后一次捡垃圾的时候,贾西姆被恐怖分子设置的诡雷炸死,其实他清理的是ISIS留下的色情书籍

这是影片最漂亮的一个隐喻,在精彩的战斗场面中间,插进了一段同样精彩的文戏,从而让整部影片的主题得到升华。

而在影片的最后,特警队执行的任务也终于揭晓,原来只是为了营救一名队员沦为ISIS恐怖分子性奴的妻子和女儿。

这种任务,上头不会关心,美军也不会关心,只有自己人会关心。

卡瓦在与队员交谈的过程中,也终于知道了队长的良苦用心:因为年轻人可以有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孩子,代表我们能以更快的速度重建城市。

明白任务的来龙去脉后,卡瓦平静地提议再去营救另一名队员的儿子。

影片到此也戛然而止。没有合家欢式的结局,也没有多么悲情。

有的只是弱国的无奈,以及小人物为了拯救家人和重建家园的不屈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