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球化的新能源汽车浪潮下,有失败后再次征战的车企Fisker,亦有嗅到商机的代工厂商富士康。二者的结合,在车市竞争愈发激烈残酷的背景下,是抱团取暖亦是相互成就。

2月24日,富士康宣布和美国电动车公司Fisker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透过"Project PEAR"(Personal Electric Automotive Revolution)项目,打造Fisker品牌的电动车产品。项目初步规划,富士康与Fisker共同开发的全新级距车辆产品,预计在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年产量将超过25万辆,目标市场范围包括北美洲、欧洲、中国大陆和印度。

再次回归的Fisker

在美国最初的电动车市场中,有两个品牌最为人们所熟知:特斯拉和Fisker。这两家公司均接受了来自美国能源部数亿美元的汽车工业贷款,但如今却分别处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地。

2003年创立的特斯拉经过18年的发展成为了如今的电动车龙头企业;2005年成立的Fisker 则在经历高光后于2014年被破产拍卖,中国万向集团将其收购并改名为Karma。不过其创始人Henrik Fisker在拍卖时保留了Fisker的品牌名,2016年Henrik Fisker带着Fisker的品牌名再次回归,摇身一变成为美国造车新势力。

2020年,Fisker通过与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旗下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达成"反向合并"协议,在纽交所"曲线上市"。上市成功后,Fisker将IPO中筹集的超10亿美元,全部用于推进该公司首款量产车型Fisker Ocean的开发进程。

在开发过程中,Fisker并没有选择建立工厂,而是将生产外包,采取了与代工厂合作的轻量级运营模式。首个合作对象是同样为宝马、戴姆勒、等车企代工的零部件制造商麦格纳,二者于去年10月份结成联盟,并将在麦格纳奥地利格拉茨工厂生产Fisker Ocean。

至此,Fisker的发展路径已然清晰,首款量产车型Fisker Ocean由麦格纳代工生产,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上市销售;第二款车型与富士康共同开发,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Fisker两款车型分别与两个大型代工厂商合作,欧洲市场依靠麦格纳,中国大陆、印度市场可以依托富士康。不过已经经历过一次失败的Fisker又为何能得到"代工皇帝"麦格纳、全球第一大代工商富士康的保驾护航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回归后的Fisker虽然与特斯拉的辈分差了一截,但其此前与特斯拉互为竞争对手的经历,使得Fisker在造车新势力中,更像是一个战败后再次回归战场的将军,而不是初出茅庐的士兵。

其次,Fiske的车型均由创始人Henrik Fisker亲自操刀,享誉全球的宝马Z8敞篷跑车、阿斯顿·马丁DB9参数图片)、V8 Vantage均是其作品,这也使得Fisker在备受业界期待的同时,成为如今造车新势力争夺战中的优质对象,尤其在目前的富士康眼中更甚。

陷发展瓶颈,富士康急需转型

自1988年投资中国大陆以来,借助走量低价的竞争策略,富士康一路高歌猛进,截至2019年在中国大陆设有1个总厂、44个分厂,从北方的沈阳到南方的深圳,从东边的上海到中部的成都,遍地都是富士康工厂,累计员工超过120万人。

不过,随着中国近几年代工业务的崛起,富士康在大陆的地位也并不像原先那般无可替代。手机市场,为小米、iPad2020代工的比亚迪,在2019年凭借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获得了超525亿元的营收,一跃成为大陆最大的代工厂商;仅次于富士康的世界第二大手机代工厂。全球最大的AirPods无线耳机制造商是来自深圳的立讯精密,曾以近4000亿元的市值超过了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

另外汽车行业里,2012年便切入汽车电子、通信业务的立讯精密,未来也将成为富士康的强力对手。按照目前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占其总业务量的70%来看,如果继续放任这样的变化发展下去,富士康的代工龙头地位很有可能会被撼动。

随着市场竞争者的不断增多,富士康的发展瓶颈也随之而至。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财年,富士康净利润下滑11%,跌到1153亿台币,连续第3年下降。同时,富士康近几年的营业毛利率、营业利益率、净利率均呈下降状态。

进入2020年,富士康的情况并没有好转。疫情及其引发的全球经济停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子产品的需求,推高了富士康等上游生产商的成本。叠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红利下,手机、互联网巨头纷纷下场造车所指向的风口,都表明当下的富士康急需转型进入汽车行业,以获得新的增长点。

值得一提得是,富士康早在2005年便开始涉足汽车行业,但其此前的汽车业务并未真正放量,直到2020年富士康MIH智能电动开放平台推出后才初具规模。2021年初,富士康陆续与吉利、拜腾建立了包括合资企业、整车代工生产等不同形式的商业合作模式。

由此看出,富士康目前采取的战略是利用自身强大的产品组合来扩大代工规模。不过汽车行业的代工需求主要来源于造车新势力,而随着现有造车新势力经过不断的淘汰到如今的趋于稳定,实际上留给代工厂商的选择并不多。因此在Fisker与富士康进入对方视线的那一刻,或许就已注定了此次合作的成功。

造车与通讯新势力的相互成就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Fisker对于追求完美产品的坚持以及勇于创新的理念,正契合鸿海在电动车领域的想法,我期待双方的伙伴关系将能创造极大的市场潜力。"

公开资料显示,Fisker与富士康都致力于在传统汽车行业中创造新价值,希望打造一种能够跨越既有界限的电动车,结合最创新的技术服务和完美的设计产品,提供物有所值的组合,同时兑现其创造世界上最具可持续性车辆的承诺。

据刘扬伟介绍,富士康进入电动车产业,也代表了通讯行业的新势力。未来电动车时代是得三电系统得天下,富士康进军电动车有两个主要优势:第一,是优异的上下游供应链管理经验;第二,是过去40多年来积累的电子工程能力及硬软整合能力,可以帮助现有及潜在的汽车品牌商加速创新、高效的制造流程。基于富士康的成产能力,预计Fisker新一代量产车从概念到量产只需要花24个月的时间,比传统造车需要的时间可减少一半以上。

而此次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后,富士康和Fisker将建立多个工作团队,聚焦在设计、技术、工程和制造等领域。同时,双方预计在2021年第二季度底前完成协商沟通,并正式签署合作伙伴协议。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