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唏兮

随着一步步地前行,中国已经从之前默默无闻的小国发展成现今规模最大的,各方面都均衡发展的工业强国,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科技上,又或者是在军事上,中国都已经逐步实现了对西方国家垄断的打破。但我们终究还是起步晚,和人家差了好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经验,所以中国在很多方面仍旧还是处于被“卡脖子”的状态,例如航空发动机和研制芯片必不可少的光刻机。如今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超燃冲压发动机已经成功实现了首飞,那么光刻机领域现在发展到哪一步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发动机,发动机基本是所有武器装备都需要的动力来源,可以说,发动机是中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心脏”。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就是航空发动机,作为一直像风筝一样漂浮在天上工作的军机,发动机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控制风筝在天上飘的那根线,如果线断了,风筝自然也就跌落了。同样的道理,如果发动机的问题不能解决,那么军机就没有办法空中飞行。而且,如果发动机在飞行途中出问题,我们又不能像汽车一样在半路检修,所以发动机的可靠性非常重要,因此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发动机的研发对设计和材料等方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与此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足够的时间。就拿我国“太行”涡扇-10发动机来说,从开始研发到最后给歼-20的配备使用,我国总共花费了40年的时间,投进去了几百亿的资金才实现了现在的高水平“太行”发动机。首先从时间问题上来说,航空发动机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花费时间的操作,即使是技术一流的美国,改进一款现有发动机也需要几年的时间,更何况是零基础的我们呢,自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再从工业基础上来说,我国工业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可以说航空发动机的一切研发都是从未知中摸索过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如此艰难,但是我国的航空发动机还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除过歼-20军机装备的涡扇-10升级改造之外,我国的新一代超燃冲压发动机也已经实现了首飞成功。之前,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表示,某组合动力发动机首飞成功,其中所谓的某组合动力发动机其实就是超燃冲压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某些技术应用已经领先于西方水平,那既然航空发动机已经逐步实现了突破,同被卡脖子的光刻机是不是也实现了技术突破呢?

光刻机是研制芯片的重要设备,是不可替代的必需品,所以论起重要性,两者相差不大,但要说起难易程度,还是要属光刻机的“魔鬼”。摩尔定律表示,光刻机平均每两年就会升级一次。其中原因就是芯片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所以作为制造芯片的必需品,光刻机就必须紧跟芯片的脚步进行更新换代,要不然马上就会被淘汰。这也是导致我们分光刻机技术一直没能实现领先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是受“瓦森纳协议”的限制,中国因此只能长期购买中低端产品,导致中国的芯片技术弱于荷兰等芯片强国。不过,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了完整的芯片制造工艺,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加紧研制和超前研制,如此才能实现领先,但是相比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来说,光刻机还是稍显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