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历史上,赵武灵王算得上是一个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了,他发起的“胡服骑射”改革使得使得赵国成为名噪一时的军事强国,对当时已经偶露峥嵘的秦国产生很大的震慑和压力。据说赵武灵王为了见见名闻天下的秦国宣太后和秦昭襄王,扮作赵国使者的随从入秦宫。但是,他的优秀很快就出卖了他,强大的气场,得体的言行,深刻的见解,敏锐的应对,很快就让宣太后他们觉得这个随从不是常人,可能就是他们最为忌惮的赵武灵王,想要抓来消除后患。可惜灵机的赵武灵王却早一步潜回赵国了。

可见,赵武灵王是一个多么有胆识、有能力、有远见的人,但是,这么一个优秀的国君,最后却并没有死在本该属于他的舞台,比如说政治和军事上,而是出乎意料地被他的亲生儿子给活活饿死了!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赵武灵王在这其中又犯了哪些重要错误?我们当下的历史爱好者又应该从其中去反思一些什么呢?我相信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的人,是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赵武灵王真是能人

“胡服骑射”的改革其实不并只是一场军事改革,而是一场综合的政治改革。改革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赵武灵王集权了;二、赵国南北融合了;三、赵国军事实力显著提高了。战国时代是一个兼并时代,所以赵国在有了欺负别人的能力之后,自然也不会闲着。先是把一直以来仗着齐国和燕国的支持,卡在自己国内南北之中的“钉子户”中山国给灭了,完成了领土和文化上的南北统一,并扩大了版图,增强了实力。而面对北边的燕国、东边的齐国,西边的秦国、南边的韩、魏,赵国前所未有地强硬起来了,不服就干,反正我赵国谁也不怕。

在一连串的军事行动中,赵武灵王检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成果,赵国强大的战斗力也让赵武灵王的国际威望空前地高涨,隐隐成了东方六国的抗秦领袖(苏秦的合纵就是以赵武灵王为领导核心)。一般地,一个人经历了磨难和隐忍并最终取得了地位和成功之后,是很容易自鸣得意的。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会有“暴发户心理”。但是,赵武灵王其实一直控制得还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赵武灵王就没有因为自己打了几场胜仗,就真正觉得赵国天下无敌了,他能清晰地意识到秦国才是他最大的威胁和对手,虎视眈眈的秦国不容许他太得意忘形。所以,赵武灵王在位三十年,并没有漫无目的地穷兵黩武,而是先解决自己的国防安全问题——赶走北方的游牧民族,然后拔掉插在自己胸口的刀——中山国,让国家真正统一。然后敲打一下那些以前不太开眼的国家,告诉他们自己现在不是好惹的。最后把主要方向锁定在“抗秦”上。

可以说,赵武灵王是一个思路非常清晰,眼光非常独到,性格非常沉稳,能力非常突出的一个国君,赵国在他登基前其实就是一个随时可能分裂的二流国家,在他的带领下,才逐渐成为军事强大、民风彪悍的一流强国的。

如果赵武灵王晚年不犯一些低级错误,他是战国中后期,唯一有可能改变“秦并天下”的历史格局的一个国君。为什么这么说呢?除了上面说到赵武灵王的眼光和能力,再举一个例子:

赵雍八年,赵与楚魏燕韩组成五国联军攻秦,惨败,被函谷关挡回来了。转年,三晋联军再度攻秦,又惨败,赵最惨,被杀八万,割两郡求和。

也就是说,赵武灵王早期也是打了败仗的,而且都是败在秦国手里。一个人经历失败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不去思考、不去总结。赵武灵王就从这种失败的经历中明白一个道理:从崤函一线往西打秦国,根本没戏,毕竟人家的地理优势摆在那里!要打秦国就必须转换思路,从东往西不行,就只能从北往南打了。

但秦国北边是游牧民族的势力,也就是有人帮秦国守着国门。而且这帮看门狗有马,跑得快,还真不好解决。但是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也是以骑兵为王,所以赵国很是果断地赶跑了胡人这根搅屎棍,占领了秦国北方的榆林地区,给秦国制造战略威胁。但是,赵武灵王也并没有着急动手,而是如开篇所说的,亲赴秦国实地考察。可见,赵武灵王是一个多么有胆识又稳重的实践家。

这么一个有能力、有水平的国君,让秦国著名的宣太后和秦昭襄王都感觉到坐立不安。但是秦国的担心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赵武灵王从秦国溜一圈回来之后,不过三年便被活活地饿死了。这无疑是历史的一个大大的遗憾和反思。

赵武灵王并非完人

历史有时候很生硬,但有时候又很有趣。比如我们说历史上英雄配美女的事情,到底是英雄爱美女,还是美女爱英雄?又比如我们说自古红颜多祸水的事情,到底是红颜本身就是祸水?还是红颜被人变成了祸水?英雄和美女的事情是一言难尽的,但是英雄和美女衍生了很多历史转折点却是不争的事实。比如英雄一辈子的赵武灵王也没有走出“英雄难过美人关”的历史阴影。

某年某月某日,大约是春天,赵武灵王做了一个春意盎然的美梦,梦里有一个满面春风、顾盼生姿的姑娘。赵武灵王感觉自己遇到爱情了,醒来也忘不了那个姑娘的容貌,于是就跟自己几个手下说了这事:“你说巧不巧?做个梦还能遇到爱情!但它还真这么巧!”臣下吴广一听,赶紧说:“你说巧不巧?还真有这人,这人就我女儿孟姚!但它还真这么巧!”

可想而知,赵武灵王和孟姚这一对梦中情人很快就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了,赵武灵王离死亡之路也近了一步。因为赵武灵王因为爱情,相信缘分而不相信理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武灵王对孟姚(因为是吴广的娃,也叫吴娃)百般呵护,封她做了王后。没几年之后,这对梦中情人又有了她们的爱情结晶——王子何,即日后的赵惠文王。红颜薄命,孟姚又过了几年就撒手人寰了。痛失真爱的赵雍伤心欲绝,犯了第一个大错。顺便说一下,孟姚这个女人很聪明,因为跟赵武灵王关系好,反而她不大跟赵武灵王提要求。因为要求提得越多越不值钱,对谁都一样。一生不求人,偶尔求一下,人家还真不好拒绝。

孟姚临终前求赵武灵王立他们的孩子为太子,伤心过头的赵武灵王居然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要是赵国此时没有太子,赵武灵王这个行为也没什么,就是有点不合礼制而已。关键是赵武灵王早已经立他和韩国公主所生的王子章为太子了。

这就意味着赵武灵要“废长立幼”了。如果原太子没什么能力和势力,或者干了什么缺德事,这都好说,关键人家王子章一直中规中矩啊,啥都过得去啊。而且不是让人家竞争失败,而是先立后废,这性质又不一样了。不过赵武灵王凭借自己强大的个人威望,还是很顺利地把王子何扶上了太子之位。然而,一年后,赵武灵王又干出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为了巩固太子何的地位,防止前太子和一些老臣不服,他居然直接把王位传给了太子何,自己做起了“主父”(太上皇的意思)。

这件事的政治风险性有多严重,大家等一下就能看到。我只想通过这件事告诉大家:不要再去调笑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了,男人犯傻起来一点都不比女人高明。而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其人性上的弱点,英雄如赵武灵王也不例外。

赵武灵王终是凡人

赵武灵王从一个英明的君主变成一个糊涂的父亲,很多人觉得这很荒唐。其实这在我们生活中是很普遍的,可以说我们大多数有多个孩子的父亲都很难一碗水端平的,因为人性之中天生就有这种亲疏感觉。而且,感情本身就是很不理智的,所以它容易被转嫁,容易被寄托,比如说睹物思情、爱屋及乌等。

但是,正是因为感情本身就是不理智的,所以我更需要保持清醒,学会用理智去控制它,因为任何泛滥没有原则的东西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赵武灵王对梦中情人和王子何的偏爱就是这样的,毫无节制,毫无底线。

你可以深爱着一个女人,为之神魂颠倒,为之痛不欲生,但是你得明白什么事是你可以为她干的,什么事是不能随便答应她的。赵武灵王这种盲目地为爱发电、为爱买单的行为值得我们思考。

你也可以偏爱某一个孩子,毕竟人没办法做到绝对公平。但你不能把偏爱当全部,你不能因此就不管不顾其他的人感受,更不能把自己的全部一次性全部交给他,赵武灵王显然把偏爱当成了溺爱。

你也可以为你的孩子尽能力去铺路,去帮他站稳脚跟。但最后的方式绝对不直接捧,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培养,让他具备一个当国君的能力,告诉他如何当好一个国君,远比直接把他捧到国君的位置更合适。

其实,赵武灵王还有一点做得相当不好,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你铁定心思要传位给王子何,那么其实就应该打压他的潜在对手,比如前太子章。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是消除不了的。

可是,赵武灵王在最应该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考虑问题的时候,却选择作为一个凡人、一个父亲的身份来考虑问题。他传位给太子何之后,又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大儿子王子章了。经常象征性地补偿王子章,给点权又给点人。这就搞得下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赵武灵王到底是什么意思了?不知道该怎么站队了。而且本来最应该感激赵武灵王的太子何心里对他也有怨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顺便解释一下,王子章这个人可是颇有能力的,简直就是翻版的小赵武灵王。不光屡立战功,还颇有声望。一个既有能力又有声望,而且还有血统优势的哥哥(比太子何大十岁)会让太子何心里产生什么样的不安是可想而知的。

赵武灵王为了补偿前太子章——这个曾经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又给他单独搭建了一个班子(像李渊对李世民一样),先是封为安阳君,然后派田不礼辅佐他。还经常和他住一起以示亲近,王子章的待遇和太子何几乎一样。

赵武灵王以为这样的“公平”能让两个儿子和睦共处,却把事情越搞越砸。因为很多事情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你与其去表面维持公平,还不如不公平得彻底点。

当赵武灵王还自以为英明神武,沉醉在一个“慈父”的角色当中时,我们熟悉的政治斗争逻辑告诉我们了,一场腥风血雨的争斗已注定无法避免了。这一切的主要原因自然还是出自赵武灵王,因为有些人注定就不能做一个平凡人,不能以平凡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赵武灵王作为一国之君,他就不能纯粹基于一个父亲的角色去考虑问题。即便他想当好这个父亲,他也得先当好这个国君。

赵惠文王才是狠人

赵惠文王四年,赵武灵王雍打算把代郡分给王子章,让他也称王。这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个事,你一方面让二儿子当家长,一方面把家产往大儿子家里搬,没事也会变有事。赵武灵王的亲密战友肥义表示反对。因为肥义不光是赵武灵王上位时的功臣,后来赵武灵王为了巩固赵惠文王的位置,把这个足智多谋、功勋卓越的老臣也拨给了他,实际上此时的肥义已经成了赵惠文王的老师和心腹。

肥义把这个事告诉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便开始深居简出,由心腹将领日夜保护安全,明显准备干事了。那些赵国的宗室老贵族一听到这个消息,纷纷通过肥义和赵惠文王取得联系,表示坚决拥护他的英明领导(因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时候严重地伤害了他们)。

然后,肥义让这些心腹和贵族拿着赵惠文王的兵符去城外集结兵力,随时准备起兵勤王。同时让赵国宗室贵族赵豹坐镇邯郸,不许放进一兵一卒。肥义自己则负责行动的总策划和总指挥。

赵武灵王慢慢也发现一些风吹草动,不对劲啊,以前那个孝顺恭敬的儿子不见了,好像自己身边都是刀光剑影的了。赵武灵王特别愤怒,但他又能如何呢?赵惠文王用来对抗自己的力量不都是自己给他的吗?而且给得彻底,自己自保的能力都没有了。

聪明的赵武灵王还是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以到沙丘(今河北邢台,秦始皇也死在这个地方)选墓地为名,让赵惠文王与王子章一起随行,准备来一次反攻。

大家都心知肚明,也都去了。到了沙丘后,爸爸和老大住一块,老二单独住一块。大家各自行动吧。王子章和他的谋士田不礼的意思,是先杀了赵惠文王,再控制赵武灵王,正式登基;赵惠文王和肥义是准备把父亲和哥哥一网打尽;赵武灵王的想法是让两儿子互相干,最好是老大把老二干死。

田不礼奉命(赵武灵王的令符)去请赵惠文王到主父宫议事,可是赵惠文王那边早有准备,肥义代替赵惠文王来了,并约定到了时间没见自己回来,就直接发兵强攻。王子章见只来肥义,直接杀了,又派人去请赵惠文王,并交代,如果他不来就直接动手。赵惠文王早有准备,于是杀了使者,率军包围主父宫,与公子章和田不礼及其党徒展开激战。

很快,赵惠文王原来准备的援兵也赶到了,这场战争已经没有悬念了,公子章与田不礼战败,田不礼逃往宋国,公子章败退到主父宫,赵雍纳其进入。

赵惠文王不置可否,手下的人都明白了,直接攻破主父宫,杀了王子章又退了出来,可不能让老板背上弑父的恶名。然后,死死地围住主父宫,不给粮食不给水,看你靠着里面的存粮能活多久。前后过了三个月,估计赵武灵王被饿死了,赵惠文王才打开宫门进去为其父收尸,并象征性地通告全国,痛哭流涕,举国哀悼。

英雄一世的赵武灵王就这样被饿死了,赵国在内斗之后,也实力受损,彻底无法抗衡秦国。

感言:我们都是俗人

赵武灵王聪明吗?能干吗?有地位吗?有良心吗?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赵武灵王都是我们当代心目中的成功人士,他对两个儿子,对曾经的爱人都是心中有爱的。他没有道德瑕疵,忠于爱人的托付难道不对吗?两个儿子,一个代表曾经的自己,一个代表自己的希望,都有理由去爱,而且父爱本身就没有所谓的应该不应该。但是,他有逻辑错误,他没有完全弄清楚自己的角色,他不光是一个父亲,也是一个政治角色,爱得盲目、爱得自以为是,到最后爱也就变成了一种伤害。赵武灵王是一个可爱又可悲的父亲。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滚滚红尘中的看客,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角色,要明白事情的逻辑所在,每个人都不可能在底线和上限两个方向无限延伸。我们不能轻易突破底线,也不可以试图超越上限。中庸之道的精髓其实也在这里,你像赵武灵王,如果在两个儿子之间,不爱得这么极端,不爱得这么混乱,他自己、两个儿子、赵国、整个历史,都一定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爱,并不意味就是盲目的成全!我们现在很多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觉得要给就给孩子最好的。这并没有错,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定义这个“最好的”,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最好的方式是什么?这种最好的超没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和可控范围?这些问题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之所以历史上、生活中会出现很多类似赵武灵王这样的事情,比如最著名的就是李渊对李世民。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俗人,没办法真正摆脱人性的制约。其实人性中的爱并不是一味地给予,而是帮助被爱的人去快乐地获取,这也是我最愿意传递给朋友们的一句话,让它成为本文的结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