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牵挂那一片片草莓园,笔者近日和同事一起来到江苏省草莓产业体系盐城示范基地的草莓园,仔细查看草莓的长势,了解莓农的需求。笔者了解到,在一颗颗鲜红欲滴、香甜可口的草莓背后,离不开无数莓农的辛勤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东风家庭农场,鲜红欲滴的草莓在片片绿叶的掩映下格外喜人。笔者看到,农场主吴东锋正忙着将包装好的草莓送到各门店,妻子则领着工人们采摘、包装草莓。有着3年草莓种植经验的吴东锋,谈起草莓品种、销售时如数家珍,他说,今年的几个种植大户在华东批发市场置办了门店,专门经营草莓等应时水果,自己还搞电商销售,再加上现场采摘,草莓销售不成问题。

在张炳付的家庭农场,草莓种植面积由最初的6亩扩大到如今的15亩。今年,为了提高草莓种苗质量,张炳付准备做好草莓避雨育苗,他说,避雨育苗能提高种苗质量,大大提高种植效益,明年准备扩大到30亩。“我们几个种植户团结协作,草莓销路不成问题。”张炳付说。五十多岁张炳付,认真钻研草莓种植技术,跟着省草莓产业体系专家们学习,举一反三。他还希望过了销售旺季,请笔者带莓农去南通、句容学习一下促进草莓花芽分化技术,有的细节需要专家现场讲解。

在老闵家庭农场,老板闵育才说,今年草莓个大味甜,草莓长势很好。“这几年省草莓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岗位专家经常来指导,学到了不少技术,大大提高了收益。”闵育才说,前几年因不懂草莓栽培技术,找民间师傅来指导,基肥用得太多,种苗也不会育,从安徽、浙江、山东等地买苗,苗的质量参差不齐,死苗、烧苗、缺苗严重,收益也受到影响。

这几年,在省草莓产业体系专家们的技术指导下,从种苗繁育开始学起,移栽蘸根、灌根、生物防控等措施一尘不染。今年基肥施得少,生长期间重视施高效复合肥、生物菌肥及微量元素,肥害少了,盐渍化也轻了。问起前段时间遇极地低温的加温情况,闵育才说:“我们家是独栋大棚,每一个棚都用柴油暖风机的话,成本太大,只能在每一个棚烧煤碳加热,还得不时地查看。严冬的夜里,滴水成冰,找不到工人,所有加温的工作都是我们俩口子在做,那几天我们整夜不得休息。”

在曾氏果园,老板曾学东说,去年高温闷棚由于天气原因,效果比较差,尽管自繁种苗质量好,但栽后死苗仍较多,田间缺苗严重。“这块地已经连续种草莓好几年了,明年准备调茬种水稻。”曾学东说,他这样算了一笔账,用棉隆消毒,亩成本要一千多元,还不如重换茬口合算,换茬口还可多收一茬水稻,地租也在一千元左右。

(张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