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妈妈”到“妈”,暗示了孩子的心理变化。

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心态也会逐渐变成熟,对于妈妈的态度就会发生改变,从之前的寸步不离变得疏远,躲避甚至可能还会有厌烦。

而这种变化最明显的一个征兆就是从“妈妈”变成“妈”

从“妈妈”到“妈”,虽仅有一字之差,但却暗示了孩子对妈妈的态度和心理变化。

孩子小的时候,每天都追在妈妈身后,寸步不离,妈妈去哪孩子就跟去哪,就连去厕所,洗澡都不放过。

对于这个小尾巴,妈妈可以说是很厌烦,尤其是自己做事情的时候,非常想发脾气,不过在看到孩子可爱的小脸,奶声奶气的叫着“妈妈”后,心都要暖化了,直接就抱起来稀罕。

不过随着孩子的成长,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世界越来越丰富,对于妈妈的态度也就会发生变化,慢慢开始不再需要妈妈,称呼也就随之改变,从叠字变成单字。

不少宝妈对于孩子的称呼变化都很难接受,仿佛孩子再也不需要自己的一般,每次称呼都让宝妈伤心难过,但这就是成长的代价与变化,宝妈根本无力阻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妈妈”到“妈”,暗示了孩子对母亲的哪些态度和心理变化呢?

1)不再全身心依赖

小的时候妈妈就是孩子的全世界,眼里只能看见妈妈,即使是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最爱的零食,也比不上妈妈分毫。

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懂得越来越多,世界也开始慢慢变大,不再全身心依赖妈妈,甚至偶尔还会觉得妈妈很烦,从而称呼就会不再那么亲密。

2)孩子长大了会隐藏情绪

小时候的孩子虽然会不懂事会惹妈妈生气,但也会撒娇哄妈妈,虽然是为了逃避批评和惩罚,但也让妈妈有着很深的幸福感。

但渐渐的孩子开始长大,不再犯一些说过多次的错误,同时也不会再和妈妈撒娇,甚至连一句简单的“我爱你”都难以启齿,感觉很羞耻,将情绪隐藏的很深,称呼也就随之有了变化。

3)与父母关系疏远

在妈妈眼中,孩子不管多大都是孩子,因此态度多半都是从一而终,没有太大变化的,但孩子不一样。

随着心态的成熟,孩子对妈妈的态度就会发生转变,尤其是妈妈不能理解自己的时候,更是会与妈妈疏远,冷冰冰的叫着“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感觉叫妈妈丢脸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就会感觉自己是个大人,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那么幼稚,要成熟点。

而成熟的第一步就是对父母称呼的变化,应该酷一点叫妈,而不是软糯糯的叫妈妈,不然就会很丢脸,甚至还会被同学嘲笑。

当孩子称呼有了变化,父母应该如何拉近与孩子的关系呢?

1)接受孩子的变化

称呼有变化是好事,父母不用太伤心,这是成长之路必经的一个变化,父母应该接受,而不是反应太大,更不要想太多,只要孩子依然爱父母,依然是好孩子,如何称呼没那么重要。

2)试着和孩子做朋友

不管孩子有多么期盼成熟,内心都是一个小孩子,只要父母愿意放下身段和权威去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试着与孩子做朋友,就能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在试着与孩子做朋友的时候,父母最好能找到和孩子的共同话题,并让孩子发表看法和意见,千万不要试着让孩子继续听从自己,不然只会引发孩子的叛逆。

3)学着做出改变

但孩子改变称呼的那一刻起,就代表孩子想要脱离父母的掌控,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人。

此时父母不能再将孩子当成一个小朋友看待了,而是要当成一个大人,在养育和教育的时候都要学着做出改变。

不要再做孩子的管理者,而是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即使孩子的某些决定和看法并不正确,但父母也不要插手太多。

只有孩子真正迈出那一步,在不断尝试和实践中才能一点点进步,了解到更多知识,学习到更多能力。

今日话题:你还记得自己是多大从叫“爸爸妈妈”变成“爸妈”的么?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