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雪梨妈妈

来源:雪梨妈妈说(ID:xuelimamashuo)

专家又来催生了。

2月19日,一条#北大教授称应尽早放开人口生育限制#的帖子被顶上热搜,

北大教授陆杰华发声:鼓励生育比控制生育更难,“全面二孩”实施已满五年,下一次政策调整,最可能的有两个:

一个是“放开三孩”,另一个就是“全面放开”。

这已经是专家第N波呼吁“生三胎”了,此次国家卫健委,新华社给予了答评论复,开放三胎的时代,怕是真的要来了~

然而,一有这样的新闻,招来的多半是父母们的不耐烦:

80后已经绝经了,你们去问90后、00后吧; 家里没有王位要继承,生一个娃已经够了; 更有网友直接表示:“发钱都不敢生。”

最近几年的生育数据,也侧面印证了人们的普遍态度:

2013年单独二胎开放,2015年全面二胎开放,二胎政策的确刺激了二孩的出生数量,

但这波生育需求被释放后,自2016年开始,全国出生人口数量开始大幅下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公安部门公布出来的数据,2020年在公安机关登记户籍的新生儿总共1003.5万人,

这个数据,创了历史新低,

而据权威部门按照当前的趋势预测,未来中国出生人口还将持续下滑……

现在的年轻人一胎可能都不想要,更遑论三胎,

不停地呼吁生三胎,

“专家”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多生一个孩子对女性到底意味着什么?

生育最大的成本不是钱,是母亲

一位女性朋友曾跟我吐槽,那些建议放开三胎的“专家”,肯定都是大老爷们,

他们有经世治国之才,却无法理解女人生儿育女,照顾孩子吃喝拉撒,还要同时兼顾事业,为家里增加一份收入的痛苦。

看过一个讲妈妈缺觉的视频,视频中的妈妈一边带娃,一边工作,

身心俱疲的她们,在各种场合都能随时随地地睡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新生儿母亲的缺觉最长可以持续6年,6年内,母亲的睡眠算下来少睡900多个小时!

这还只是一胎,仅仅睡眠这一项。

对于和梨妈一样的二胎妈妈来说,缺觉只是所有辛苦中最最最普通的一个:

那些受制于生命本能的恐惧将再次出现:再下一次地狱经历生产,再次经历想跳楼死掉的产后抑郁; 你要一手带娃一手做家务,炒个菜手里都得抱着娃,上个厕所要以秒计算,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怀疑自己还能撑多久; 孩子生病,整夜不睡带孩子去医院排队挂号看医生,遇上黑天鹅事件,两个孩子交叉感染,半条命都能搭进去。

以前多生一个娃是多加一双筷子,

现在多生一个娃是多了一台碎钞机,

奶粉、辅食、幼儿园、辅导班、书籍玩具、旅游、择校……样样不能太好,但也得跟得上大部队吧,

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多生一个孩子育儿成本不是翻一倍,是翻N倍,

而摆在二胎妈妈面前的抉择是:你既得带娃,还得搬砖,

因为家里缺钱!

之前有个新闻,一个妈妈在地铁上崩溃大哭:我生孩子有什么用!

我们不知道这位妈妈经历了什么?可不管她为什么崩溃,只要当了母亲,就没有容易二字,

最后还得把崩溃打碎和着血吞下去,擦干了眼泪,还得继续打拼。

职场妈妈的苦,不是谁都懂

当你意外得知自己怀了二胎,

你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怎么把这个消息告诉老公,不是怎么告诉老妈,不是怎么告诉老大,而是怎么告诉你的老板。

如今的职场,不敢怀孕,害怕被辞退,害怕被边缘化,害怕事业就此中断,是职场女性面临的普遍困境。

我的一位朋友,二胎怀孕期间,公司就已经物色她职位的新人选了,等她开始休产假,公司立即发公告,新人上岗,

朋友憋屈又气愤:“休完产假,我还怎么回去?!”

再找一份新工作?年龄35+,二胎妈妈,先不说找份工作很难,

即便有着傲人的业绩和工作能力做支撑,找到一份新工作,也很有可能被边缘化。

网上有个段子:“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因为她们有压力,因为她们有孩子必须拼,对于她们而言,能保住一份工作就是最大的意义。

之前孙俪的助理曝光,孙俪生孩子当天,便恢复了工作;

马伊俐和热依扎因为在片场吸奶,被网友一通批,哺乳期在家好好养孩子不行吗,干嘛非要出来营销好妈妈的人设,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这些话的人,一定没有经历过产后回归职场到底有多难?

明星拥有各种资源,机会尚且如此拼命,更不要说一个普通女性。

职场受阻,女性回归家庭不就好了?

你真的不必羡慕,那些生了孩子,回家做全职太太的女性,

能甘心情愿、很开心地做全职妈妈自然是好事,

但很多主妇,谁不是一边居家带孩子,一边焦虑,

全职几年,还能重回职场吗?会不会被社会抛弃?

大多数妈妈全职,无非是生活所逼。

“全职妈妈”是最危险的职业,这个说法有夸大的成分,

但当家庭就是她的全部,养育孩子是她的事业和使命,老公是她唯一的经济和精神支持,

能支撑全职妈妈的是什么呢?经济保障?养老福利?

不,是遇上一个好老公!

我们离生育友好有多远?

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说,

“在高生育成本时代,我国并非一个人口友好、生育友好、儿童友好、家庭友好、老年友好的社会。”

此次,新华社的评论更是一语中的:

“生得起、养不起”是(人们的)顾虑之一, 要在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上下功夫, 医疗、教育、托幼等方面成本降下来,想生娃才能变成敢生娃。

对于一位妈妈来说,决定想生、敢生、可以生的因素有很多——

自己是不是有精力,家庭经济基础是不是足够好,老公是不是足够靠谱?

想要全职在家照顾几年孩子,重回职场是否有更公平的就业机会,

孩子的教育成本能否再低一些,家里没有老人帮忙的双职工家庭,幼儿园的保育时间,是否可以延长?

而如果自己决定做全职主妇,是否有更安全的经济保障和法律支持?

科普专家邢立达就在微博上说:

小学生的上学时间是8点到15点,为什么不能变成9/10点到16/17点?

一样的时间,一件小事,就可以为上班族,接送孩子提供方便。

可是眼下,

经济专家鼓励再生育,家里老人说一个孩子太孤单,早教专家建议妈妈亲自带孩子,

舆论说女性经济要独立,家里还有个长不大的甩手掌柜……

所有这些矛盾、压力,整个要把“一个妈妈掰成八瓣”的架势,

还要妈妈再生一胎,真的是对妈妈最大的不公平。

最后,点赞、分享,愿天下所有妈妈不必做超人,而是被温柔以待!

〖欢迎转发、留言

- END -

*作者:雪梨妈妈,中科院儿童心理学硕士,《未来树》总编,二宝妈妈,关注雪梨妈妈说(ID:xuelimamashuo),和百万父母一起,做学习型父母,给孩子优质的爱。

*注: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