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2月25日,泰州市召开金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该市今年将打造产融综合服务中心2.0版本、完善“凤城合伙人”工作机制等,努力打造区域金改的“泰州样板”。

“金改试点是国家赋予泰州的职责任务,也是落实中央金融改革部署的政治任务。”泰州市市长朱立凡说,发挥资本市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作用,既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金融改革的题中之义,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改革和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的驱动下,金融资本将更多地流向科技创新领域。各地各部门各金融机构要准确判断形势,紧紧围绕“一高两强三突出”,有效发挥金融改革载体作用,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加快融入泰州高质量发展大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泰州全市金融系统精准服务市场主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市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各项贷款、制造业贷款分别突破9000亿元、6000亿元、800亿元;亿元GDP企业股权融资额首次突破100万元,市产融服务平台累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突破500亿元。在全国首创产业金融发展指数,全省率先试点设立“首贷中心”,成功落地上交所服务基地、江苏股交中心分中心、股债融合平台,泰小微公司成为国担基金首批入股的12家机构之一,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占比列全省第二。

“做强产业、做强城市是建设幸福泰州的主攻方向,工业基础扎实是泰州的基本市情,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产业转型是泰州金改的主题主线,我们要紧扣金融改革主题,聚力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增加有效金融供给,努力彰显国家级金改的担当作为。”朱立凡提出,做好金融改革工作要做到“三个聚焦”。各地各部门各金融机构要聚焦实体经济,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以推动产融中心迭代升级为抓手,不断完善“需求链”“数据链”“服务链”和“政策链”,构建企业融资“全链条”服务体系,让企业融资更加便捷高效。要聚焦做强产业,构建完善全生命周期产业基金体系,推动创投资本精准赋能科创企业,推动上市公司引领高质量发展,让资本更好地为产业发展赋能。要聚焦做强城市,进一步创新融资模式,提升运营质效,嫁接外部资源,更好满足城市建设的资金需求。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2016年,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总行等14个部委联合发文,泰州成为全国首个、江苏唯一一个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今年,泰州市迎来金融改革终期评估。为全力冲刺迎检,将推动一批全国、全省首创的金融产品在泰州先行先试。提炼形成具有泰州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为全局性改革提供思路借鉴。通过打造产融综合服务中心2.0版本,形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阵地、惠企政策传导落地的总枢纽。线上推出“普惠金融直通车”,线下实现入驻机构“特色化”发展,力争注册企业数突破4万户,平台融资总额突破650亿元。以建成市级首贷中心为龙头,形成覆盖全市的首贷服务模式,实现融资对接“企业找银行”和“银行找企业”的双向互动。实现法人数据库与企业征信公司数据联通,利用征信挖掘推荐优质企业、开发“征信贷”产品。组建运作先进制造业担保基金,解决先进制造业企业担保需求。泰小微担保公司增资至5亿元,“泰信保”产品规模突破25亿元。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补充和考核激励机制。聚焦外贸、科技、绿色、三农等领域,指导银行机构创新推广“泰贸贷”、“人才贷”、“惠农贷”等金融产品,实现一批全国、全省首单的落地。建成产融服务四级网络,打造“产融会客厅”,建立金融顾问专家库,推行政策直通企业、需求直报平台、服务直接上门“三直”服务模式,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依托“凤城合伙人”机制,推动“资本+产业”,实现产业链与资本链的深度融合。实行“信用评价+科创属性+投资人价值”三轮评估画像,深度挖掘、定向指导入库企业提升科创“成色”实现资本落地和企业腾飞的双重突破。放大市级产业投资母基金作用,建设“1+3+N”产业基金群。做大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提升产业基金规模、层次和辐射力。加强与头部创投机构对接,合作组建专业化、市场化创投基金,引导创投资本加大对初创、初成长期科创企业的金融支持,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撑体系。用好泰州资本市场学院,实质化运作“凤城上市通”平台,形成培育、股改、报辅、报审、上市全流程服务体系,力争全年新增上市企业5家。强化金改智力支撑,探索成立区域产业金融研究院,完善更新泰州市产业金融发展指数,扩大指数应用场景,建立金融数据实验室。

交汇点记者 赵晓勇 通讯员 殷荣霞 贾星辰

编辑: 严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