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全球最大的搜索网站谷歌搜索“Lunar New Year(农历新年)”,也会自动蹦出“Chinese New Year”。

到了今年,却被一些韩国人强迫网站修改“Lunar New Year”搜索结果,不再和“中国新年”有关系。甚至口出狂言“新年是韩国人的,中国不得占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早对此发出深深疑问,韩国,这是他国文化盗窃上瘾了吗

说起来,将“Chinese New Year”改成“Lunar New Year”,已经不是韩国人第一次做出类似的举动了。

还记得去年一月,李子柒在YouTube更新的一则讲述萝卜从长大到被做成泡菜的视频,引起韩国网友围攻的情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韩国网友看来,李子柒视频所示的泡菜是韩国的传统,属于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李子柒这一展示过程是在“偷窃”韩国的文化。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据记载,中国的泡菜文化,最早能追溯到3100年前的商周时期。早在中国的《诗经》里,就出现过“菹”字,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酸菜。

北宋时期,因大文豪苏东坡喜食泡菜,其家乡四川眉山为纪念他,就把泡菜称为“东坡泡菜”。

而且,在去年12月,中国的四川泡菜也已经获得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认证。虽然之后,韩国媒体迅速反驳了这一说法,并指责了中国试图将韩国泡菜变成中国的这一行为。

韩国这些“贼喊捉贼”的行为,实属令人血压上升。但是结合此前的几次厚脸皮行为,网友们也只能将愤怒转化为无奈“照他们所说的,万物都起源于韩国呗!”

虽然愤怒,虽然无可奈何,但计较却一点不能少

毕竟很多传统文化,要是我们自己不积极、不计较,可能一不留神,就真的成了“韩国文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还记得,之前闹的沸沸扬扬的“韩国申遗成功端午节”事件吗?

韩国人在2005年,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传说以及无形遗产著作”。

虽然后来有人澄清说明,韩国这个“江陵端午祭”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 的传统节日是两回事。

那么,端午节我们暂且就当作是一场误会。但是后来韩国申遗的“燃灯会”,就很难不被怀疑为一次有预谋的行动了

去年12月份韩国燃灯会正式申遗,按照韩国官方说法,燃灯会起源于新罗年间。

但是随后有中国网友指证,韩国是学了四川自贡彩灯之后,发现在历史上中国没有类似节日,所以就将燃灯会申遗,最终正式申遗成功。

很多当时的新闻,也有报道韩国人来中国学习交流这一事实。

我们且不说韩国举办燃灯会所用彩灯同中国自贡彩灯确实十分相似。 毕竟在2011年,韩国人的传统灯还长这样:

过了短短十年,就突然灯艺大涨,完全变了个样子了??

更离谱的是,韩国人在将燃灯会申遗成功后,还真开始自欺欺人,出警中国电视剧里面有放河灯的镜头,说我们抄袭...

果然,“万物起源于韩国”系列,永远不会停更。

数典忘祖,自信到离谱大概就是这样了

近几年的韩国,在实行去中国化的同时,还打着“文化共享”的名义,针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盗窃”

涉及范围包括语言单词、影视剧服化道、文创产品、文化IP、乐器等诸多方面。

前面也提到过,韩国人不仅把“Chinese New Year”改成“Lunar New Year”,甚至还开始慢慢地刷起了 “Korean New Year(韩国新年)”这样的词汇进行洗脑。

更可怕的还有他们对于“中国风”的混淆视听。

大家都知道,韩国的Kpop文化渗透范围很广。最近,有越来越多的韩国组合团体开始在节目中大量引用中国文化,并称之其为“东洋风”。

说实话,中国风与东洋风并不冲突,在搜索引擎里,“东洋”是“西洋”的反义词,泛指亚洲地区,其中也包含着中国。

“东洋风”一词没有错,但为什么要用“东洋风”来描述明摆着就是中国风的东西,其中的小心思就很难解释得清了。

小早只知道,这些剽窃中国元素,在被包装整合成新的亚洲文化向西方输出时,他们也就掌握了话语权

到最后,所有的中国风元素,可能都会被外国人认为是“东洋风”,而不是我们传承了5000多年的中国文化。

不只是中国,韩国人还把日本的“寿司”偷过来,变成他们自己的“紫菜包饭”;美式炸鸡大肆流行,韩国就发明了一个“韩国炸鸡”做文化宣传,现在反而风靡全球。

你看,我们在吃这两种东西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完全忘了它其实是舶来品?

这些看起来荒诞的行为,长时间任其发展下去,可能下一个被彻底更改、遗忘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历史了

当一项项中国的传统技艺变成韩国专利, 反向指责我们盗用其专利时, 当一个个响亮的名片变成韩国的专利, 反向嘲讽我们的文化贫瘠时,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既然改变不了韩国人的狂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只能从自己入手,变得更加重视、学习、珍惜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

该申遗申遗,该传承传承。

汉服穿起来,传统乐器学起来。

诗词歌赋、孔孟老庄,都可以融入流行音乐、文化、小说、影视剧的创作中。

同时,小早也衷心地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加入到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

多多输出,多多呼吁,多多在社交平台上为中国文化发声。

要知道,唯有不断让“中国文化”被全世界看到,才是我们能做的最好回击。

执行编辑:小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