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最期待的人。

只有一个。

陈佩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没等来。

那去年传出的“回归春晚”是怎么回事?

原来不是春晚。

陈佩斯也不再在台上卖力表演。

而是以一种新的面孔回归荧屏。

《金牌喜剧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央视喜剧选秀。

三位导师。

郭德纲,年初刚从相声大师马志明先生手里接过醒木,成为新一代“盟主”。

英达,用《我爱我家》探索出中国第一代的情景喜剧。

而坐C位的呢,是陈佩斯。

最大牌?

最有观众缘?

看了节目后Sir才更加确定——这C位必须由陈佩斯来坐。

他对于戏剧的理解和探索,远远领先于周围的环境。

放眼国内的笑星,他也许是孤身一人。

01

看这节目时,给人的第一冲击是反差。

台上诙谐幽默的陈佩斯。

台下竟然一点不好笑。

一旁的郭德纲,嘴皮子功夫一刻没放下,包袱随口就来。

许可嘉说报名节目是冲着郭德纲去的。

郭德纲接:

我在武术方面没什么造诣。

因为选手一开始的时候介绍过,小时候学武术,得过内蒙古武术冠军。

这个接梗速度,台下的学员,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德纲习惯在说话中,穿插他信手拈来的表演。

那么陈佩斯,是真的冲着当评审来的。

他一开口。

没有学员轻松得起来。

他的点评从来没有说笑。

只有在表演成功,包袱响了的时候,你才能看到他满意地大笑。

其他时候。

他的眼神永远保持警觉和敏感。

让你感觉到一切的花招和小聪明都无地自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坐在导师椅上,但他在观看表演中,仍然会不时低下头做笔记。

《金牌喜剧班》有不少亮眼的演出。

但坦白地说,看完节目下来,最大的收获仍然是陈佩斯。

先后跨入百亿影帝俱乐部的黄渤、沈腾都是喜剧明星,贾玲的《你好,李焕英》票房已经突破40亿。

这是一个大家永远在渴求着用喜剧填充生活的时代。

却也是一个大家抱怨着喜剧苍白贫瘠的年代。

而陈佩斯,他的眼中只有一个问题:

“我钻研了一辈子的喜剧,到底是什么。”

02

几乎没有寒暄。

陈佩斯远直接切入要害。

但他又从不辛辣刻薄。

只有结结实实的专业问题。

2017年的一场公开课上,陈佩斯说:“十八九年了,我才入了喜剧的门。”

《吃面条》到《主角与配角》等春晚经典,在他看来不过是在门外漫长的摸索。

没进门,在于设计感重。

包袱、笑点、反差……只是喜剧最最基本的功夫。

演喜剧的,得反复琢磨,又要跳出琢磨这个怪圈。

只因喜剧是故事,不是包袱的堆叠。

这个理,最新送给首个挑战的小品。

《保安部的故事》。

主角,猛男保安。

近来最嘚瑟的事,擂台赛上,把保安队长手给摔折了,钱包都甩出去老远。

奖励,来自队长的一双39码小鞋。

要想混得好,登门赔罪少不了。

结果呢,当着队长的面,又把刚找回的钱包给扔地上了。

尴尬到家了吧。

他怎么圆?又会出什么洋相?

拉满的期待值,却等来一段嬉闹版的“打戏”。

故事,又在一段尬舞中,草草落幕。

陈佩斯皱了皱眉头。

不太通畅,喜剧的点和前面不相连接

直观的感受糟糕,原因在哪?

人物脱离剧情,成为单纯制造笑点的工具人。

包袱,都给了摔倒、舞蹈等夸张的动作。

唯独不见人的情感。

“想强调包袱的东西多了一点

他心理的过程和人物真实的感受

我们再强调一下,可能会更好看

就是你的两难和怕不被人理解的

这种心理的自我冲击会更强”

同样踩雷的,是小品《我的野蛮女友》。

卑微男孩遇上霸道女友,不得已在地铁上完成一系列羞耻动作。

模仿变形金刚、当众变身蛇精。

动作夸张之难、面对社死的决绝,连陈佩斯都自叹不如:

“这方面我得叫你老师”

肢体把人逗乐了,却没让观众进到故事里。

“剧是冲突

有人物,情节的冲突

现在没有放在冲突上

而是放在了才艺上”

包袱精心设计,冲突呢?

保安和队长的矛盾,保安内心和行动的矛盾,男孩和女友的矛盾……没能成为发力的点。

喜剧最逗乐人的,你可以想象:

在双方最不待见、紧张感都快炸出屏幕了的时候,演员忽然抖个机灵,带着大伙一拐弯撞到了笑点上。

意外和反差,撞出了笑,却始终服务于叙事。

没了核心,就是稀碎。

这不是说包袱就没地位,相反。

包袱的设计,更讲究。

喜剧是手艺活,注定了它也有自己的规矩。

在陈佩斯眼里,喜剧是一个强迫人笑的东西。

在哪里笑,什么时候笑,笑多久,都可以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一点尺度都不能差。

相声表演《一改成名》,爆的部分在它的“底”(最后最响的一个包袱)。

俩演员聊到高潮,一个突然被一脚踹出。

郭德纲说,这在小剧场,会爆笑,到了舞台则要权衡。

到了陈佩斯这儿,聊细节。

来了一番考古,祭出术语“打出”。

深奥吗?

他说的是,喜剧的方式其实不复杂,难的是掌握分寸和时机。

同样一个包袱。

有人说了好笑,有人说了尴尬,背后是技巧。

但比技巧更深的,是对人的理解。

作品《五指山》。

用着导航的唐僧,遇到了坚持打卡500年的悟空。

其中的一个笑点,唐僧死命往里塞饼。

滑稽的动作,换来陈佩斯的沉默。

“这个东西和情节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些行为就会影响艺人(感受)”

他期待的,是师徒间的互动。

“你在里头蹲了五百年的那种痛苦,没有

他希望得到一个助理

帮他上西天的期待,没有

这些东西是挡在你们师与徒之间的角色关系”

看到这,有人会说,他吹毛求疵。

喜剧有笑点不就行,较啥真啊。

但与人物剥离开来的笑料,在陈佩斯看来只是笑完即忘的插科打诨。

因为你无法更深地与角色共情。

吃面撑到打嗝的陈小二,尹天仇演尸体被暴打却一动不动,甚至是现场苦等500年的悟空……

笑过之后,让我们记下的,绝不应该只是他们的滑稽。

像陈佩斯说的:

笑着笑着,又有点伤感,不断把观众情绪在这两级里来回跳,反正就是折腾。

03

陈佩斯的点评就该奉为圭臬吗?

倒也不必。

至少第2期第一场,Sir一直在想他为什么给好评。

一场以网络直播为主题的小品。

一个能实现万能“变身”的App。

但演员,除了老套的模仿刘德华、吴彦祖、周华健……

几乎就是网络段子的杂糅。

好笑吗,不见得。

看了3遍后,Sir察觉到陈佩斯给好评的头一句话。

“我觉得大可不必都是一种结尾

那种很嘎嘣脆的,它未必”

小品的结尾,是演员的互耍心机。

没有多余的煽情,上价值,讽刺味倒是有了。

与其说这个好评是给这个作品,倒不如说是他在怀念过去。

一个喜剧创作还可以相对放飞自我的时代。

结尾,可以只有哄堂大笑。

陈小二会因为吃撑肚子落荒而逃,“叛徒”不自觉地暴露出见钱眼开、小商贩会因吃变质羊肉串而拉肚子……

20多年来,观众总爱细品过程的用心。

演技。

陈小二端面,会烫手摸耳朵,沉甸甸地托着,这碗真是空碗?

巧思。

陈佩斯的“叛徒”穿着老布鞋,朱时茂的“主角”却穿着皮鞋,抗战时代,谁又是真的正派?

人物,因戏的过程而活在记忆里。

喜剧不浅薄,不需要呐喊,人们也会记住。

而如今喜剧的桎梏,很明显,看开头知结尾

开头滑稽误解。

结尾感人和解。

在预设好的结果之间横跳,却少过程。

陈佩斯眼里的喜剧,从来就没有固定的形态。

当年随意之下,定了“小品”这个名字。

接受访谈时,称“说不定再过几年,小品都没了”。

形式不是死的。

但笑的意义,必须常在。

陈佩斯说,这回上节目的初心是发掘喜剧新人。

Sir更愿意看成,他在向新人传递自己的喜剧精神。

无非一句话:

不允许没有意义的笑,故步自封的笑。

喜剧变味,叫人可惜。

所幸陈佩斯,归来依然干净如斯。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贫民窟的百万雪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