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历史剧《跨过鸭绿江》中,得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从菲律宾进入台湾海峡后,蒋介石如释重负,说道:“金日成也好,李承晚也罢,我都得为他们好好地祈祷”。那么,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和金日成、李承晚有什么关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若非南北朝鲜战争爆发,蒋介石所处的台湾便会迎来大陆暴风雨般的打击。

要知道,朝鲜战争爆发是1950年6月25日,而在6月上旬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重申“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的决心,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粟裕也已经做好进攻台湾的准备,甚至连台湾解放后的省委机构都已组建完毕。

不曾想,金日成和李承晚之间先打了起来,亚洲的焦点问题由南转北,解放台湾的事情也相应地往后推迟了,这才让蒋介石长舒一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紧急召开,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苏联拥有一票否决权),通过美国提出的议案:“建议联合国成员国向大韩民国提供为阻止武装进攻并恢复这一地区的国际和平和安全所必需的援助”,即“紧急制裁案”。(其实就是美国操控的联合国会议决定)

6月30日,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给五角大楼发电报,认为能够坚守汉江一线的唯一希望是在朝鲜作战区投入美国作战部队,他建议立即派遣一个团的美国部队,再从日本调遣两个师的兵力投入朝鲜初期作战。

6月30日这一天杜鲁门的行动相当高效,他召集了包括艾奇逊、约翰逊、哈里曼以及三军参谋长在内的会议,通过了麦克阿瑟的请求,并且拒绝蒋介石派兵增援的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不想将蒋介石的部队派到朝鲜战争中,就是害怕毛泽东的部队也参与进来,事态无法控制。

事实上,美国、苏联、中国一开始都想不到事态会发展成这样:苏联虽然支持金日成的北朝鲜部队统一朝鲜,但金日成信心满满,斯大林还以为短时间内会解决战斗,美国不会参与进来。

同样的,中苏也想不到杜鲁门如此果决,短时间内就决定派遣军队进驻朝鲜,而不是像苏联一样只提供后勤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包括杜鲁门等西方领导人存在一种误解,似乎朝鲜战争就是国际共产主义席卷全球的开端,他们认为必须立即遏制住这个开头,否则资本主义阵营在台湾、菲律宾、印度等布局可能会全线崩盘。

然而中国大陆的军队终究出乎美国意料地参与了进来,即使中间毛泽东也很纠结,但美国触犯了中国的两条底线:国家主权和三八线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抵达台湾海峡绝对是个错误的决定,即使他原意是想阻止大陆和台湾在朝鲜战争进行时不要再打起来,但在中国大陆的眼里,这便是对国家主权的侵犯——他成功点燃了毛泽东内心的那团火。

而一旦麦克阿瑟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拓展到三八线以北,那么等待他的,便是中国军队无情的打击——杜鲁门或许也不曾想到中国会如此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可能会想,人家别国的内战和我们中国有啥关系?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不就好了?

如果没有美国,这个想法也并没有错。然而,有了美国的干预,朝鲜战争就不是简单的别国内战了,而是苏联和美国、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抗衡。

在剧中,美国总统杜鲁门将日本、台湾、南朝鲜称为美国在亚洲的“金三角”,确实十分准确;正是通过对这些地区的渗透,美国才能像吸血鬼一样吸他国的血、使自己更加富裕,这也是为什么毛泽东会一直称之为“帝国主义”的原因。

假如中国不支持北朝鲜,以美国的实力,能够轻而易举地帮助南朝鲜打败北朝鲜,到时候,美国所控制的南朝鲜(也就是大韩民国)将会和苏联、中国接壤,美国一旦有了这块土地作为跳板,将严重威胁到苏联、中国的国防安全。

一句耳熟的口号能够体现以上的说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即使解放台湾已经是箭在弦上,以毛泽东为首的国家领导人考虑到东北边境的安全问题,仍然没有将这支箭发出去,而是调整军事部署,将原本要解放台湾的机动部队转移到东北边境,成立东北边防军。

蒋介石发自内心地感谢金日成和李承晚,感谢他们在台湾即将面临战火之时突然冒出来转移了毛泽东的注意力,感谢他们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而台湾可以借此修生养息,将外来和本地的人拧成一股绳——老蒋还是有这能力的。

于是在朝鲜战争之后的很多年里,大陆和台湾居然相安无事,度过了半个多世纪,以至于和平年代的人们已经不怎么提起“收复台湾”这个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