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阳赋》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这场诡谲多变的权谋大戏,终于落下了帷幕。几乎没有谁,能躲过这些算计。

为了权势,为了富贵,有人失去了性命,也有人失去了至亲、爱人。

这通往象征至高权力的太极殿之路,是由尸体和鲜血铺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皇座看上去无比威严、华贵,在野心人眼里,它极具诱惑力。但若要坐上去,却凶险万分。

先帝即阿妩舅舅,当初为了坐上那皇座,不惜娶王氏女借王家之力,后面如愿登基,但也沦为了傀儡。

到最后,夫妻不成夫妻,父子不成父子,憾然离世。

然后是子律,子隆,后面就连子澹都未能独善其身,为了夺这皇位,不惜杀害兄长,构陷忠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又是王蔺和宋怀恩。

为了那皇位,他们一个先是枉顾女儿幸福,将其嫁入寒门。然后在发妻死谏后,仍不改夺权之心,甚至不惜杀死一双儿女视为母亲的徐姑姑。

一个更加。

不仅枉顾出生入死的手足之情,背叛萧綦、杀死胡瑶。

又视发妻玉秀的真情如无物,踩着她的尸首也要夺权,自认为夺权成功后,还要拿着结发钗许王儇为自己的皇后。

什么伦理、忠义、廉耻,都被宋怀恩在权欲膨胀后,丢得彻彻底底。

(拿着结发钗许王儇皇后的那一刻,宋怀恩真的无耻到了极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王蔺和宋怀恩都死了,死在了自己的自作聪明,更是死在了自己的贪念上。

王蔺自认为是这盘偷天大局的执棋人,却不知在别人眼里,他也是棋子。

而宋怀恩呢,以为黄雀在后的借助了王氏,又踩着王氏登上了高位。

却不知萧綦就等着他入瓮,临死那一刻,不知宋怀恩心里可有想过玉秀分毫?

任何一次的权谋争斗,都不会有完全的赢家。或许正是认识到了这点,萧綦才选择和王儇退守宁朔,自在生活。

还记得王蔺的扮演者于和伟曾在采访中说道,在这部剧里,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有的,只是不同的利益还有立场。

生在这个家族,就不得不承担起它的兴衰。身在这个位置,就不得不做维护它的事情。

王蔺兄妹俩就是这样。

年少时,王蔺因为当时的太后,即长公主母亲当着他的面,赐死了韩氏。

少年心性的他,为此暗暗发誓,绝不让皇家再有这样压制王氏的时候。

从那以后,让王氏凌驾于皇家之上,就成了他毕生奋斗的目标。

为了这个目标,王蔺日日让家仆鞭挞自己。为了这个目标,他广结门生培养势力,不惜和发妻离心,更不惜牺牲一双儿女的幸福。

直到临死那一刻,方在女儿王儇的那句“此爱非彼爱”时,才明白年少轻狂时的坚持,放在眼下,又未必是对的。

把王蔺看作琅琊王氏家主,再去看他的那些所作所为,就会发现,真的无关对错,就是选择不同罢了。

而太后呢,是这场权谋争斗里,唯一的女性。

如此重要的角色,她在剧里的名字只是冰冷的皇后,太后,撇开那些光环,知道她闺名的又有几个?

终其一生,都是在为别人活。

出嫁前的那段时光,是所有士族女子最无忧的时候。

不仅可以享受家族带来的一切荣耀,还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是年少时的情动,那句“温郎”,更是闺阁时的誓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当家族需要她时,她又能毫不犹豫地舍弃这段感情,嫁入皇家。

这是所有士族女子,都会面临的牺牲。

太后是这样,谢宛如也是这样。

成为皇后以后,她不仅要为家族而活,更要为自己的儿子活。

为了让儿子登上皇位,她毒杀皇帝,算计亲哥,利用王儇。后面又为了巩固儿子的皇权,不惜暗杀王蔺,围剿萧綦。

论这份谋略和狠劲,太后就远胜剧中其他男子多矣。

她算计了一辈子,却也被别人算计得一无所有。

不仅唯一的儿子惨死,就连仅存的孙子也下落不明。

一开始是把儿子登基当做自己活下去唯一的信念,为此不惜任何手段。

再后来,就是为了让自己孙子静儿登基,成为她还在苟延残喘的坚持。

为了让静儿登基,太后不惜再次和王蔺与虎谋皮。殊不知,这又是一场骗局。

太后是在满心的期待中,悲然逝去的。

曾经多少人想要踏入的永安宫,现在竟成了名副其实的冷宫。

她满头白发,一身华服,临死前身边只有一老仆,哪里有从前半分的荣光?

(太后啊,有一个很好听的闺名,叫“王寰汐”)

她和王蔺这对兄妹,曾在这朝堂翻云覆雨,到头来,却落得了这样的一个悲凉下场,真是让人唏嘘。

在《上阳赋》这部剧里,几乎每一个人都深陷这场诡谲的权谋里。

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族,又或是为了心爱之人。

他们或出身高贵,或生于卑贱,却都有一颗争权的心。

只有一个人不一样,那就是玉秀。

她始终都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敬畏之心,还有赤子之心。

虽出身寒微,起于豫章王妃侍女,与家国甚远,与朝堂甚远,但她却有自己始终在坚持的信念。

那就是做人,得知恩图报。

为了王妃对她的恩情,在薛宦持刀行凶时,玉秀毅然地挡在了王儇前面。

在嫁给宋怀恩,成为肃毅伯伯夫人后,玉秀并没有像丈夫那样,被富贵迷了心智,始终都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在原著里,玉秀这个角色显得很苦情,也很被动。明知宋怀恩有异样,却装作不知,以为捂着就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后面宋怀恩谋反,她被王儇逼问,为了不让丈夫落难,也为了不愧对王妃,玉秀选择了沉默。

而最后会选择从城楼上跳下来,也是宋怀恩射的那一箭,让她以为自己爱慕的丈夫,心里没有她。

但在剧里,玉秀虽在宋怀恩面前,显得弱势了些,却非常有自己的主见,也非常的刚直。

她从细微处,发现了宋怀恩的不对劲,选择第一时间告诉了王儇。后面又在宋怀恩出兵之际,苦苦相劝。

劝阻不成,玉秀又抱着必死的心,看了孩子,将自己的手镯套在了他身上。这是作为母亲,对孩子最真实的牵挂。

然后跑到宫墙上,对宋怀恩作最后的规劝。

但宋怀恩还是无动于衷,看着射出的那一箭,玉秀心里该有多绝望。

眼前的这个宋怀恩,哪里是自己满心托付的宋将军?

宋怀恩谋反,在玉秀看来,不仅仅是枉顾萧綦和王儇的恩情,更是枉顾忠孝正义。

和自己当初心动的那个少年郎,完全是背道而驰。

玉秀嘴笨,不像王儇能说出那么多振聋发聩的言论。在规劝宋怀恩无果后,她选择了用一个最笨的方法,那就是死谏。

她希望用自己的死,可以唤醒宋怀恩的良知。

何等刚烈纯善的一个姑娘啊,嫁给宋怀恩,真的是错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