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已经建设房屋、建过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已经建设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那么农村宅基地发生纠纷,有哪些处理方法?

网友咨询:

农村宅基地发生纠纷,有哪些处理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吴俊律师解答:

农村宅基地纠纷处理方法:

1、经过统一规划的宅基地,应以规划确定的使用权为准。经过合法手续个别调整过的应以调整后确定使用权为准,不经正当审批而自行调整或变更的不予保护。

2、共同使用的宅基地,未经其他共用人的同意、一方已经建盖了房屋的,如果建房时其他共用人明知而未提出建议、又不妨碍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的,可以允许继续使用。

3、当事人双方对宅基地权属发生争议时,如果土地证或建房审批单上明确的为准;不明确的,可参照长期以来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有利于生产、生活方便的原则合理地调处或处置。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吴俊律师解析:

宅基地纠纷往往发生在子女成家分户或农村邻居之间,从有利生产、团结互助的角度来说,协商可以在维持原先的亲属关系和邻里关系的基础上解决问题,避免由于人民政府裁决或人民法院判决之前带来的权利归属不明,影响生产生活。

因此,村民之间关于宅基地纠纷,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村民之间协商解决,必要时请村委会或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作为居中第三人进行调解。双方协商成功,最后签订协议。双方达成的协议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