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成昱勋 通讯员曾文波

从咸宁温泉城区沿马柏大道向南驱车约二十多分钟,就到了咸安区马桥镇高赛村,位于高赛村的王家畈村落外,沿着弯弯的淦河水放眼四周,乡野与自然相融在一片古朴的春色中。

很难相信八十多年前,这里曾经是通达咸宁县城、可至江夏金口的水路码头。那时这里舟楫常见,物流不断,是本地乡村连接外部世界的重要门户。

如今,码头早已不在,从河畔通往村子的路也只剩下窄窄的田埂了,不过,在王家畈村口依然存留着一所民国学堂建筑,虽已残损,但墙体保存尚好,于寂然中屹立,它就是当地人口口相传的王家畈学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家一个鸡蛋,“建成”一座学堂

王家畈学堂的捐建人名叫王职夫。1873年出生于王畈(现马桥镇高赛村王家畈)的王职夫,少年丧父,家境贫寒。14岁时被母亲委托同村一名商人带到汉口谋生。通过多年奋斗,他成为武汉著名的地产商。1937年,看到国家积贫积弱、科技文化落后的现状,他毅然决定在家乡兴办学堂。

在学堂兴建过程中,族人纷纷帮工,王职夫都照价付工钱。学堂竣工后,王职夫要每家出一个鸡蛋,大家都不理解,王职夫解释道:“每家出一个鸡蛋,就表明建这个学堂每家都出了钱,这学堂就自然是公家的,各家各户的子弟就可以理直气壮来读书。我的后人就不能说这学堂是我家私产了,免除了今后不必要的纠纷”。

学校建起后,附近村民都高兴地把子弟送到这里免费上学,好学之风在王畈周围渐渐兴起。新学堂第一学期开始招生的时候,族人建议将学堂取名“职夫学堂”。王职夫说:“建这学堂,大家都出了鸡蛋,学堂就归公了,既然是王家畈各家各户集资建的,就叫‘王畈学堂’吧!”

“1970年,我就到了王畈小学,群众都说是洋校。下面一层是公用的,二层就是个教室,学生上课啊、活动一下啊、再有就是办公的地方。”当年在王家畈学堂教书的86岁老人程庆梅对学堂记回忆,当时学生只有二十几人,自己去的时候又配了一个知识青年,但时间不长,她就回了黄石,就剩自己一个人,呆了一年半的时间。

王职夫在自撰的《王氏私立开元小学序》中表明心迹说,自己建这个校舍,规模宏远,高出乡间寻常校舍,并捐良田,是期望王氏子弟能多出人才,让王氏兴隆,对国家与风俗有所裨益。

一生热心公益,为武汉大学率先捐地

据王氏家谱记载,王职夫善货殖、交孚中外,尤精通外国语。1922年被在汉的咸宁同人公推,任咸宁会馆会长,是一时汉上巨贾与名流。此外,王职夫一生热心公益事业,无论在汉还是在家乡,多有善举。

1929年,武汉大学启动珞珈山校舍建设,在征收土地时,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王职夫率先主动捐赠土地,为武汉大学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王世杰决定,以后每年免除3名王职夫家乡咸宁县(今咸安区前身)在武汉大学读书学生的学费。为此,武汉大学特别通过了《王职夫咸宁免费学额简则》,每年给予咸宁籍学生两名免费名额,十二年为限。

武汉大学退休教授何对介绍,王职夫捐建的这块地东临东湖、北依侧船山、西邻是乐义堂、面南程家山,总有一百多亩。有水田,也有桑植园林,这块地当时武汉大学拿来做学生宿舍,促进了武汉大学的发展。

王职夫于战乱之时仍不忘桑梓,坚持乡村公益教育的善举,在时间长流里,蕴藉的正是“厚德尚学 勇毅笃行”的咸宁精神,其人其事值得回忆。

岁月如烟,1957年,84岁的王职夫在武汉鄱阳里旧居中老去,留下一生热心公益的佳话。

让古建“重生”,政府已启动全面保护

王家畈学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两层连五,上层还有隔热层。该栋建筑长14米,宽8米,占地252平方米,建筑面积504平方米。与一般民房不同的是,大门呈“∩”状,门框为石质,正面墙为矩形,四方有屋檐,下雨时水从左、右、后三方流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成后的66年间,王家畈学堂一直坚持乡村办学,用文化浸润了一代代王家畈的儿女。一直到2003年,终因“撤点并校”而停办。在2010年,王畈学堂因管理不善、年久失修,除了房体墙面依然挺立,屋顶已坍塌。

“王畈学堂是目前咸安境内仅存的民国时期兴办教育的典例,它饱经了80多年的历史风云和时代变迁,留下了一个传奇故事。”咸安区档案馆馆长吴新平说,王畈学堂的建筑风格迥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处名副其实的不可移动文物。

“这所学堂整个造型将古典欧式的风格和鄂东南的建筑样式融合,也是汉口租界非常鲜明的外来元素结合的产物。”湖北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副院长彭劲对王家畈学堂一直有所关注,在马桥乡村记忆馆,至今依然存放着由他带领学生们,共同参与测绘制作的建筑复原模型。

“我们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王畈学堂进行修缮。”负责王家畈学堂修缮保护工作的咸安区博物馆馆长刘祥告诉记者,目前,修缮工作已按预定计划完成图形设计,待上级部门审核通过后,就可以立即重启建设。

未来,王家畈学堂将建成村里的国学基地或文化书屋,继续发挥公益效能,复原其历史风采,实现其文化价值,让这“一个鸡蛋与一所民国学堂的故事”永久传扬下去,让重教、公益之风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