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一位两三岁的小孩,发脾气打人、咬人,让大人吃不消,更别提9岁的孩子发起脾气来,也是如此。医学博士施琪嘉,就曾治疗过这样的案例。9岁的孩子,很是闹腾,施琪嘉见到他,当抓住他的时候,孩子对施琪嘉又是咬,又是吐口水,施琪嘉除了温柔地抱着他,其他什么都没做。孩子发现大人除了抱着他,其他没什么对抗性的感受,并且听到大人在谈论自己,就渐渐安静下来,半小时后开始和施琪嘉正常的语言交流。

对这位9岁孩子,父母平时很是烦恼,孩子太容易情绪化。在沈祖云的全球教育报告中,分享未来会有很多的职业消失,也会有更多的新兴职业出现。新职业需要的人,更多的是具备掌控情绪的人。情绪稳定,是未来必备的一项技能。

有人天生就可以和自己的情绪相处得很好,而有人需要后天修炼,大人尚且如此,更别提小孩。当孩子情绪化的时候,父母的角色,更像是工地上的脚手架,帮助孩子理解情绪,与情绪和解。

丹尼尔·西格尔与蒂娜·佩恩·布赖森合著的《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中,提到培养孩子的开放式大脑,关键的一点,是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而情绪有三色区,大人尽量让孩子回到平和的绿色区。就像上面提到的9岁男孩,施琪嘉拥抱的做法,就是让孩子回到绿色区。

9岁男孩的案例,是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分享的经历,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有如何和情绪化孩子相处的技巧。施琪嘉是医学博士,也是注册心理督导师,《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从内在小孩讲起,疗愈自己,这是看见自己、看见孩子、看见爱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会情绪化?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施琪嘉分析,一个情绪化的孩子,是因为情感上更多的是简单情感。什么是简单情绪?

简单情感就是喜、怒和恐惧,这些动物性的原始情感。

只有简单情感的孩子,不太能理解人际关系中的变化,长大后,并不太懂对方口中的幽默感。也许别人只是开玩笑,他却当了真,这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人际关系。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分享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进入公司后,却不能胜任职位。河合隼雄了解之后,发现那位高材生,虽然具备足够的经济学知识,但是对于公司中的人际关系,却完全不知道如何处理,甚至连怎么和别人打招呼都不清楚。这种学业之外的能力,河合隼雄指出,应该通过家庭教育或孩子们的人际关系而习得。

那么,在家庭中能做什么,让孩子不仅仅获得简单情感?用《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中的说法,就是让孩子感受到4S。什么是4S?就是让孩子感到安全、被关注、被安慰和可靠。这个本质是,真正“看见”孩子的过程,也是让孩子变得不那么情绪化的过程。

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分享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让情绪化的孩子有所改变。一是将简单情感,转变成复杂情感;二是改变依恋模式。这两种方法,需要在关系中实践,重建失衡的亲子关系。

如何与孩子重建一段关系?离不开老生常谈的陪伴。陪伴,是情感联结的一个过程。

镜映过程的陪伴

没有什么比你和孩子的关系更重要。——《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

关于陪伴,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讲出了背后的本质。

孩子在跟母亲互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将母亲作为一面镜子,从中看见自己。这就是某些心理学家提到的镜映过程。——施琪嘉

孩子是在镜映过程的互动中,感知自己是否被爱着,而这种与母亲所有的互动,构成了一种“母亲环境”,比如声音、游戏、拥抱等等。既然提到“陪伴”,又回到如何“陪伴”的话题。和孩子一起玩耍,玩耍的过程,是增加复杂情感体验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辛格,曾说那些不喜欢参加角色扮演游戏的儿童,会失去一个重要阶段,而这个阶段,是学习如何表达情绪的过程。

美国精神病医生布朗,在1966年负责研究,一起枪击事件中凶手的行为原因,结果发现那名25岁学生,童年时期缺乏游戏。布朗后来还对几十名杀人行为进行研究调查,发现其中有90%的人,童年时代缺乏游戏。而这些相似性,让布朗认识到:游戏是健康幸福的儿童时代的一个重要部分

孩子小的时候,都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假装游戏。这种游戏模式,是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提到的“伪装模式”。比如孩子手里拿着玩具枪,大人假装中枪倒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感受到了比喜、怒、恐惧更多的感受。这也是河合隼雄提到,在游戏中的融合体验。这些体验、感受越多,孩子的复杂情感就更多,而这些是可以在游戏的互动中获得。

演员印小天在一次采访中,分享自己小时候不怎么玩,和同龄人的玩耍时间太少,他不太能理解人际关系中的技巧。以前他拍完戏,不会主动和人联系,而现在就有所改变。

很多事,是需要自己经历过才懂,但是从简单情感变成复杂情感这件事,是大人们能做的。从小让孩子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从简单情感到复杂情感,是为孩子掌控情绪做的努力,这样的陪伴,或许是不可缺少的。

没有憋屈感的共情

陪伴中,除了玩耍,另一个是很多人提过的共情。然而看过那么多的说法,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的分享,有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施琪嘉提到,一个人获取共情能力的两个时间点,一是当还是婴儿的时候,父母的共情,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如何共情。二是有了孩子后,在亲子相处的过程中,能提高一个人的共情能力。

我们无法选择父母,那么能把握的就是有了孩子后,去提高我们的共情能力。

为什么对孩子共情那么重要?因为当孩子没有被理解的时候,或者说被错误理解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憋屈感

看到“憋屈感”这三个字,脑中浮现了我家弟弟的一次吃饭场景。每次吃饭,我都是坐在离他近的地方,有一次换了位置,坐在离他远一些,弟弟就变了脸。问他原因,都不对,随着每一次的错误答案,他从一开始的不高兴,变得非常地愤怒,直到我明白是位置的原因,重新坐回,他才变得平静。弟弟的愤怒,一开始是因为打乱的秩序,后来就变成不被理解的“憋屈感”,“憋屈感”带着愤怒,再理解错误,就要嚎啕大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错的共情,会带来憋屈感,长期积压下来,就会出现新的问题。共情是一种联结,也是真正的看见。和孩子相处的时刻,施琪嘉提到是共情不断“纠偏”的过程

什么是“纠偏”?就像上面提到的,位置不对,原因孩子没说,只能大人问一个个的原因,直到符合孩子心中的答案,这是“纠偏”。共情对了,孩子的那一个情感点,也就满足了。就像赵梅如的《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中提到的,讨爱凝滞点得到满足。

有时候,并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共情,比如孩子太小,还没学会去表达。又比如高敏感的孩子,拒绝表达,直到大人猜对,然而大人不可能每一次都能正确共情。那么,还有一种方式去化解——拥抱。施琪嘉与9岁孩子最开始的相处,也是用“拥抱”去化解。拥抱的力量,谁用谁知道。

我家弟弟,每次生完气,都会过来要求抱抱,抱着的时候,他不再愤怒。很多次,当他变得愤怒,我也不知道原因,用拥抱,总能让他安静下来。《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中提到的,让孩子回到情绪平和,拥抱也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当做不到正确共情的时候,试试“拥抱”吧。

育儿的过程,也是一场育己的修行。让孩子不那么情绪化,是希望他们能与这个世界、与自己平和地相处。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能做的,就是真正的看见孩子。

想让孩子不那么情绪化,那么从陪伴中,重建亲子关系。重视陪伴中的镜映过程,和孩子一起玩耍,增加复杂情感的体验。在陪伴中正确共情,从小感知如何共情,理解情绪,与情绪和解。《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育己育儿,同时进行。

我是@弥小木,关注家庭教育和自我成长。如果内容对您有启发,欢迎分享、并关注我。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