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深冬妻子毅然背起行囊只身赴沪。

次年春节大年初二,读初一的儿子跟随至上海读书。于是我也开始了在滨州工作,去上海探亲的“双城生活”。

同年,父母双亲自博兴县最偏西南的一个村子迁至滨州,稍后,故乡老屋在老娘地坚持下卖掉。自此,故乡之于我,成了回不去的故乡了。

此后经年,伴随着头发的稀疏,早生的华发,斑白的双鬓,故乡之于我,愈发开始淡化了,也越来越像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或许,是我本身下意识地不再去想。甚或是逼迫式的,让自己不要去想。这一情感不是泯灭消失,而是不想去触及,潜意识地绕道避之。唯有眯盹恍惚状态中不可掩饰地跳将出来,骇然惊我一身冷汗,惹我几天落魄失魂。

积习日久,无以排遣。倘不是归于寂静,总要宣泄。

这个春节,滨州网邀请全网读者一起来写小作文。征稿主题:此心安处是吾乡;约稿对象:在滨州的外乡人,在外地的滨州人。一石激起千层浪。与自己的心灵痛处硬生生的碰撞在了一起。在如此忙乱的、加倍思亲的传统节日里,在疫情防治当下、在国家倡导就地过年的时间里巧合时宜的到来了。亦或许是心灵的契约,撩拨自己暗流涌动的心炫。几天酝酿,固守遗忘故乡之情终在2月13日登上G232南下列车时决堤泛滥。车上乘客少,慌然把口罩上拉、蒙面,一任热泪长流。

于是,迫切般开始寻找此心安处,寻找故乡……

(一)居住于滨州的想念

栖山房子的卫生又该打理了,前段时间披上腻子之后卧室墙渗水问题应该解决了吧!

思绪开始逆流。带儿子第一次至上海是在妻子到达一段时间后的一个清晨,为儿子找寻的学校要求过去参加一次笔试、面试。随长途大巴一宿地颠簸,跌跌撞撞,懵懵懂懂抵达于位于中兴路之上海长途汽车站。妻早已至,在一家名为“东方既白”通宵营业的快餐店铺里隔窗注视,等待。天空尚未白,漆黑一片。但却是期盼“东方既白”以照耀未来前进的方向。

尔后,便开始滨、沪之间的往返穿梭。无论秋冬与春夏。

其实我之于沪,是领略不到几许的,亦无法找寻心灵深处的共鸣。行走在那繁华国际化大都市的街头,常常感到迷茫。一如浦江上面氤氲水雾蒸腾般缥缈,无所体察。再如同上海之人文、地貌、规划、景观无一细考,实无力细考,盲人摸象毫无头绪般。那座城市太过庞大又过从细腻、积淀深厚又现代感十足。每一条街道、每一处公园、每一寓故居都让自己惊愕,以至于喘不过气来。研读、品评、驻足多时却是一知半解。又好一如浦江的流向,飘忽不定,逶迤弯曲,最终竟连同方向感都无从辨识了。

每每至沪,多半仅限于为妻、儿做好“后勤服务”——洗衣、做饭、打理卫生,家庭主妇般地奔波于农贸菜场、寓所间。又间或独自在拥挤的人群中晃荡,如同一个不入流的局外人。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住沪闲暇拜谒李叔同故居)

妻子是个闯实的人,浮萍般落地生根,忘我地工作,很快融入医院环境并以其执着开始向更高目标筑梦。儿子由于年龄小,12岁到达一个陌生的城市,上海或许之于他又是一个新的出生地,同学、老师都是新的,之于他们是好的。其实这就好。想念之苦,奔波穿梭之累好像只有我自己。每每短暂小住后离开,眼前晃动的一群群学生,常常恍惚般感觉都像儿子。更有一次,远远地喊叫儿子名字“孙书香”,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将过去,令那儿子般的学生愕然,余自嗫嚅“哦,抱歉,抱歉,我认错人了”,扭头,已是沾余襟之浪浪。

(2012年春儿子给我购买的卡片夹)

2月16日(年初五)下午,与妻商议步行去较远一点的地方,不问目的地。颇有阮籍之穷途。步行累了换单车,一路走将开去,不觉间抬头一看,却是飘忽不定在上海租住寓所之第三站——上海市高桥中学边上的学前街义王路。短暂驻足情绪已是恣意流淌,有稳定下来的知足但充盈心间地更是内心自有苦涩的尝遍,彼此间没有言语,只是默默拍几张照片后离开;情绪延展无以自拔,索性由着情绪去流浪。开始寻找至上海的第一站寓所。莱阳路、利津路、浦东北路、五莲路一路找将,一路询问,似曾相识,有点印象,及至走近却又不是。一似晋人载之桃花源,后随无人问津者。寻求桃花源是美的,此时心境却是愈发沉重起来。于是飞也似地打车回家了。

已然忘却的第一处寓所,巨东寓所、高桥寓所。2019年夏,使出洪荒之力,又凭借银行装修贷款装修起了终归属于我们自己的栖山小房,并在当年11月初搬迁完毕。自此历经四次搬家,从初至上海的一包一行囊至2019年搬家的两车载不动,一是妻儿的书籍、资料,二是四次大迁徙般的漂泊劳累积蓄。至此,终于算是稳定下来了,妻、儿都很满意,时不时爱不释手般,一如穿在自己身上的崭新衣裳。情感自然的流露是他们在习惯了漂泊之后的一种坦然,我领略得没有他们深刻。当问及,妻是一泓即将溢出的晶莹,儿子则是顾左右而言他。于是不再提及触碰,如同己之于故乡。

继续寻求此心安处,寻找故乡。

安定下来之后的第一个春节,2020年终于将父母带至上海过年。短暂几天,妻子做了周密的旅游小攻略,以较快的速度陪二老乘坐旅游观光车游览上海景区,城隍庙、豫园、南京东路、海底隧道,冒雨观看陆家嘴年夜灯光秀、散步徜徉滨江绿地公共空间……殊料一种称作新冠肺炎的病毒开始迅猛传播,公园开始闭园,疫情开始蔓延,便匆匆结束行程带父母赶回滨州,后续诸事难料中,二老阿尔兹海默症缠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春节,陪两个老人游览城隍庙)

(二)寓居于沪的滨州人

每每到上海小住,置身繁华地,心中五味起,又开始想滨州的两个老人了。2019年的一个普通日子里,老娘突然走失了。时日之不长,老父亲开始出现失忆状,二老先后患上老年痴呆症且在加剧中。父母已经不能离开人的照料了;又后,虽有姐夫、姐及妹的悉心轮流看护,终究是大家都有工作,于是开始筹划为二老雇佣保姆,后来保姆又走马灯似的轮流更换。院子里的芭蕉,绿油油的,留给自己的却是李清照式的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我这个人。

做梦又梦见爷爷了。

又每每常念单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走下坡路的小小工作。老电影《喜盈门》婆婆的一段话常耳边萦绕,“没有儿子想儿子,有了儿子愁媳妇”,这年头儿媳妇是不愁了,大牌房企做了广告,广告费却是一直拖着不给,成了天大的愁事。

曾记否。去年仲夏的一个炎热的晚上,酒缘群小聚,几个回合下来,小酒量的我已有几分醉意,后与几位相约步行若干里,向着滨州西南方的热土迈进。一路诸友酒后狂放不羁地谈天说地,有人已经开始高歌。一片灯火通明,一片赶超广深的热火朝天。机械声、轰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庆幸自己、有幸适逢滨州历史发展最好期,沐浴感受滨州经济的日新月异,发展正当时,畅享滨州发展速度。渤海先研院、国科研究院、大学城、一片片快速拔地而起的高档住宅、商业区……无不让人心情激荡,自豪满满。

进入知命之年,本相愚钝难以接触新鲜事物的我,除了业余临写楷书毛笔字,开始逼迫自己跟上时代,开始学习驾驶,开始致力于职称考试,开始利用微信方便生活,开始观看快手、抖音,开始做减法人生……

观看快手学习认识各种做菜香料,学习猪蹄冻的做法,学习淀粉、生粉各种粉的区别,学习儿子爱吃的辣子肉是先炒辣椒还是先炒肉。于是开始按步骤,按是否需要保鲜开始采购食材原料。第一是香料、作料类;第二是可以多放时日的干货类,莪子、木耳、银耳等;第三是青菜、生鲜鱼肉类;时间允许时再去集市寻找一款可以把山药切成锯齿状的花刀,就像酒店大厨整理出来的山药片的形状,呈现在餐桌上不好吃也好看的那样。

青萝卜、白萝卜、小黄瓜通过食盐杀水,花生米、青大豆凉水泡开、煮熟,八角、桂皮、香叶干锅炒制,生抽、陈醋煮沸冷却炮制的爽口小凉菜成了人间清欢之至味。此次春节前耗费几个晚上按照菜谱的教程做出了酥锅、猪蹄冻、小咸菜各一大盆。只是儿子不喜吃甜,故而教程中重要的一剂调味品——白糖是不能放的。虽然它能提鲜,虽然它能丰富口感。

(自己做的年夜饭之一爽口小凉菜)

2月4日,开始为妻儿回滨州过年做准备,到小区物业、供职单位将妻、儿七天内有效核酸检测报告及个人基本信息报备完毕。谁料当日下午上海即消息反馈告知,不允许从事医务工作的妻子离沪。一切始料未及中。

2月7日,住家保姆回家过年,开始全程陪二老,做饭、洗脚、修理指甲,带糊涂二老去给爷爷、奶奶上坟。糊涂二老一天不停地问及孙子何时回滨州过年,其实之于抚慰二老心情,妻子作为医务工作者不能回滨州过年,却默默为儿子回滨州陪爷爷奶奶过年做了充分的疫情防控准备。但,当把这些反复告诉两个老人,讲解国家疫情防治要求,提倡就地过年政策时,老人开始明白一直没有见到孙子的缘由,很快理解并鼓励孙子留在上海,陪着妈妈上海过年。

过完除夕、过完初一,动身准备来沪与称作“原年人”的妻、儿团聚。2月13日在把一切交代给后续陪护老人的姐夫、姐及妹后,匆匆赶至淄博火车站,近中午乘G232离开淄博,赶赴上海。此次之于上海之行行李是最少的,因为妻、儿都开始减肥,一再声明不要带食品,以免打乱他们的减肥计划。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以前每每别,都嘱咐的好好吃饭,尽量自己做饭,少吃外面的洋餐,仅仅或许是于心安且聊以自慰的托词。而今努力研习精心制作的酥锅、猪蹄冻、小凉菜仅仅只带少许,余者尽力分送诸友耳。以前每每携带的杜桥豆腐皮、国庆鲜羊的羊肉包,滨州皮厚有肉的辣椒……这次均舍弃耳。

(2月14日,年初三,三人在小区门口吃火锅,年就这么过了)

安顿好行囊,收拾琐碎停当。曾经几许企图谋划构思事情,曾经几许暗自承诺一切放下,但瞬间却都随着河流、树木、建筑逆时针之飞速旋转,如同过眼云烟消失殆尽。徒留脑胀眼昏花。惟有假寐耳……

一边老人滨州过年,一边妻、儿沪上过年,沪滨中间游动地画条线,余在线上穿梭。在滨州的外乡人,在外地的滨州人,我是属于哪一类人呢。年轻的孩子,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及至老之将至,孩子在哪里,家就又得搬到哪里。尴尬的中年,家又在哪里呢,工作又如何做起呢,好一似已然置身事外,格格不入,自觉开始边缘化。如同公鸡打鸣,清晨干嚎几声,一天再无其它事儿。有事做事,无事不生非,虽然彷徨。单位于己厚爱宽泛,只是自己敏感耳。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记流水账般平淡无奇的日记,约朋友喝茶聊天,宽着期限的毛笔字临习,慵懒式得存活,是不需要心的。写篇文章就不同,需要咬文嚼字了,就如同参加正规的职称考试。阿尔兹海默症的老父亲陡然窸窣半夜穿衣起床,他以为天亮了。陡然火车上的叫卖声再起,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把腿收一下……

此刻我仿佛时释然的,可能人本来就属于奔波的,在不断奔波中寻求心安。心既安,吾乡已在招手。远眺窗外,终于把心交给G232动车。朝发轫兮找安心,众里寻他兮千百度,回首蓦然,吾乡已至,吾乡在此。此心安处是吾乡。哦,吾乡,之于己之吾乡原来是移动的,是游走的,是游走移动在滨州、上海之间的火车、高铁、动车、飞机也或者是儿子自驾的汽车,可以什么都放下,可以什么都不去想,又可以什么都去想的交通工具。情不自已沉浸在以前不曾想,不惑之年之后却又如此频繁得亲近融入到轰鸣摇曳得游走移动的“故乡”摇篮里……

心安,故乡,在奔波的路上找寻到的心安,故乡。在这南行列车的窗口,在这一堆堆车票里,允许自己任性地钻进经年车票堆里享受心安,躺在故乡怀抱里鼾声安眠。

车近G232终点之上海虹桥站,心是安的,思绪却是越来越乱,于是打理心境让思绪不再信马由缰。准备下车,打开手机钱包,寻找交通卡,寻找上海公共交通卡,进入地铁网,2号线-4号线-6号线,栖山小房已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堆堆车票中凡是动车、高铁、乃至机票都是妻子网上订购的。所有快车票都是我用时间折换的。谓之,时间换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