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皖交界的农村,地处大平原,土地肥沃,人也能吃苦能干,从过去殡葬习俗就能映衬出来。

20年前,谁家有老人过世,都是第三天盖棺,第七天出殡,以示对已故老人的尊敬,在家停放的时间越长,表达后辈人对老人的留恋和不舍,是子孙孝心的一种休现。但也有例外,对于年轻早逝或在夏天病故的,可能会放四天或五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几年的丧葬习俗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有的也不过七了,还有的不声不响凌晨出殡,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背后有什么玄机吗?

去年的十一月,某地一家老人去世后,就选择在凌晨出殡,因为是冬天,天还黑着,路上有团雾,视线不太好,结果,在抬棺队伍行至国道口时发生了车祸,真是“祸不单行、福无双降”。

对于豫皖交界的人们,自我记事儿起,都是白天治丧、出殡,很隆重,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今年春节回家探亲,听说同村的20岁左右的年轻一辈又组建了一个“互助会”,专门承制父辈的身后事,制定了若干条会规,无论谁的父母去世,入会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得回家来,不能缺席,也不能找人替代。

同时,为减少事主的经济负担,约定过事时每人要拿出一定数量的现金给事主。

提起农村“互助会”的事儿,这也是个传统,过去殡葬都是纯木棺,木板厚重。

由于自棺材抬起至下地落棺,无论路途多远,主间路途棺架都不许落地。即便要换肩或换人,都要用木杠顶着。

棺放到一个架子上,然后每个角四个人,总共十六个抬棺,如果路途远的,还得两拨人替换着抬,所以,互助会就是农村相互帮助的一个民间组织。

那时,村里一旦有老人过世,村子小的壮年人都不够用,几个小村子的青壮年,自发成立互助会就水到渠成。

进入新千年,各地先后都实行了火葬,开始时要求很严,不火化或偷埋的,一旦被举报或发现,要被罚款,还要强制火化。

火化后,有的事主将骨灰盒直接放进棺材里,然后再抬到墓地,也有的说骨灰盒直接放棺材里叫重棺,怕不好,就把骨灰直接撒在棺材里,然后再抬。

后来,随着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也有专门的拉棺用车了。

现在听说好多老人去世后,在家里都不再放几天,晚上就悄无声息地就埋了,也不带响器,更不待客了。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还有的专门选在凌晨出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对于豫皖交界一带,选择凌晨出殡,多半是由于规避火化导致的。这一带人都比较传统,有些地方推动殡葬改革阻力较大,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

老人活着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对火化尸体产生莫名的恐惧。

再说,这一带推动殡葬改革的配套服务,还没有完全跟上需求,公墓规划滞后,殡葬改革推动不彻底,有的火化后还要放棺材里,还要和活人争占可耕地,埋个大坟头。

相比过去,丧葬费用一点儿也没有省下来,还多花了骨灰盒、火化费等。

十年前的某地的平坟运动搞得红红火火,造势也不小,辛苦几年的成果最终还是化为了乌有,可见,传统势力、老观念还有一定的位置。

第二,凌晨出殡有人认为是好招魂,早晨太阳出来之前,阴气较重,利于灵魂升天。当然,这仅是民间说法,带有迷信色彩,至今没有得到科学证实。例如豫鄂交界一带的人们,一直就有凌晨出殡的传统。而云贵川一带,都是晚上对着河流、坑塘做法事,有钱人家还一连做几个晚上,出殡也是在晚上12点之后进行。

第三,选在早上出殡,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就好象平时去看望病人,都是选择上午,而没人选择下午,就是希望病人象早上的朝阳,充满生机和活力,愿病人早日康复一样。

早晨是新的一天开始,充满着无限美好。祝福逝者在另外一个世界能够能够幸福、快乐,希望逝者能够保佑家人的生活犹如喷薄向上的太阳一样,蒸蒸日上。

中国几千年历史所积攒沉淀的一些丧葬民俗,是对前人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儒家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不管好的还是不好的,也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也会随着改变,丧葬习俗也会越来越简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ND

文:基层集结号

图: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感谢阅读,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