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一把镢头砸下去,背负命案的犯罪嫌疑人于某应仓皇出逃;24年后,一副镣铐锁住双手,改头换面为商人的于某应终落法网。

近日,本刊记者从山西省吕梁市公安局获悉,历经24年的不懈追凶, 2020年12月2日20时,该市柳林县公安局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将化名罗某林的犯罪嫌疑人于某应抓获归案。

至此,“1996·1·7”故意伤害致死案成功告破。这也是吕梁警方2020年成功侦破的第19起命案积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发:换亲换来了一场悲剧

换亲,又称“交换婚”,指的是两家互换姐妹成亲为姑换嫂,多系贫困之家不得已而为的方式。由于互换成亲,婚后夫妻感情多不融洽。

20世纪90年代,在父母早逝、兄妹较多、家境贫寒的情况下,作为全家最有本事、最能拿大主意的“主心骨”,于某应拍板决定,和隔壁村的杨某金家“换亲”。

就这样,杨某金的闺女嫁给了于某应的弟弟,作为交换,于某应的妹妹嫁给了杨某金的儿子。然而,结婚之后,妹夫杨某平经常对于某应的妹妹家暴,稍不顺心就拳打脚踢。

1996年1月7日上午,正在邻居家中打牌的于某应,突然看见妹妹浑身是血地跑来诉苦。此时,杨某金父子也赶到于某应家中,准备说和此事。

“你还是人吗?那是你媳妇,居然下这么重的手!”进门一见妹夫杨某平,于某应立马厉声质问。双方争吵不断升级,继而发生肢体冲突。于某应拿起炕上的斧头,准备教训下妹夫。

隔壁窑洞里,听见动静不对的杨某金和杨某平的姊妹,立即赶了过来。杨某平的姊妹手拿菜刀,冲着于某应砍了过去。见势不妙,于某应的大哥赶紧上前拉架。

冲突中,杨某平趁机跑到院子里, 取下自行车上的锁车链,随即返回屋内,一下砸到于某应大哥的头上,对方顿时鲜血直流,痛苦呻吟。杨某平的姊妹也在不停辱骂于某应。怒不可遏的于某应,在屋内抄起一把捣炭用的小镢头,冲到院子里准备报复。

咣当一声,正对门口的杨某金第一个中招。于某应一镢头砸到了他的头上,虽未流血,可杨某金还是抱头蹲了下来,痛苦呻吟。随后,于某应冲到大门口,和杨某平厮打搏斗。

闻讯赶来的村干部们赶紧将冲突双方拉开。混乱中,杨某平逃离现场,于某应的大哥被紧急送往乡镇卫生院进行包扎。杨某金在众人的搀扶下,躺在炕上休息了两个小时。

预感到情形不妙的于某应,赶紧拿出家里全部的钱,嘱咐家人将杨某金送医救治。当晚,得知杨某金伤势过重,恐难以救治的消息,于某应趁着夜色,逃之夭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侦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噩耗,终究还是来了!因伤势过重,杨某金最终不治身亡。一场因换亲引发的悲剧,最终酿成一桩家门口的血案。

案发后,柳林县公安局第一时间展开案件侦查和缉捕工作。然而,由于当时刑事科技的局限,警方无法获取到犯罪嫌疑人于某应的精准生物检材及人像照片。虽动用了大批警力,发动了大量群众,可缉捕于某应的工作,始终未有突破性进展,案件一直悬而未破。

2020年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柳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再次将该案列为工作重点,指定专人进行专案攻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就不信, 他会人间蒸发?”得益于公安科技的全面飞速发展,特别是全警对山西公安大数据的熟练运用,专案民警在大量走访摸排的基础上,最终把工作重心放在于某应家属身上。

围绕其兄弟姐妹,专案民警连续数月辗转柳林、中阳、文水等地,不厌其烦地上门讲法律、讲政策,积极在工作中发现有价值线索。经过长达7个月的艰苦工作,专案民警获悉,2012年于某应曾携妻赴文水探亲。

闻讯后,警方立即抽调刑侦精英赶赴文水进行进一步侦查。在强大的政策攻势下,于某应的亲属很快交代了对方的藏匿地点—— 陕西省宝鸡市!

原来,犯罪嫌疑人于某应作案后,辗转数地,最终逃到了陕西省宝鸡市, 并化名罗某林,一直从事装潢装修等生意。获悉这一重大线索,警方立即制定了周密的“捕鱼(于)行动”,派警力赶赴宝鸡市进行侦查缉捕。

抓捕:关键时刻使出撒手锏如何在378万余人口的宝鸡市找到犯罪嫌疑人于某应并成功将其缉捕归案,这是抓捕组在途中思考最多的问题。

根据掌握的线索,犯罪嫌疑人于某应在宝鸡市有一个老舅,其刚逃到此地时曾投奔过。可惜,老舅已去世好几年了。通过多方侦查,在吕梁市公安局刑侦、技侦等部门的大力指导下,民警最终锁定了于某应的居住地。

“通过实地侦查,嫌犯居住地情况复杂,实施抓捕的条件不太成熟。”面对这一难题,抓捕组组长张晋斌绞尽脑汁,巧妙设计了一招“引蛇出洞”。2020 年12月2日20时,宝鸡市金台区冬意渐浓的街道上,正在潜夜骑车的于某应, 突然被数名民警围捕擒拿。

“于某应!我们是柳林刑警,跟我们回去吧!”浓浓的乡音,瞬间让恍惚的犯罪嫌疑人于某应淡定了。“哎,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终于可以堂堂正正活了!”犯罪嫌疑人于某应长舒一口气, 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至此,尘封24年的柳林县“1996·1·7”故意伤害致死案宣布告破。

指认:24年后重返案发现场

2020年12月4日上午,在皑皑白雪和急促的警笛声中,潜逃24年的犯罪嫌疑人于某应,回到案发现场—— 柳林县陈家湾乡(原龙门垣乡)东垣村进行指认。

那里,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24年,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可当年闯的祸、酿的血案,依旧历历在目。“就是这个位置,我们扭在一起厮打的。”指认现场, 犯罪嫌疑人于某应指着家里的炕头, 一一进行供述。

时隔24年,以这样的方式重新回家,回到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这一点, 在犯罪嫌疑人于某应挥着镢头砸下去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来源:法制与新闻 全媒体记者:马超 王志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