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颜小二述哲文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一部十分优秀的作品,里面有许多值得细品的地方,比如知否里的男主角顾廷烨,他明明是被老侯爷抽得背后满是伤痕的不孝子,但是老侯爷,也就是顾廷烨的父亲,却在临死前将顾廷烨母亲带来的嫁妆都留给了他?

要知道顾廷烨的母亲可是富商的女儿,虽然早早去世了,但是她带来的嫁妆可不少,拯救过整个顾家。同时,这份嫁妆也是一直以来对顾廷烨施行“捧杀”手段的继母小秦氏万分不愿交出去的东西。

但是,老侯爷还是在临死以前写了一封信,信中言明,顾廷烨母亲的嫁妆,是悉数留给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这样?

因为老侯爷最本质的想法,不是嫌弃他那个不务正业、还花天酒地的儿子顾廷烨,而是深刻的忧虑。

这种忧虑,出自一位不善言辞的父亲深沉的爱。

其实老侯爷的形象,以及老侯爷和顾廷烨之间的父子关系,很像我们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父子关系。

父亲不会将“关心”说出口,错把“棍棒底下出孝子”当真教育孩子的唯一办法。

孩子则在父亲长年累月的“黑脸”下,逐渐认为父亲不爱自己,更别提去理解父亲的“恨铁不成钢”了。甚至在长年累月的敌对关系中,孩子以“惹祸”作为引起父亲关注的方式。

这便形成了恶性循环。以至于最后,父子两个的隔阂越来越大。

说白了,究其原因,其实是父子二人缺乏沟通,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对方,于此用错了爱的表达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一个从未见过儿子真实面目的“严父”:老侯爷

《知否》中,顾廷烨在老侯爷面前塑造的形象很直观:不务正业、到处闯祸、花天酒地、目无尊长.....甚至到最后还气得他吐血。小时候的顾廷烨犯的一些事属小打小闹的贪玩,长大以后的顾廷烨犯的一些事,即便有些是旁人转嫁,但老侯爷不知道,于此,在老侯爷眼里,顾廷烨犯的错,很多时候属德行上的错误。

面对德行有亏、游手好闲的不孝子,武将出身的老侯爷能不“气”吗?

事实上很“气”,也十分“恨铁不成钢”,于是打顾廷烨时下手便越来越重。

重,是因为急。着急自己在变老,顾廷烨却没有一点变好的样子,反而越来越胡闹。

越急就越气,越气就下手越重。

“打”,大抵便是老侯爷作为一位父亲,表达自己对儿子内心的期待、以及对现状的焦虑,最直接,也相对愚蠢的方式了。

看过《知否》的人应该知道,其实顾廷烨不仅本性不坏,而且还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绝对属值得父亲骄傲的存在。

怎奈何顾家有一个心思深沉的小秦氏从中作梗,而老侯爷与顾廷烨父子间又隔阂深重。

于此,老侯爷作为一个父亲,他可以说到死都没有见过自己儿子的“真面目”。

也就是说,无论顾廷烨本质怎么样,老侯爷眼里的顾廷烨是无法靠自己安度余生的。

于此,老侯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他心里的花花公子顾廷烨做打算,将他母亲的嫁妆---一笔庞大的财富,留给顾廷烨。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很容易就能明白老侯爷为什么这么做:大抵是给顾廷烨自己能给的最后一丝保障。

老侯爷作为父亲,属于那种永远“严厉脸”,但背后“偷偷关心”的存在。也正是他的这种性格特色,再加上外在不合适的“天时地利人和”,他基本没见过自己儿子顾廷烨“真正的模样”,这样的情节设定,也是相当虐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顾廷烨:一个期待用叛逆引起父亲关切的倔强儿子

老侯爷打心眼里关心顾廷烨,顾廷烨难道就一点都不关心他的父亲吗?

顾廷烨是个长情的人,他重情义,所以他才能娶到明兰。

对于他的父亲,顾廷烨同样是重情义的。

于是,每一次顾廷烨被父亲打得遍体鳞伤,下一次,他似乎还抱有一丝希望,希望从父亲的眼里看到“关切”。

虽然每一次他都失望了。

首先,他的父亲本就不是一个会把关切写在脸上的人。

其实,顾廷烨每次犯错,态度都不大好,父子两个三言两语就吵翻了。

顾廷烨有时候是真错,但有时候却并没有错,因为一些错并不是他犯的,而是旁人转嫁。

只是,打小以来,顾廷烨在继母小秦氏的“捧杀”之下,一路犯错,让老侯爷基本不听他解释。

顾廷烨委屈之余,便更加叛逆,更加不管不顾。似乎父亲不让干什么,他就偏要去干什么。

但是,当父亲气急之下一口鲜血吐出来的时候,顾廷烨还是慌了。

或许这一刻压在他内心的感情才终于真正表现出来,他是十分渴望父亲的“肯定”与“关切”的。

只是,日久天长的隔阂下,满足渴望的方式,竟然是用“叛逆”。

2、写在最后:老侯爷与顾廷烨之间,作为父亲的老侯爷,需要反思

虽然剧中老侯爷的结局让人五味杂陈,他是一个爱自己儿子的父亲,但是严格意义来说,他并不称职。

他从来没有试着去和顾廷烨交流,他也不够细腻,没有发现顾廷烨成长路上的艰难。同时他还选择了最不应该选择的错误教育方式:打骂。

或许“打骂”的初衷是深刻的爱与担忧,但最后的结果要么两种,一种是让孩子就此胆怯,一种则是让孩子无比叛逆,如顾廷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骂”之下,只有压制,无法解决问题,尤其是心灵上的问题。

所以,在颜小二心里,老侯爷与顾廷烨这对父与子之间,最应该反思的是老侯爷。

他是爱儿子没错,但是却因“打骂”让儿子错过了“父爱”,掩埋了父与子之间的“亲情”。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不擅长表达自己的“爱意”,反而却将“爱之深,责之切”写在了脸上。而这种情况,在一个家庭中,往往出现在一位父亲身上。

期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您的身边有一位父亲以“棍棒底下出孝子”作为教育理念,请告诫他,“棍棒”打出来的不是懦夫就是逆子。

不要让“棍棒”的粗暴,耽误了父子之爱,沟通才是相互理解、解决问题的渠道。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历史、人物故事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