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现如今,朋友之间都会用一些唯美的句子来表达对对方的美好祝福,其中,“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更是被许多人认为是当之无愧的“网红句”,曾一度风靡了整个网络。这句话之所以如此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除却其意境优美之外,还因它寄托了美好祝愿:不管你经历了什么,受到过何种挫折、遇到了何种困难,也希望你能保持当初那颗澄澈、空灵的自由之心,坚持自己的最初梦想,即使现实生活再苦、再累,也要记得初心不变,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但很少有人知道,备受人们喜爱的“网红句”并不算是原创,它的原本出处来源于苏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其实,“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句“网红句”的原本出处来自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从这首词的名字来看,我们便可猜测出苏轼这位大文豪的所作是赠与之作,那么赠与的对象是谁呢?词中又描写了什么呢?

如果说“网红句”是描写不忘初心,那么,苏轼则是忠实地记录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关于他的好友王定国和其家中妾室柔奴。

当时,苏轼好友王定国的官途不顺,被贬到了极其偏远的地区,生存环境恶劣,他赴任的时候深感自己今生再也不能回到京城,于是便遣散了家里的大部分人员,其中就包括柔奴。世间事大多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极少,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柔奴选择陪伴在王定国的身边,愿意一起同甘共苦。

说起柔奴,她的身世也很值得人怜惜:自小懂得诗词歌赋,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因家道半路中落,为了谋求生计不得已做了歌姬,也正是因为这层原因,才被王定国看中带回到家里做了一名妾室,二人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深感心意相通。可以说,王定国带她脱离了苦海,当王定国遭贬谪的时候,柔奴自然不愿意与其分别,一路奔赴,来到苦寒之地。

说到这里,我们了解到了整首词的背景故事,但仍不知道词到底如何,是不是真的比“网红句”要高级不少呢?还真是这样,此处贴上一句最脍炙人口的:“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词我们还可以拓展思维,想到白居易的那首“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这样一对比,“网红句”的确是后人拾人牙慧的产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自然,文学作品的好坏只有一个大概的框架,绝没有标准好坏的之分,有人喜欢读来朗朗上口、好记好背好理解的绝句,就有人痴迷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一万个人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世界的角度,就像有些人看见大海觉得美,有些人却说大海让无数人丧命,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具有哲理引人深思的作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年少时看过的名著可能仍处于一知半解、懵懵懂懂的状态,但等长大了经历了一些事情后再回头阅读,我们却惊喜地发现,原来这本书还可以以这种角度解读。年少的懵懂是好事,长大的老练也未必是坏事,凡此种种,皆是人生。

“网红句”就一定失了档次、上不得厅堂吗?未必,不然怎么解释有那么多人为此趋之若鹜,把它当作朋友之间的寄语加以勉励呢?“网红句”自然有它的可取之处,正如前文所述,它激励了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记得自己有归处,也有去处。

苏轼的词于娓娓道来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爱情的真挚看法:入世半生,早就起了鬓霜,然而,因为有了爱人在身边的不断鼓励和勉励,归来仍旧是当年那位风姿卓越的少年郎。苏轼感动于痴心一片的柔奴,更感慨世事的难料与变迁,万物虽难敌岁月,但“此心安处是吾乡”。

结语

“道可道,非常道”,艺术创作深究其本源不过是打比喻,创作者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融于自己的作品当中,让读者通过作品来感受自己的创作心境,从而去理解那些难以用语言描述、形而上的东西。时代不同、经历不同,受人欢迎的东西自然都会不同,但人们都有共情能力,情感自古以来都是互通的。今天的我们能为几百年前的诗词落泪,明天的我们,也能因为最近的散文而哈哈大笑——能够亘古永流传、直击不同时代人心的,肯定是真切的情感。那些巅峰之作,自然也被作者赋予了最真挚动人的感情,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