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陈城

“大家好,我是年前刚进入股市,满仓白酒的朋友,想咨询下。那个叫xx的软件,昨天打开少3万,今天早上打开又少5万,怎么了这软件打开是收费嘛?”……

最近一段时间,基金捆绑着年轻人,不断成为热议的社会话题。诺安成长混合成为“渣男”上了热搜,一众基金经理成为年轻人新的idol,基金讨论区成为相亲聚集地……

基金市场上诸多反常行为,或许在证明又有一大批年轻人正在成长为新一波“韭菜”。

作为一名90后,我也是过去一年“无脑”冲进基金市场以90后、95后为主体年轻人大军中的一员。写这篇稿子时,手中唯一持有的一支基金正经历着又一轮大跌,收盘时估算跌幅5.88个点,还因为写稿子,忘记加点仓摊平一下成本了。

我不是资深“基民”,但我自己的一点观察,和身边朋友分享的一些故事,或许能够例证一点,当下还在基金市场里的年轻人,该醒醒了。

犹记得在四五年前,我第一次买基金,那会是完完全全不懂,甚至不知道基金有持股结构一说。那次,没做任何分析判断,瞎买了一支基金,一周亏了20%,担心继续亏下去,就割肉卖掉了。

过了一段时间,稍微了解一点基金知识,重新打开金融软件,才发现当时乱买的那支基金重仓了乐视。

自那次之后,我是再也不敢去接触基金,当然也因为存款不足以在基金市场里以小博大。直到2019年年末,在朋友带动下,才重新开始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相信和绝大部分在场的年轻人一样,那会我们每天把基金当股票对待,死盯着行情,交流当日涨跌,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这并不会改变什么现实。久了之后甚至会发觉,这挺可笑的。

有朋友给我讲,他们办公室一名95后“小朋友”经常欢呼或哀叹今天基金赚了几个点或者亏了几个点,结果一问总共买了多少,答案是几千、几百……

可能几千块投资的盈亏,对大额投资者或者“资深基民”而言并不算什么。许多仍在场的年轻人眼里,这事关当天是打车下班还是走路回家。这是格局小么?是也不是。但起码能说明一点,他或她不适合继续在基金市场上理财了,因为这像极了“韭菜”的心态。

确实有很多年轻人在基金市场中的行为和股市中的行为一样,拿不住、眼红、追涨杀跌。买1000块钱基金,就算跌9个点,也不过损失一顿饭钱。

如果投资基金会特别在意这点盈亏,就很容易陷入常见的“韭菜”心态:会各种担忧明天是不是又要亏,应不应该赶紧卖掉止损;会眼红正在势头上的基金,想着要不要跟上买点,万一现在只是这只基金的底部呢?

各种各样的金融软件上,对基金的介绍里都有这么一句话,基金适合长期持有。这句话,看似是在给基金大跌找借口,实际上也是最最基础的道理,那就是基金一定需要拿住,不要在意眼前得失。

怎么理解这句话,我觉得不需要用什么专业知识或者大道理,大家回过头看看过去一段时间的操作,或者看看那些成为网红基金的历史业绩,可能就会发现,买入卖出操作越频繁,越赚不到钱,越可能在亏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过去的一年,基本上上过热搜的基金我都买过。基金三大渣男“诺安银河海公公”,也就是银河创新成长混合、诺安成长混合、海富通股票混合,我都曾持有过。

这三个基金的段子最多,什么“卧龙凤雏,得一可以安天下;诺安银河,得一可以亏天下。”“涨时蔡总,跌时蔡狗。”各种段子的存在,让我相信现在肯定还有很多年轻人“深陷”其中。

这几天暴跌的白酒、医药行业基金,比如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招商中证白酒指数、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等等基金,我也都持有过。

在持有和曾经持有过程中,我也一直有“韭菜”心态,那就是不停地在操作,但最终我发现,我们理解的操作,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市场发展反着来的。正如一些网图画的,你以为的抄底是真的抄底,但现实中的抄底是“跌-抄底、又跌-再抄底,继续跌-继续抄底”,直到把你套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对于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在场年轻人而言,他们的基金操作、基金分析,都是瞎操作、瞎分析。哪怕他们有专业知识背景,也可能抵抗不住资本市场的诱惑。

买了那么多的网红基金,我只能说我现在还能全身而退。原因不是因为我会分红了,而只是因为我不喜欢绿色,所以每支买入的基金如果不变红,我就不会想把它卖了。

当然,除了真的暴跌,我也不会再去操作加仓摊平成本,就那么放着,放啊放啊,你会发现,拿住一支基金,不瞎操作,大概率是不会亏的。

只能说,这是一个巧合,刚好符合了拿住不动的基本道理。

看看那些网红基金的历史业绩就能知晓。比如招商中证白酒指数,近3个月涨幅19.79%、近6个月涨幅52.71%、近一年涨幅122.98%。也就是说,如果我一年前买了拿住,不瞎操作,到今天即便连续3天暴跌,也有百分之百的盈利。但资本市场上从来没有如果。

也就难怪会有段子在说应该如何投资基金:找个金融软件,买上一笔基金,然后把软件删了,一年后再打开看看就行。这其实就是想表明一点,对于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在场年轻人而言,不操作是最好的操作。

在理财鸡汤中,大家其实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总结。比如有一种说法,富达基金分析哪些客户投资表现最好,结论是“客户去世了,富达不知情”、“客户去世了,继承人争夺财产,账户被冻结”、“客户忘了自己有账户”。

网络上还将这种情形,总结为克服了行为金融学上所说的“短视性损失趋避”。

这些鸡汤不管是否为真,但道理起码对于当下在场年轻人而言是有用的。这其实还说明了,大家反复提及的基金定投,是对什么都不懂就冒冒失失进入资金市场的年轻人而言,最稳妥的参与基金理财的方式。

身边有很多朋友调侃,现在入场和在场的年轻人,大多数没有经历过2015年的股灾和2017年起的p2p暴雷,还没有被投资生活所蹂躏。

从当下基金市场年轻人的反常举动来看,恐怕离他们被虐不远了。正所谓如果当卖菜的菜农都开始讨论股票,就离股灾不远了。那些冲进基金市场里的年轻人的举动,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相信在年前的一个月,许多基金投资者因基金市场一片利好,赚到了不少,以至于在很多金融交易软件的讨论区,开始病毒式感染版出现了大面积的晒收益征婚的现象。不否认大家可能在跟风嬉闹,但起码能说明一点,年轻人被短暂的收益冲昏了头脑。

收益率再高,没有及时操作卖出,也可能会短短几天时间内颗粒无收。能够经受得起眼前的诱惑,能够冷静给自己划线、及时止盈套现,这对在场的年轻人而言其实很难。这就是所谓的落袋为安。

而年轻人们对基金的热情不止于金融软件讨论区,在微博、豆瓣、知乎、B站等等社区平台,对基金讨论也开始成为热潮。

这一幕像极了多少年来股票市场一直存在的求内幕、求分析。据一些自媒体分析,“社区和社群成为了年轻人解惑的途径,抱团取暖、互相打听、找人推荐成了年轻人投资行为的主要依据”。

这确实是真实的年轻人买基金场景。我曾经持有的银河创新成长混合,就是在微信群里听朋友说的。他的经历正是上文所述的,买了银河,2年没动没看,结果收益超过100%。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就只听到了银河很赚,忽视了当时银河限购等等其他因素。只能说好在最后没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说明了当下冲入基金市场年轻人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不具备专业知识,无法冷静分析判断投资,最终可能面临被收割。这还体现了在很多人开始追星一样的追明星基金经理,甚至以他们的发量来调侃他们管理的基金是否足够成功。

把基金经理当成idol,是真的匪夷所思。不可否认,好的基金经理会带给投资者利润,专业知识能够系统判断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金融风险的苗头。但首要的前提是作为投资者,一定要克制,而不是“韭菜”式追涨杀跌。

再好的基金,自己没找对时机,一样无法获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