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豆瓣评分 8.1 ,超 70 万人评分,票房破 40 亿,在史上最强春节档的厮杀中,《你好,李焕英》交出了一张叫好又叫座的成绩单。

从喜剧演员到电影导演,在题材与时机的双重加持下,贾玲的首次转型试水,就让她一跃成为国内票房第一的女导演。

据《福布斯》杂志预测,如果《你好,李焕英》的票房超过《神奇女侠》的 8.21 亿美元( 53.02 亿元),贾玲将会超越派蒂·杰金斯,成为全球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带着满满诚意,一贯以憨态可掬的喜剧形象示人的贾玲,不止在她个人情感层面修补了对已故母亲的遗憾,也在以男性导演数量占多数的电影行业中,重申了女性导演的创作力和强大的票房号召能力。

某种意义上来说,贾玲的身上,生长出了一个珍贵的、属于女性导演的票房春天。

01.

电影边缘的女性

肉眼可见的是,在竞争激烈的电影产业中,女导演不论在数量还是影响力上,总体都处于边缘位置。

奥斯卡 92 年的历史中,仅有 5 名女性导演曾被提名过最佳导演,且只有凯瑟琳·毕格罗一人凭借影片《拆弹部队》,在与前夫詹姆斯·卡梅隆《阿凡达》一作的角逐中获此殊荣。

在方外所统计的《好莱坞女性幕后工作者数据解读》美国电影 Top 100 里,女性导演的比例仅为 7%。

▲娜塔莉·波特曼 2020 现身奥斯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一现象,在去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娜塔莉·波特曼还曾身着绣有当届未提名女导演名字的黑色长袍, 公开表示抗议。

“自从电影诞生初期,在美国成为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之后,男人就把控着电影业的各个部门。”(加布里埃尔·凯莉)

尽管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普遍存在着由男性主导的情况,但在导演这个行当中,男女的性别比例差距之大还是让我们深感意外。

02.

被遮蔽的创造力

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让选择女性导演被视为电影投资中不可预知的风险因素。

“体能不够、叙事能力不强、不够强势、缺乏掌控力、情绪控制差……” 贴在女性导演身上的诸多标签让她们的才能被掩于偏见之下。

且不说其它理由的漏洞,单是体力差异这个看上去最牢不可破的理由,一名风华正茂的女性和那些 80 多岁仍旧奋战一线的老年男性导演相比,差别就不会太大。

▲凯瑟琳·毕格罗指导拍摄现场

除了文化偏见,制约女性导演后期成长的,归根结底还是电影产业中长期以来的结构性因素——公司高层、电影制作人和投资人被男性所占据,除了担当演员和化妆师之类的角色外,女性的话语权非常之小。

同时,生儿育女这个绕不开的问题,也让女性导演原本崎岖的从业之路又增加了几分负担。

“电影导演不仅仅是一份全职工作。当你在拍摄一部电影时,它会占用你生命中的每一天,每天 16 到 18 个小时,持续一年。想要孩子又想当电影导演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很有钱。”作为一个执着于电影之梦的人,英国电影导演安东尼娅·博德决定不要孩子。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与总制片人詹姆斯·卡梅隆在影片《末世纪暴潮》的拍摄现场,1995

总的来说,女性导演在电影之路上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且难解的。

我们既需要像贾玲这样有好观众缘和票房号召力的女导演开路,也需要电影产业的权力层介入更多的女性力量。

毕竟在男女观众各占一半的观影市场中,能够切身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讲故事,不再把女性当作银幕上被意淫的符号,更符合新时代下影迷们的审美需要。

03.

电影创作需要女性

《你好,李焕英》里,贾玲用妈妈的视角表达了她对女性的期待——做你自己,健康快乐。

作为无数平凡女孩的缩影,“贾晓玲”这个角色身上没有刻意卖惨,也没有灰姑娘逆袭白天鹅的俗气,甚至都没有过多矫情的自我琢磨,而是聚焦于如何释放爱、回馈爱的主题。

无论是作为故事核心的妈妈李焕英和女儿贾晓玲,还是其他女性角色,都摒弃了俗套的善恶之分和对女性的恶意凝视,真实接地气,搞笑中又透露出了来自女性独有的细腻关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的确,电影创作需要女性。

电影没有性别之分,但女性的故事应该由女性自己来书写。因为女性的生命经验,是男性导演无法感知也容易忽略的存在。“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只有女性自己握着笔,故事才能与真实愈加贴近。

尽管优秀的女导演在整个电影工业中寥若晨星,但也不乏出众者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细腻情感赋予了电影别样光芒。

譬如以下这几位,就是电影史上不可绕过的璀璨之花。

赵婷

代表作:《无依之地》《骑士》

“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导演,

要把不放弃当做你的责任”。

作为风头正劲的华人女导演,赵婷的名字不得不提。凭借电影《无依之地》,她拿下了 2020 年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同时也是今年第 93 届奥斯卡的热门获奖人选。

“我觉得我这辈子都是个局外人,很自然就被局外人吸引。”在赵婷的叙事里,她喜欢关注生活边缘的那些非常态事件。

挑选异质性的存在,并通过电影镜头徐徐讲述开来,是赵婷立场鲜明又不强人所难的对话方式。

凯瑟琳·毕格罗

代表作:《拆弹部队》、《刺杀本拉登》

“如果说对于女性拍电影有特别的阻力的话,

我会选择将它作为一个障碍物忽略掉。”

和大部分聚焦于感性表达的女导演不同,毕格罗的影片阳刚气十足。

她的镜头里充满了暴力、血腥和权力,对战争的记录和政治观点的表达,让她打破了人们对于女性导演既有的刻板印象。

“男人那活儿,我能干得更牛。”毕格罗不止敢于表达,更凭借影片《拆弹部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奖,真正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阿涅斯·瓦尔达

代表作:《短角情事》《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真实的人,一直是我工作的核心。”

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的瓦尔达,也被誉为“新浪潮之母”。她的作品总是聚焦于记录世界各地真实的人与他们的困境。

美国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曾经评价她,“瓦尔达常常被誉为法国新浪潮之母。对此称谓我一直自感惭愧,事实是不公平的。瓦尔达是新浪潮的灵魂人物,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女人,所以并未被划在戈达尔、特吕弗、雷乃、夏布洛尔、里维特、侯麦以及她的丈夫雅克·德米等新浪潮旗手之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鞍华

代表作:《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

“ 我发觉对世态人心的观察体味,

只有在拍电影时才有用。 ”

在华语女导演中,许鞍华可以说是巅峰式的存在。她所涉猎的电影题材非常广泛,但女性题材始终是她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在许鞍华的电影中,女性是一种温暖的存在。虽然她们大多为生活底层的弱势群体,但也往往具有较为鲜明的主体意识,能够在生活的泥淖里主动寻找新生的稻草。

简·坎皮恩

代表作:《钢琴课》《明亮的星》

“拍电影、讲故事对我来说一直都很重要,

因为它变成了我所有过的最持久的关系。”

简·坎皮恩把女性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她的镜头瞄准了女性内心最柔软、多情的位置,并把女性日常中的那些沉沦、挣扎和自省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她的电影中,女性的身体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介。不介意他人的眼光,勇敢地越过苦难,简·坎皮恩的电影,有如一面逆风的旗帜。

疫情过后,电影院与春天一同苏醒。

在《你好,李焕英》如投石入湖所激起的阵阵波澜里,愿女性导演的春天,也能翻出美丽浪花。

参考资料:
《浅谈电影人群体性别比例失衡》
《女性导演时代即将来临?浅谈女性导演的困境》

今日话题: 你觉得女性导演为何如此之少呢?你印象最深的一名女性导演是谁?为什么?

作者 - 苏·未染

本期编辑 - 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