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2月17日到18日两天的时间内,美国在航天领域接连收到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坏消息就是美国2024年重返月球很可能要泡汤,而好消息就是美国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并传回了清晰的照片。这使得中美两国在深空探索的竞争更加复杂。

尽管在两周之前,新上任的拜登政府就称,将继续支持特朗普提出来的2024年重返月球的阿耳特弥斯计划,当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代理局长史蒂夫·尤尔奇克也同时表示欢迎。但现在尤尔奇克却改了口,因为国会没有提供足够的资金来实现2024年载人登月的目标。尤尔奇克称将在未来几个月与白宫密切合作,为阿耳特弥斯项目确定一条更为现实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美国当下的登月事业而言,资金不足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以月球着陆器为例,NASA要求的资金是33亿美元,美国国会在《2021财年综合支出法案》中仅拨款了8.5亿美元。实际即便没有资金上的问题,美国在2024年重返月球也很难实现,因为60年前首次登月后,美国在火箭、着陆器、宇航服等方面上有大量的技术工作要做,没有这些就无法安全地将人类送往月球并返回。但是美国已经夸下海口,为了鼓舞士气并继续拉上加拿大、欧洲、日本太空机构投入资金,目前尤尔奇克仍然在计划在着陆系统上确定最后的候选者。

美国能否再度载人登月,实际面临经济基础和技术上的双重挑战。任何经济上的风吹草动,都完全有可能吹灭美国的登月火种。在美国超量增发货币这个超级堰塞湖的威胁之下,2024年重返月球实际没几个人真的相信。同时美国在载人航天技术上的重新补课,绝不是所谓马斯克这样的钢铁侠所能解决的问题。当然美国重启2024年载人登月,其实就是瞄着我国去的。但有意思的是,我国反倒并不着急。2010年12月17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就表示,先搞关键技术攻关,等近地轨道的空间站建成,再规划论证是不是要搞载人登月。

而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则透露,中方登月计划,是一个从2021到2045年,跨度长达25年,涵盖无人、有人、大型有人长期基地等逐步发展的过程。这种长期计划正是我国的长处而是美国选举政治的短处。实际我们就是不和美国争登月一时之短长,而是长期的较量。这才是让美国最难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1月18日,毅力号成功着陆火星,再度向世人证明美国航天的底蕴和实力。不过美国这次成功,我们不是旁观者,因为天问一号也马上就在火星着陆。但这第一次能否成功,确实有很大的风险。因为火星着陆任务中,进入段是整个火星探测任务中难度最大、失败率最高的阶段。超声速降落伞对于火星探测器的减速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探测器的反推力发动机直接决定软着陆任务的成败。这些数据需要我们来探索。美国公开过火星大气环境参数的经验公式,但是这个公式就是准的吗?我们中国不知道,必须降落一次获取自己的数据,我们必须在美国人公开的数据基础上,通过更加合理的设计来为火星着陆趟出一条路,同时还要躲过可能的陷阱。

如果这次天问一号成功着陆,那才是中国获得了自己的一手数据。这不但是世界上首次绕落巡三合一任务成功,而且在载人登月、登陆火星上就有了联合俄罗斯、欧洲的底气和基础。即使失败了,我们也能获得难得经验教训,为后续的登火探测器奠定基础。而且天问一号还有轨道器,能够为后续我国的火星探测器提供支援。而我国的长征五号火箭下一次执行探火任务,就能够直接发射更大的火星车直接登陆火星。在美国也没有可能实现载人登火的情况下,他的领先优势并不大。因此中美航天领域、深空探索的竞争,绝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至少持续的时间要超过50年甚至更长。谁的耐力长,谁的计划更加科学合理,谁的投入更经济高效,谁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