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文共1000字,阅读时间4分钟

作业,一直是中小学的一个痛点:作业少了,有的家长会抱怨老师不负责任;作业多了,有的家长又会抱怨负担重。学校左右为难。

孩子的作业情况,要不要家长监督?要求监督,家长会抱怨增加其负担;不监督,作业的质量又常常没有保障,同样是左右为难。

还有手机问题:究竟是进校园还是不进校园?进,有人反对;不进,同样有人不满。

去年,教育部长陈宝生给作业问题画了红线:“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

今年春季开学了,这些痛点问题依然存在,怎么办?

2月23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单刀直入,直戳痛点——

作业总量必须控制学校要强化对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的统筹,不能各留各的。鼓励学校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合理调控总量。

作业质量必须提高!吕玉刚说,目前,一些地方正在积极探索、组织高水平的学科教师统筹开发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符合教学规律的基础作业,这种做法,可以在全国推广。

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这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一个纪律要求,要传达到每一个老师。

要尽量指导学生的作业在学校内完成!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愿意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活动。

手机问题怎么办?

吕司长强调:按照教育部刚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办!新学期开学之后,各地要按照“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细化管理措施。学校要把手机管理的具体要求提前告知每个家庭、每名学生,争取理解与支持。同时,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机统一保管装置,做好统一管理工作。